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历史学院2013级1班陈茂1303040106浅谈英国妇女地位一、摘要对于英国妇女地位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认识英国妇女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我们就要弄清楚不同时期和她们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构成的社会图景。
例如在经济方面;在工业革命之前,妇女始终是丈夫的助手或代理人:农夫的妻子帮助丈夫耕种,商人的妻子帮助丈夫理财,工匠的妻子替丈夫照料店铺,领主的妻子为丈夫管理庄园,家庭与经济联为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它的特点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劳动,工作地点就在家中,因而男人离不开妇女的帮助,两性关系也较为密切,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瓦解了家庭经济,将工作地点由家里转移到工厂,家成了只供居住的地方,而机器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机器把工人家庭全体成员都抛到劳动市场上,机器还使工人作为自由人,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
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关键词英国妇女选举权工业革命文化教育文学与历史学院2013级1班陈茂 1303040106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英国妇女都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地位而努力奋斗,她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时刻。
一、政治地位政治方面的权利是英国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她们曾经努力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
英国妇女的政治权利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而这些内容中的一个很突出的内容便是选举权。
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政治权集中体现在妇女选举权问题上。
1928年R.斯切奇出版的《原因》首次系统探讨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史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和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重要论题。
早期的主要著作除了《原因》外,还有E.s.潘克赫斯特的《妇女选举权运动》、G.丹杰菲尔德的《自由英国的离奇死亡》,这些著作奠定了妇女选举权问题研究的基础。
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兴起,有关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论文、论著大量问世。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褒贬不一。
1843年霍格·蕾特在《妇女宣言》中说:男女的“自然本质是相同的,如果说有区别,也是微小的,他们的相同点大大超过不同点”。
1872年妇女领袖海伦·泰勒进一步指出:“上帝创造男人和女人就是让世界组成和谐的整体,并没有贵贱之分,是男人擅自利用权力控制女人,规定了她们应该干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合适的,什么不合适,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他们不公正地对待并侮辱她。
这种被保护被压迫的事实并不是说妇女在精神上和能力上就只能服从于男人。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思考的权力,每一种思想都打上自我的烙印,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天赋,拒绝服从男性权力……自然教导我自由地实现对世界的责任。
”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排斥人类的另一半——妇女的平等权。
在古代社会,英国妇女与男子有平等的政治权,她们参与战争,拥有财富,并参加议会,甚至可以继承王位,封建制也没有完全使妇女的宪政权完全消失。
从17世纪法律宣布有夫之妇的法律身份由丈夫代表开始,妇女的地位开始长期衰落,一直到1832年改革,妇女才彻底丧失政治权。
男性通过掌握的政治权,制定不公平的法律,不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权,使妇女完全处于服从地位。
由此,她们推论出选举权是妇女政治解放的工具,只有妇女拥有选举权才能维护平等的公民权和立法权,防止男性的侵权行为。
因为“妇女的利益、情感投有在议会得以表达,只能完全服从拥有政治权力的男人。
妇女在拥有选举权之前,她们的苦难和不幸将不会受到重视,她们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不会受到政府的同等的关心”。
《妇女选举权》杂志报导:1880年曼彻斯特妇女参加自由贸易广场大示威时,非常强烈地表达这样一种观念:“所有抛弃妇女,构成对妇女最大伤害。
如不公平的法律、教育、工作等因素只有通过妇女选举权才能解决。
”显然,女权主义者在此把自由主义男性化的自由平等观转化成全社会两性间的平等,这是女权主义对传统自EI!i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与自由主义 35 务、权利提出挑战,公平竞争对妇女只是一种服从,这是男性的思想为男人写的理论,构建在男性文化基础上。
妇女选举权者从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所负的责任和作出的贡献,说明妇女应享受的权利,这正是女性选举权者站在妇女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是对穆勒的自由主义女权观念的超越。
妇女选举权者认为在家庭中,男女负有同样重要的责任,她们把维持家庭生存的劳动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家外劳动,即挣钱,提供足够的衣食住等生存条件。
二是家内劳动以及合理地安排家庭的饮食、起居,让家庭成员舒适地生活。
妇女承担家务劳动时,牺牲了外出挣钱的机会,让男人有精力挣更多的钱,因此,妇女应该与男人共同分享男人的收入,男女劳动对家庭同样重要。
把家务劳动作为劳动分工的组成部分,这正是现代女权主义者追求的目标。
同时,她们认为社会上许多单身妇女在经济上独立地养活自己,与男子同样为国家纳税,为国家的富强出力。
“国家在危急时刻妇女与男子一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国家,包括为战争付出精力以及各种努力,冒种种风险,参与比直接参加战斗更多的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因此,妇女应该与男人拥有同样的政治权。
况且妇女与男人一样受坏政府之苦,因而她们有同样的兴趣和责任维护一个好政府。
妇女选举权不仅是权利,也是维护法律正义性,保障妇女权利的工具。
“男人和女人维护好政府的方法就是:在选举政府官员时相互磋商,制定法律。
”妇女完全有能力运用选举权。
“选举权是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握在女人手中和握在男人手中一样,运用这一武器靠的是道德的力量,而不是体力。
”1868年,“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在曼彻斯特、伯明翰、布利斯特联合宣布,有房产税的妇女有注册权,实际上是要求社会承认女性与男性相等的义务和权利。
二、经济地位有些传统观点认为,英国妇女很少享有财产权,在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通过以前,英国已婚妇女没有财产权。
近年来,一些经济史、社会史的学者运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质疑。
在《家运》一书中,L.戴维达夫和c.荷尔认为在17世纪至19世纪,从乡村、小城镇至大城市,从新的工业中心至伦敦,英国中产阶级妇女中存在着许多积极的财富拥有者、财富积累者、投资者、财富的借贷和转换者,这些人的活动远远地超越了家庭世界,女性也行使着财富所有者的职责。
同时,A.欧文斯对工业化市镇的斯托克波特1800—1857年的500份遗嘱,尤其是留给孩子的320份遗嘱研究的基础上,对家庭组织内的性别和财富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研究,与莫里斯一样,她认为家庭财富所有权的变化与环境和个人生活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男人女人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的经历使得财富的所有权存在差异。
中产阶级家庭财产采用信托和分割继承的方式,让女子拥有一定财产权。
如乔治在他的遗嘱上写明,当他的妻子死后,他的孩子到21岁,他的女儿出嫁,每个孩子都将平等得到流动资产份额[10]。
这种财产的分配法让每个年轻人得到最大份额的财产,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
寡妇在孩子成年之前掌管家庭的财产,是两代人之间的福利中心,她们本身没有财产所有权。
关于妇女在公共经济领域的作用主要涉及妇女的就业和投资活动。
学者们主要对工人妇女劳动状况进行研究,且较多地集中在研究女工高强度低工资的苦难。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中产阶级妇女的就业状况。
工业化为英国妇女提供投身社会化生产的环境。
在工业革命之前,妇女始终是丈夫的助手或代理人:农夫的妻子帮助丈夫耕种,商人的妻子帮助丈夫理财,工匠的妻子替丈夫照料店铺,领主的妻子为丈夫管理庄园,家庭与经济联为一体,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它的特点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劳动,工作地点就在家中,因而男人离不开妇女的帮助,两性关系也较为密切,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瓦解了家庭经济,将工作地点由家里转移到工厂,家成了只供居住的地方,而机器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机器把工人家庭全体成员都抛到劳动市场上,机器还使工人作为自由人,作为独立的商品所有者。
无论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还是家庭普通成员的妇女,这时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由此妇女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独立领取自己的报酬,并且还能随意支配。
于是,妇女们纷纷从家庭走向社会,她们一改传统的家庭妇女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工作,1885—1860年,东部、西部、西南部的劳动者家庭的女孩12—13岁就已外出谋生。
nHP32们1851 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 万人,她们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拥、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几乎在每一个工业部门都可以看到女工的身影,职业妇女约占全国劳动者部数的30%。
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
三、文化教育贵族阶层妇女与女性整体教育的发展 16世纪和17世纪的英国,识字率平稳的增长,以及文法学家不断增加,这被描述为教育革命的一部分。
这些改变由政府机构与商业的扩展;教士以及法律职业的职业特性的大量需求而促进。
这次革命由人文主义者以及文艺复兴关于学习的观点而决定,倡导男孩应该完全为他们未来作为管理者以及国家市民的角色做准备。
人文主义作家也提倡为女孩提供更好的教育,然而即使这种建议影响了再宫廷集团里的妇女的教育,但是很少的证据证明它对女孩的教育内容有更广泛的影响。
也有证据显示即使精英妇女大部分也被新的人文主义学习排除在外,精英女孩的培养大部分继续旨在产生对男人恭敬的成年妇女,但她们也能够独立行动,如果情况允许。
对于英国维多利亚小说家来说,单身女子的择业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注意到她们的择业偏向,并不同程度地描写了她们做家庭女教师的经历。
事实上,能做家庭女教师的女子大都受过一定的教育,她们与从事体力劳动的单身女工不同,在择业时有一种明确的意向;后者往往出身低微,没有受过教育,她们就业的目的就是谋生,因此很多人不是当仆人就是进工厂劳动。
正如海迪·哈特曼所言,“低工资使妇女依赖男人,因为它鼓励妇女结婚”。
单身女子是不少维多利亚小说刻意书写的话题,构成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道社会风景线。
大工业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使英国人重新审视劳动的意义。
由于社会普遍重视劳动,来自富裕阶层的贵族也深受鼓舞,感到劳动不仅体面而且对社会有益。
在整个16世纪与17世纪,妇女进入教育机构有很大的限制,并且被禁止进入在牛津与剑桥的两所大学或是伦敦的法学协会。
这里的律师接受培训,即使年轻的女孩与男孩同样上规模小的或少女学校,在这里会教授基础的读和写,但两性的学校教育与受教育机会有很大的区别。
来自社会精英阶层的男孩可以上文法学校,在这里,他们为上大学而做准备,但是没有证据显示也有很多女孩这样做。
专门为女孩设立的那些学校准备传授被视为对妇女有用的技能,而不是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