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研究

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研究

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研究
作者:王丽芳曹娣马艳芝关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9期
摘要:每个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其特色,本文选择三个典型的国家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三本院校的办学模式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9-000-01
一、应用型大学的含义和要求
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主要办学目标的地方性专业院校。

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研究型大学,另一类是应用技术型大学。

这个分法是引用国外的。

欧洲常用的一种分类是:第一类是综合类,也就是研究类大学;另一类是应用科学大学,也就是高等专业大学。

在中国,应用型技术型大学,除了非研究型本科高校,还应包括高职高专。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和要求有五个方面:第一,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第二,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要社会需求出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第三,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应该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第四,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第五,应用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二、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这都为我国的高校改制,发展为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正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一大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现在已经开始了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试点工作。

三、国外应用型大学模式探析
(一)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含综合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学院三种类型。

其中综合型大学的目标是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主要目标是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职业学院则是校企联合举办的新型高等学校。

德国的综合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才。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了德国40%以上的毕业生,德国60%以上的注册工程师、50%以上的计算机和商务专业人员毕业于应用技术型大学。

这类学校为德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学校的培养目标会根据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确定,直接反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就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使得毕业学生可以一毕业就为企业所用。

2.注重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一方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注重校企合作,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学制为四年,一般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到企业的实习和实训时间不能少于一年。

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实训的场所,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4)注重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结合。

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美国应用型大学模式
美国没有专门的应用型大学,美国的大学按照其功能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四年制的综合大学和四年制理工学院。

其中,社区大学和其他大学之间具有很好的衔接机制,他们共同构成了当今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社区大学是利用各州或地区的税金建立起来的两年制的面向地区居民全面开放的一类大学。

这类大学主要是以职业训练和返回工作岗位的训练为教育的核心,社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向众多成年人在他们工作服务地区内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这种办学模式适应了广大成年人的教育需求,在美国有很大的生源。

在四年制的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学院以及职业性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既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又具有应用科学和技术能力的职业人才。

而应用技术型理工学院培养的人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但是它们更注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强调实践性的环节。

(三)韩国应用型大学模式
韩国应用技术大学项目是在1962年开始实施的,刚开始的项目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培养基础设施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领域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韩国应用型大学的特点有:(1)注重产学研相结合。

应用技术大学和行业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研
发,例如造船和汽车领域。

(2)政府支持力度大。

韩国政府对应用技术大学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包括对一些特点项目的支持、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等等,(3)培养模式多样化。

目前韩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术领域专业化、项目专业化、终身教育专业化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守忠,韩伏彬.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及启示——以美、德、法三国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3).
[2]洪林,王爱军.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1).
[3]申玉革.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转型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4(4).
[4]石海信.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13(8).
[5]陈杰,黄文卫.高校转型期间的港航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大学教育,2014(2).
[6]周蕙.论大学的转型发展[J].博士论坛,2013(11).
作者简介:王丽芳(1983-),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专职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