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媒体媒介文化传播与女性形象分析
新媒体媒介文化传播与女性形象分析
被 塑造 成为 “ 附属 性 的 ” 、 “ 感性的” 、 “ 柔软 的 ” 、 “ 母性 的” 、 “ 仁 慈 软弱 的 ” 、 “ 依赖性强的” 以及 “ 缺乏 理 性 逻
辑思考能力 的” 。孔夫子曾语 : “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 近之不逊 , 远之则怨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大特征 就 是把 各种 类型 的社会 文化 、 社会 行 为和 宇宙秩 序 放在一 起 , 宇宙 人 际化 , 人 际关 系宇宙 化 。关 于两性 关 系 。 《 易经》 中是这样表述的: “ 乾道成男 , 坤道成女 , 辟户谓之乾, 阖户谓之坤 ; 乾, 健也 ; 坤, 顺也。 ” 导致男女关系 的主轴便 是 : 男性 是施 惠者 , 而女 性是 受恩 者 。后来 的社 会 性别 意识 不 断 强化 这 一 思 想 , 中国传 统 女 性 的 标 准形象就形成 了[ 1 ] 。女人天生应柔弱 , 女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多大限度地取悦男性上。由于我们认识大多 数事物的顺序都是先想象而后经历 , 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意识到不合理之处 , 那么这些根深蒂固、 先人 为 主 的见解 会深 深支 配着 我们 的整个 认 知过 程 。刻板 印象 的形 成 不仅 有 着传 统 文 化 因 素 的影 响 , 更 有 着 大众 对某一群体的简单概括性认识 。比如我们 一提到女博 士, 不 由得就把她们 同“ 李莫愁 ” 、 “ 剩女 ” 、 “ 不解风 情” “高冷 ” 等 词汇联 系起来 。而 大众 对 女博 士 的这 一刻 板 认 识 多来 自媒 介 文化 的传 播 。 大 多数 人 并 没 有 真正接触或深入 了解过这一群体 , 并不明白她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怎样的状态。事实上 , 女博士群体并不像媒 介描绘 的那样。但是这种在人们脑海 中固有的偏见 已经形成 了刻板印象 , 这其 中离不开社会化因素的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G 2 0 6 .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8 9 7 8 ( 2 0 1 7l 0 3 - 0 0 7 9 - 0 3
新媒体 传播 的最 大特点是双 向传播 , 增加 了受 众 的参 与 陛和互动性 。在新 媒体 的媒介 文化 传播 过程 当 中 , 媒介 塑造的女性形 象潜藏着一些 问题 , 其 构建 的女 性形 象 主要分 为 以下几 种 : 一 是外 形靓 丽 、 极 具 性 吸引力 的
第2 7卷 第 3期
2 0 1 7年 9月
信 阳农林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n y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V o l _ 2 7 No . 3 S e p . 2 0 1 7
造, 这 更加 深 了现实社 会 中两性 分 工 的刻 板 印象 。在新 媒 体 的媒 介 文 化 中 , 女 性 被 定义 为 “ 时 尚 的” 、 “ 美 丽 的” 、 “ 诱人的” 、 “ 风姿 绰 约的 ” 。这些 标签 都指 向了把女 性物 化 , 女 性被 置 于一个 被欣 赏 、 被 宠爱甚 至 于被 消
新 媒 体 媒 介 文化 传 播 与 女性 形 象 分 析
段 宽
( 河南牧业经济学 院 文法 系,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6 )
捅 要 : 随着新媒体 的飞速发展 , 文化传播呈现 出了一系列新特 征 , 即传播 内容的现实 化 、 碎片 化 。 传播 方式 的立体 化 、
个性化 , 传播路径 的网状化 、 裂变化 , 传播时效 的高效 化 、 国际化 等 。 这些新特 征对 女性形象 的塑造 产生 了响
美 国著 名传 播学 学者 沃尔 特 ・ 李普 曼在 其早 期著 作 中曾提 出过 “ 刻 板 印象 ” 理论 。他 认 为 , “ 所 有影 像
中最微妙和最具普遍意义的是创造和保持固定成见的储存物。我们在观察世界之前已经有人告诉我们世界 是怎样 的了 ” 。大众媒 介对 社 会 生 活 素 材 进行 遴 选 、 复制、 传播 , 本 身 就 赋 予 了被 报 道 对 象 一 定 的倾 向性 。 与此同时 , 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等上层意识建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 女性 的形象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6—2 3
作者简 介: 段
宽( 1 9 8 5 一) , 女, 山东泰安人 , 助教
・
7 9・
第2 7卷
第 3期
信 阳农林 学 院学报
2 0 1 7年 9月
2 男 性 视 角 的 影 响
网络作 为 一种新 媒体 正在 获得 越来 越 多 的话 语 权 。 网络 对 女性 形 象 的影 响 主要 按 照男 性 的标 准 来 塑
美丽女J 陛; 二是“ 贤妻 良母” 式的传统女J ; 三是具有强烈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拜金型女性 : 四是具有较高文 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女强人型女 眭。这些女性多以刻板化、 异化、 物化等形象示人。然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 的 今天 , 媒介文化的传播并没有修正这种对女性形象认知的偏见, 反而起着维护既有性别统治秩序 , 掩盖两性世 界不平等关系的作用。媒介具有建构社会性别意义和模式的功能。 其构建 的女性形象很容易转变成为大众的 心理期 待 , 从而影 响到整个社 会对 现代 女性 的认 知 , 以及女 性对 自身性 别 的认 同方 式 。为 什 么会 产 生这 种 问 题, 影响新媒体媒介文化传播中女 I 生 形象塑造的因素又有哪些。 本文将从 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媒介 建构 的诸 多媒介形象 中 , 女性形象是最 具代 表性 的媒介 表征之 一 , 其存 在 复杂而微 妙 , 影 响 了大众对 现代 女性 的认 知。 因此 , 在 当前情况下 , 分析新媒 体媒介 文化传 播中影响女性形象塑造的 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 新媒体; 媒介文化 : 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