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空间竞争
(5)将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一定空 间范围的旅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与其环境 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特 征、自然资源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参差不一,各有长短, 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如果一味强调竞争,往往容 易出现过热开发、低效率重复建设、地区间与部门间 发展失调、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旅游地要壮大 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走区域旅游业 合作发展之路,以强化区域合作联系;优化区域系统 组合,以谋求较大系统的整体效益。
旅游流与旅游流的等级体系
➢ 旅游流是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流向和流 量的统称,旅游流从需求面角度反映了旅游空间结构。 地理学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口、物质和资金在空间上的移动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3.2.2 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察赋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 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异来决定, 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要素的比例和一些国家资源 储备的稀缺程度来决定。因此,根据要素禀赋理 论的观点,生产要素的空间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 的空间结构。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有观点 补充说,除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外,不同地区的 文化、地理位置等“自然优势”的区别都可能造 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微观两个层面。 ➢ 宏观比较优势是指社会、环境等背景因素,包括气候与区位,文化遗
产的独特性与数量,旅游服务的配套程度与水平高低,安全与医疗保 健水平,自然环境的质量,信息的通达性,旅游业开发基础设施,休 闲娱乐产业兴旺程度,全球/区域联盟的状况等。 ➢ 微观的比较优势是指直接参与竞争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在一些趋同性的产品如旅游饭店的硬件设施上与国际的接轨,旅游产 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等。
在一些学者关于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的研究中,也用到了这些思想。旅 游形象阴影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一,形象雷同,谁先发制人,就会树 立自己的形象而对别人造成阴影;第二,在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具有 相似性,级别、品质高的旅游资源所在景区对其他景区造成阴影;第 三,同一区域内尽管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并不具有相似性,但品牌效 应大、资源级别高、特色明显的景区对其他景区也会造成阴影。
3.3.1 比较优势理论
地域分异规律: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
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 的空间组合现象。地域分异规律阐述了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旅游接待地的特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包括宏观和
但在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由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数量多寡决定该区 域旅游业的产业规模的认识是不准确的,这是由于作为生产要素的旅 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的。其特殊性表现在:
➢ 第一,对旅游资源的界定极为广泛,不同于土地等其他自然资源,其 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
➢ 第二,旅游资源可以后天创造; ➢ 第三,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可计量,如对很多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
从研究旅游空间竞争的角度出发,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中 空间相互作用、资源禀赋、核心一边缘理论是其主要支 撑。
3.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与距离衰减规律
➢ 距离衰减规律是引力模型表达的含义之一。距离衰减规 律表明,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作 用减弱。距离衰减规律的经济学含义是,旅行成本随着 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并使到岸价格上升,从而导致需求 减少。
旅游活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服务输出活动,通过与区际 服务交流,不断增加区域旅游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是 生产要素对外交换的一种形式,交换强度表示其竞争力 强度,而交换强度又与旅游专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呈正 相关。
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在逐步完善理论的 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向:
➢ 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认为一个旅 游地的竞争力不仅体现为暂时的旅游流的增加,而且是 一个地区旅游业长远的发展能力,应从更为综合的角度 理解旅游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
在不同的阶段,研究的焦点也不同: ➢ 最初研究的焦点是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品质,
人们注重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来扩大旅游地的 吸引范围,从而提高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旅游者 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差异、旅 游地环境容量限制、旅游管理与政策等对旅 游地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的地域范围从单一 景点走向区域整体,跨地区旅游空间竞争成 为研究的热点,并开始系统应用行为理论解 释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 二是开始注意到信息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指导作用; ➢ 三是引入竞争优势理论。
总之,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的重点基本是循着从旅游 资源产品、市场需求到区域旅游环境区域行为这样一个 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多元化道路前进。
2.2 国内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的竞争研究基本上是在20世 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张凌云、保继刚等对有 关理论及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的空间竞争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的来说,早期我国关于 区域旅游空间竞争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资源供 给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导向型的研究范式为主。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竞 争研究开始走向多元化,逐渐与国际研究走势 接近。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 间的竞争;
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 产生互补作用;
两个旅游地对客源地的竞争力,与他们的 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 地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2.1 国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地空间竞争以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作为区 域旅游的一部分,其研究始于区域旅游研究的近 期发展时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 年代,方法上主要是从引力模型、概率旅行模型 和价格需求交叉弹性入手进行。
(3)将“竞争优势理论”引入到旅游竞争战略和竞争力 的研究中。沈钢运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框架,对上海 旅游饭店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性探 讨。
(4)在对旅游地研究中引入生命周期概念,将旅游地生命 周期划分为起步、发展、繁荣、巩固、停滞、衰退或复兴 等阶段。一般地,旅游地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可以跳过某些发展阶段超常发展。由于影响旅游地发展的 阶段因素复杂,对于一个旅游区域来说,区内旅游景点并 不一定都处于同一阶段,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旅游景点可能 处于不同阶段这一事实, 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努力发展, 特别是旅游地规划和能力建设,扩大并保持旅游地竞争力 和效益。
2.3 旅游空间竞争研究的趋势
(1)强调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旅游区域竞争力时,必 须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
(2)旅游地形象策划(CI)与促销作为提高旅游地竞争 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受到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重视。李蕾 蕾从认知学角度提出要建设我国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理 论框架,并建立了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策划的模式—— TDIS模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一个地区旅 游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为暂时的旅 游流的增加,也表现为一个地区旅 游业长远的发展能力。强调在开发 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 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 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
3.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目前,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由旅游地理学家进 行的,旅游地理学家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描述旅游空间结 构,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并试图作出解释。他们对旅 游空间结构的描述往往从两个角度着手。一个是从需求 面出发,即通过对旅游流的描述来反映旅游空间结构; 另一个是从供给面出发,即通过对旅游供给的空间分布 的描述来反映旅游空间结构。
力的是香港大都市的文化氛围,江南小镇的田园生活氛围,这是很难 计量的。
因此,从经验观察看,一些传统上认为是旅游资源贫乏的地区,如香 港、深圳等,却往往形成旅游业的空间集聚;而一些旅游资源相当丰 富的地区,如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却极为滞后。
总的来说,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数量多寡不是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因素, 但毫无疑问对其旅游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旅游资源是通过其 差异性来影响地区旅游发展的。
3.3.2 旅游阴影区理论
应用旅游阴影区理论是在空间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王衍 用通过对山东孟子故里的研究,提出了“旅游阴影区”理论。他发现, 一些景区与邻近的著名景区相比,尽管资源品位相当、区位条件相似, 但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却相距甚远。他认为这些景区处于那些景区的阴 影区内。对此,王衍用进一步认为,处于阴影区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 应另辟蹊径,实施差异化战略。
3.2.3 核心一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核心 区域是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核心区域指城市集 聚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速度 快;边缘区域是那些相对于核心区域来说,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
根据核心一边缘理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 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 赖于核心。由于核心与边缘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 核心区,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核 心区。核心区依赖这些优势从边缘区获取剩余价值,使边缘区的资金、 人口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构成核心与边缘区的不 平等发展格局。但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核 心区与边缘区的边界会发生变化,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 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旅游地空间竞争
主要内容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和特点 国内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应用研究
1. 1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 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 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 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 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