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人工林种类及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四章 人工林种类及造林树种的选择



<40cm
坡型 坡位
上、 全 中、 下 上、
8.89 9.86 10.04 10.55 10.25 10.67
凹 9.25 10.08 10.40 10.76 10.61 10.88
10.07 10.56 11.22 11.25 11.45 11.37
凹 10.43 10.78 11.58 11.46 11.79 11.59
性) 如径柳属和匙叶草属植物有泌盐功能
生态学特性(指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
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三、树种选择的原则
经济学原则: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即满足国民 经济建设对林业的要求 生态学原则: 即适地适树的原则
林学原则:种苗来源;栽培技术;有无栽培经验 和习惯;造林成本。

路旁树种 水旁树种
应当树体高大、干直枝密, 应当喜湿耐淹、速生优质,这二者
又都应当具备农田防护林树种所要求的性能,同时
又应是良好的用材树种。

村旁、宅旁
由于面积小,经营条件好,应当选
择一些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的树种(如白榆、揪树、 槐树等)及一定比例的特用经济树种(干鲜果树、 花椒、棕桐、蒲葵、竹子等)。
定根的能力,耐沙割 ;
③落叶丰富,能改良土壤 ;
④耐干旱、耐瘠薄、耐地表高温 (花棒、樟子松) 或耐沙洼地的水湿及盐碱(胡杨、柽柳)。
(四)薪炭林的树种选择
①生长快,生物产量大,早获得数量较多的薪柴;赤松、
窿缘桉、麻栎等 。
②干枝的木材容重大,产热量高,且有易燃、火旺、少 烟的特点; ③具备萌蘖更新的能力,短期轮伐收获。如红锥、木荷、 桉树、沙棘、刺槐等。 ④ 适应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并能兼顾取得防护效益。 薪柴是一次造林,多代采伐,土壤养分消耗大,因此除选 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外,选择具有固氮能力的树种,既
(3)运用多变量的分析方法

应用大量样地调查,然后进行多变量分析的方法。 此法既可了解各因子对林木生长的作用程度和各因子之间 的相互关系,又可配制各因子综合作用于林木生长的数学模
型,用于立地评价和生长预测,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
四、适地适树方案的确定
1.主要造林树种的确定 最适生(实用面最广)、最高产、经济价值又最大树种 列为主要造林树种。 每个经营单位根据经营方针、林种比例及立地条件特点, 应考虑:①速生与珍贵、针与阔、对立地条件要求严与广域 性树种搭配;
①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
地区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 ②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叶繁茂(如杨树、桉树等);
农田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 ③寿命相对较长,生长稳定,能长期具有防护效能; ④树冠以窄冠型的为好(箭杆杨),根系不伸展过远或具 有深根性,胁地影响较小的树种,如泡桐。
⑤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充分利用造林地的好条件,

用材林(m3/hm2)
地区 林种 华北山地 落叶松 东北 红松 南方山地 马尾松 南方山地 云冷杉 天然林 3-5 2 人工林 10.9 7.1 人工林
5-7
2-3
11.2
10.5
日本落叶松13.9 加杨30 沙木35-40 油松7.3
用材林成材年限
北方 天然林100-120年 人工林40-50年 南方 天然林40-50年 人工林10-20年
3、固沙林的树种选择 主要任务:防止沙地风蚀,控制沙粒移动危及 各项生产事业(农田、城镇、交通线、水利设施 等),并合理利用沙地的生产能力。
固沙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①根系伸展广,根蘖性强 ,能笼络地表沙粒,
固定流沙 (梭梭、沙拐枣等);
固沙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②耐风吹露根及沙埋(沙柳、沙蒿),有生长不
五 高效益

六、人工造林的技术体系
森林培育 适地适树 林木个体品质 个体遗传品质 良种选育 林分群体结构 水平结构 合理密度 种植点配置 垂直结构 林分组成 林地环境 土壤理化性质 清理整地 土壤改良 松土除草 林地生物环境 林木保护
种子品质 种子生产
良好的形(态)质(量)指标
4、其他(稳定、副产品等)。
(二)经济林树种的选择
早实、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
规模化种植的经济林
表3—2
经济林的类别及主要树种
(三)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1、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主要防治对象及任务:害风及平流霜冻。主要任务是保证农 田高产稳产,同时生产各种林产品和美化环境。 农田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
苗木品质 苗木培育 苗木保护
年龄结构 异龄林培育
水分养分条件 施肥灌溉
第二节
树种选择
一、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


中国面积大,条件复杂,树种资源丰富;
历史上有树种选择不当造成大面积损失的教
训;

树种选择不当,不易很快显示出来,几年或
几十年后才显示,后果严重。
二、树种选择的基础 生物学特性(指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遗传学特
第四节
一、适地适树的意义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造林
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
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 1、一般标准(客观标准)
用材林: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
性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衡力); 防护林:防护效益能充分发挥出来。 2、数量化标准

1、名词解释 适地适树 2、简答题 (1)选择造林树种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3)如何确定适地适树的方案? 3、论述题 (1)试述造林树种选择的基础。 (2)以黄土高原某一流域为例叙述如何选择水土保持林树 种。
第四章 人工林种类及造林树种的选择
本章主要内容
人工林种类 树种选择的原则 各林种的要求 适地适树
第一节
人工林种类
一、造林目的 为了维持、改进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 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并发挥多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有关概念

人工林: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和培育而成的森林。


天然林:原始林、天然次生林;
虑美化的要求及游玩和休息活动的需要。
桦树、柠檬、新疆圆柏等的叶子能分泌出杀菌的挥发物质, 如丁香酚、天竺葵油,柠檬油等具有杀菌作用;
(六)四旁绿化树种的选择 特点:
四旁的立地条件很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于许多
速生树种生长,生产潜力很大。 四旁条件相差很大,要求也各不一样,选择造林树种必须 强调因地制宜。
梯 11.33 11.31 12.48 12.00 12.69 12.12
40- 80cm
全 中、
下 上、
11.40
11.36 11.10 11.18 12.25 11.86
11.76
11.57 11.46 11.39 12.61 12.07
12.66
12.10 12.36 11.93 13.51 12.61
12.58
12.06 12.28 11.88 13.43 12.56
12.94
12.27 12.64 12.09 13.79 12.78
13.84
12.81 13.54 12.63 14.69 13.31
>80cm 全 中、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 1、适地适树的途径 (1)选择 (单纯适应)
①选地适树―― 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主栽树种或拟发展
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 ②选树适地――在确定了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 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2)改造 (相对适应) ①改地适树 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 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 生长。 ②改树适地 如通过选种、育种、引种驯化等措施改变树种的某
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
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用材林:普通用材林、纤维造纸林、胶合板用材林、矿柱
林、珍贵用材林……
四、人工林的特点*
1.人工选择的苗木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2.林木分布比较均匀,营养空间利用充分;
3. 空间结构合理,郁闭后分化比较小;
4.集约程度高,生长速度快。
②确定合适的发展比例,使树种选择方案即能发挥多
种立地条件的综合生长潜力,又能满足经济多方面的要求。
2.造林地的安排 原则: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留给经济价值较高而且 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 生态适应性较广的树种安 排在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 对同一树种有不同 要求时,应分配给不同的造林地,
思考题:
水土保持林对树种的要求:
(3)生长较快, 树冠浓密,避免雨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 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保护土壤; (4)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的特殊环境。 如护坡林的树种要能耐干旱瘠薄(如柠条、杜梨等),沟底
防冲林及护岸林的树种要能耐水湿(如柳树、柽柳、沙棘
等),抗冲淘(旱柳、青杨、杞柳、沙棘等 )。
立地指数;
平均材积生长量;
立地期望值
相当于一定的使用期内立地的价值。用
以评价经济效益水平。
桂花林场主要立地因子与杉木、马尾松立地指数(SI)关系
SI杉木 土层厚 马尾松
土壤 质地
粘、沙
平、凸
中壤、轻壤 梯 10.15 10.61 11.30 11.30 11.51 11.42
平、凸
能自我营养,又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五)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营造环保风景林的不同目的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厂矿周围 对污染物的抗性强而且能吸收这类污染气体 的树种(银杏、柳杉、夹竹桃等能吸收氟,紫穗槐、加拿大 杨能吸收致癌物质安息香吡啉,柳杉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很 强 ) 城市附近 为了提供旅游休息场所而营造人工林时(建 立森林公园及市郊绿化),除了树种的保健性能外,还要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