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学》试题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含答案)

《药物学》试题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含答案)

《药物学》试题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含答案)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及答案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A型题]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D二氢叶酸合成酶E DNA螺旋酶2 可用于耐药金葡萄酶感染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阿莫西林E青霉素V3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二重感染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映D肝、肾损害1E耳毒性4 青霉素G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感染 A绿脓杆菌B变形杆菌C肺炎杆菌D痢疾杆菌E溶血性链球菌5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6 目前常用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哌酮B头孢噻吩C头孢氨苄D头孢曲松E头孢他定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A青霉素GB红霉素2C四环素D氯霉素E链霉素8 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9 下列药物中属于β-内酰胺类的是 A拉氧头孢B头孢曲松C哌拉西林D氨曲南E舒巴坦(青酶烷砜)10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主要是因为前者可A抑制β-内酰胺酶B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球的分泌 C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D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E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3[B型题](11~12题)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第三代头孢菌素D半合成广谱青霉素E半合成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 11 阿洛西林12 头孢呋辛[C型题](13~14题)A多需注射给药B多需口服给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 头孢拉定14 头孢他定[X型题]15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 B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C PBPs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4E细菌缺少自溶酶16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A对G+菌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二代强 B抗菌谱比第一、二代更广C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一、二代更稳定 D肾毒性比第一、二代低E血浆半衰其较长17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A头孢氨苄B头孢他定C甲硝唑D头孢哌酮E氧氟沙星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 治疗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宜选用 A青霉素GB多粘霉素BC克林霉素D多西环素E吉他霉素2 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5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3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 A青霉素GB氯霉素C四环素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是A链球菌B军团菌C变形杆菌D厌氧菌E支原体5 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肝损害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6E耳毒性6 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可以 A扩大抗菌谱B增强抗菌活性C减少不良反应D增加生物利用度E互相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7 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 A青霉素GB红霉素C氯霉素D链霉素E以上均不是[B型题](8~9题)A万古霉素B林可霉素C青霉素D链霉素E四环素8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79 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肝氧感染 [C型题](10~11题)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胃肠道反应11 肾功能衰竭[X型题]12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 A 多数厌氧菌B G-杆菌C 耐青霉素金葡菌D G+球菌E 真菌13 罗红霉素与红霉素比较,主要特点是A抗菌谱扩大B抗菌活性增强C半衰期延长D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E可透过血脑屏障14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心率失常B胃肠道反应8C肾毒性D肝损害E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 治疗鼠疫的首选药是A头孢他啶>B罗红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四环素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产生水解酶B细菌改变代谢途径C细菌产生钝化酶D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E细菌产生大量PABA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合成9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消除途径是 A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B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C经肝药酶氧化D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 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5 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宜选用 A肾上腺素B苯海拉明C地塞米松D地高辛E葡萄糖酸钙6 庆大霉素与羧苄西林混合后滴注 A协同抗绿脓杆菌作用B用于细菌性心内膜炎C用于耐药金葡萄菌感染D配伍禁忌E减轻不良反应7 下列药物中,耳、肾毒性最低的是 A奈替米星10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庆大霉素8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奈替米星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卡那霉素9 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叶酸代谢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B型题](10~11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11C异烟肼D卡那霉素E利福平10 目前最常用的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1 最早的抗结核药12 耳、肾毒性最高[C型题](13~14题)A神经肌肉阻滞 B肾毒性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13 链霉素14 多粘霉素[X型题]1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A耳、肾毒性B骨髓抑制C过敏反应D神经肌肉阻滞 E二重感染1216 有抗结核作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奈替米星17 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阿米卡星18 下列联合用药中不合理的是 A青霉素+链霉素B红霉素+氯霉素C青霉素+红霉素D红霉素+林可霉素E庆大霉素+羧苄西林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13A青霉素GB红霉素C奈替米星D四环素E氧氟沙星2 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3 治疗斑疹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二重感染C骨髓抑制D肾毒性14E过敏反应5 口服铁剂对下列何药的肠道吸收影响最大A异烟肼B乙酰螺旋霉素 C磺胺嘧啶D四环素E氧氟沙星6 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的药是A多西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 D磺胺嘧啶E多粘菌素7 胆道感染宜选用 A四环素B青霉素G C庆大霉素D氯霉素E异烟肼[B型题](8~9题)A青霉素G15B四环素C氯霉素D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8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9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C型题](10~11题)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氯霉素11 四环素[X型题]12 四环素的抗菌谱包括 A立克次体B支原体C破伤风杆菌D氯脓杆菌E真菌13 关于四环素的描述,正确的是16A属慢速抑菌药,抗菌作用较弱 B同类药物之间可有交叉耐药性 C多价阳离子可妨碍其口服吸收 D在体内分布广泛,易透过血脑屏障 E可形成肝肠循环14 关于氯霉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口服不易吸收,多注射给药 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C各种细菌都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D新生儿不宜使用E多以原形经尿排除,故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五、人工合成抗菌药[A型题]1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细菌DNA螺旋酶E抑制细菌转肽酶2 细菌对磺胺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17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C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D改变代谢途径E改变核糖体结构3 竞争性对抗磺胺药抗菌作用的物质是A GABAB PABAC 叶酸D TMPE 以上均不是4 服用磺胺时,同服小苏打的目的是A增强抗菌活性B扩大抗菌谱C促进磺胺的吸收 D延缓磺胺药的排泄 E减少不良反应5 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 A老年人B婴幼儿C溃疡病患者D妇女18E肝病患者6 下列哪些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的共同特点A抗菌谱光B抗菌作用强C不良反应少D口服吸收好E细菌对其不产生耐药性7 下列药物中,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A氧氟沙星B诺氟沙星C洛美沙星D环丙沙星E氟罗沙星[B型题](8~10题)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D 抑制细菌DNA多聚酶 E抑制细菌转肽酶8 甲氧苄啶199 磺胺嘧啶10 氧氟沙星[C型题](11~12题)A磺胺甲噁唑B氧氟沙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 适用于尿路感染12 易致肾损害[X型题]13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宜用于儿童B不宜用于有癫痫病史者 C不宜与制酸药同服D不宜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 E不宜与茶碱类、咖啡因合用14 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药是A磺胺异恶唑B磺胺米隆C磺胺嘧啶D柳氮磺胺吡啶E磺胺多辛2015 有关呋喃妥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B细菌不宜产生耐药性C主要用于尿路感染D简化尿液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E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常见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 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阴道、胃肠道和口腔的念珠菌病A制霉菌素B灰黄霉素C碘化物D二性霉素BE利福平2 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克酶唑B咪康唑C酮康唑D氟康唑E以上都不是3 二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是21A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B抑制真菌DNA合成C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E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4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多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 B抑制真菌细胞膜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C抑制真菌DNA的合成D抑制真菌蛋白质的合成E以上均不是5 下列哪种药物与二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A酮康唑B灰黄霉素C阿昔洛韦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6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酮康唑B灰黄霉素C二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B型题](7~8题)22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米康唑E酮康唑7 外用无效,口服治疗体表癣病的药8 因药性不大,不作注射应用的抗真菌药[C型题](9~12题)A二性霉素BB酮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 属多烯类抗生素10 主要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11 抗菌作用原理为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12 对念珠菌和表浅菌有强大抗菌力 [X 型题]13 能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有 A氟胞嘧啶23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氟康唑E多粘菌素14 能治疗体癣又能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有 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菌霉素D克酶唑E酮康唑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 抗结核的一线药下列哪些是最正确的 A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B异烟肼、利福平、PAS(对氨基水杨酸) C异烟肼、链霉素、PASD异烟肼、乙胺丁醇、PASE异烟肼、链霉素、乙硫异烟肼2 抗结核杆菌作用弱,但有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常与其它抗结核菌药合用的是A异烟肼24B利福平C链霉素D PASE庆大霉素3 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A乙胺丁醇B利福平C PASD异烟肼E以上都不是4 异烟肼体内过程特点是 A口服易被破坏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C乙酰化代谢速度个体差异大 D大部分以原形由肾排泄E以上都不是[C型题]>(5~6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55 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6 有肾毒性[X型题]7 一线抗结核药包括A异烟肼B利福平C利福定D乙胺丁醇E PAS8 长期服用异烟肼可引起 A中枢兴奋,诱发癫痫和惊厥 B末梢神经炎C肝损害D耳鸣或耳聋E球后视神经炎9 PAS的作用特点为A常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增强疗效,减少抗药性B高浓度有杀菌作用C抗结核菌作用较弱D抗药性形成较快E体内代谢乙酰化速度存在个体差异2610 异烟肼作用特点A选择性高B杀菌力强C穿透性能好D单用易产生抗药性E乙酰化速率有明显个体差异答案[A型题]1,C 2,A 3,B 4,E 5,A 6,E 7,A 8,D 9,D 10,A [B型题]11,E 12,B[C型题]13,C 14,A[X型题]15,ABCDE 16,BCDE 17,BD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C 2,A 3,E 4,C 5,C 6,E 7,B [B型题]8,B 9,B[C型题]2710,C 11,D[X型题]12,ACD 13,CD 14,BDE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C 2,C 3,D 4,A 5,E 6,D 7,A 8,C 9,C [B型题]10,B 11,A 12,D[C型题]13,C 14,C[X型题]15,ACD 16,AC 17,BDE 18,BCD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D 2,B 3,A 4,C 5,D 6,B 7, [B型题]A 8,B 9,C[C型题]10,C 11,A[X型题]12,ABC13,BCE 14,CD五、人工合成抗菌药28[A型题]1,D 2,D 3,B 4,E 5,B 6,E 7,D [B型题]8,B 9,A 10,C[C型题]11,C 12,A[X型题]13,ABCDE 14,ACE 15,ABCE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A 2,D 3,A 4,B 5,E 6,A [B型题] 7, A 8,C[C型题]9,A 10,A 11,C 12,B [X型题]13,ABCD 14,DE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A 2,D 3,A 4,C29[C型题]5,A 6,C[X型题]7,ABCD 8,ABC 9,AC 10,ABCDE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