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题(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翩.然偏.执一叶扁.舟鞭.辟入里B. 眉黛.岱.宗玳.瑁饰品代.代相传C. 衬.托称.职游目骋.怀趁.热打铁D. 宁谧.庇.荫蓬.荜生辉刚愎.自用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 撮.土:cuō困窘.:jūnC. 刮痧.:shā孤寡.老人:guǎ C. 撑.持:chēng 私塾.:shú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B.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颗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

C.寒风凛洌,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

D.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味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

B.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

C.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圈套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

D.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这里,我学得了爱,爱,守秩序。

②这些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③到如今我的好客的,还未全改……A.清洁花习惯习性B. 花清洁习性习惯C. 花清洁习惯习性D. 清洁花习惯习性6.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是狼,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A.所以因此无论或B. 因此但是无论或C. 所以但是即使还D. 因此因此即使还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D.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9.下面的情景或场合中,语言最得体的一项是()A.饭店里的标语:请勿随地吐痰。

B.建筑工地的标语:施工给您带来了不便,请绕行,谢谢合作。

C.公共场所的标语: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D.患者病愈后,向医生表示感谢,送给医生一面锦旗,上写: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B.莫言在《卖白菜》一文中,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情。

C.当代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D.英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思考的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题(40分)阅读下列各语段,完成11~19题。

(一)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

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11.这段话以时间为顺序,共写了三件事:(9分)12.该段文字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写出每一层次的最后一句话。

(6分)(二)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

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啊,红柳如同冰山。

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

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13.课文用大量笔墨叙写了挖红柳根的情形:由用利斧斩到用炸药炸。

这有什么用意?在这似乎平静的叙写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4.在文中作者把“红柳”比成“冰山”,两者相似点是什么?突出了红柳的什么作用?(4分)15.第二段写“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了哪两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柳是平均海拔5000米高原上仅有的树种,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作者称之为“高原上的精灵”。

B.作者介绍了砍伐红柳的过程,赞扬了那些“男子汉们”的艰苦劳动以及高科技的强大威力。

C.红柳有巨大而顽强的根系,它们与沙子黏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从而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

D.文中以“千年古木”、“亿万颗沙砾”来形容红柳生存年代之久远与沙山之巨大,这并非夸张。

(三)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

山是不动的,①。

当花瓣微微收拢,②。

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17.填入文中空缺处恰当的文字是()(2分)A.①小屋显得轻灵而自由②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B.①归来时带着几分雀跃的心情②那使我增加几分寂寞C.①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②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D.①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②那是夜晚来临了18.对“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A.作者将小屋比作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群山怀抱中晨暮昏晓时的光线变化。

B.作者将层山比作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破晓或入暮时的柔静和宁谧。

C.作者将群山怀抱的小屋比作一个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晨暮昏晓之时的光线变化。

D.作者将群山怀抱中的小屋比作一个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破晓入暮时的柔静和宁谧。

19.作者将小屋称为“我的空中楼阁”,是因为小屋建在山上,在夜幕之中“小屋迷失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犹如耸立于空中的楼阁。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无其他原因?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个是()(4分)A.小屋建在山上,出入只有一条山路——空中走廊,就犹如建于空中的楼阁。

B.小屋玲珑地建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犹如建于空中的楼阁。

C.小屋建于山上,环境独立安静,是作者理想中的空中“空中楼阁”。

D.小屋在树的遮掩下,凌空而起,若隐若现。

三、写作题(40分)20.某人因病或因事不能照常上学,请为他拟写一张请假条。

(10分)2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父母师长及周围之人时刻以他们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或许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你的思想、生活、学习影响极大。

请打开记忆的仓库,以“影响我成长的人”为话题,筛选、剪切适宜材料并精心组织,写一篇记叙文。

(30分)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