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Spor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20212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经济学、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理论基础以及现代体育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广泛的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适应国内外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以及其它体育产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政治立场坚定,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术动态;具有进行体育组织、管理、咨询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掌握现代体育组织和企业的实务操作技术和战略,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现代体育组织和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提供实际运作服务。
6、系统掌握国际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运作的基本规则和规范,熟悉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的惯例和规则,能够掌握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规范和运营要求,调整和适应体育经济与管理运作与管理。
7、具备较强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对体育组织与企业的组织创新、经营开发创新、工作流程创新提出有价值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8、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体育市场和体育企业面临问题的基本能力。
9、具有从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10、熟悉国家有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1、了解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
12、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从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活动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模式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以强化培养学生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管理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通过通识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美学等素养,借助我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优势开设课程。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互融,以形成积极的价值结构;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应对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俱乐部管理;培养其敏锐的思维结构,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于一体;树立多元的文化理念,以解决可能遇到的国际体育的相关问题。
并采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及社团和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强化创业、就业、择业的目标。
四、学制与基本修业年限
本专业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4学年。
五、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课程或教育环节,获得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或教育环节152学分;选修课程或教育环节28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取得本科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
七、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表
八、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九、实践育人环节
十、学习指南
一、学习细节指南
1、所有课程做到提前预习课本,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2、所有课程做到课后复习重点内容,以保证知识点的记忆。
3、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期有计划地从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4、关注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情景和案例的学习,尤其要着眼于思考我国地方行政事务的特点。
与中央行政管理不同,地方行政事务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央的政策和行动其实是在对基层行政活动的一种回应。
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从基层做起,因此,在学习中熟悉地方行政事务的特点和内容为未来从事体育经济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5、“名著阅读”书目的获取途径:“名著阅读书目”是本专业相关的经典著作,建议选择阅读书目和相关课程尽量同步,即在大一、大二主要阅读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名著,其他专著在开设专业课后选择阅读,大部分的专著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以及兄弟院校图书馆借阅,有些可以在我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下载电子图书。
二、学习策略指南
1、尽可能清晰地定位自己。
学生定位明确后,将会有所侧重地积累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是要在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工作,或在公司做体育管理事务,或在高校进行类似的理论学习、深造,还是从事体育政策咨询管理等活动。
针对这些不同的定位,学生平时可以考各种资格证、强化英语学习、谈判训练、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理论积淀等。
2、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由于本专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范围较广,因此课程的设置涉及面也较为广泛,但不同课程组群之间、不同课程之间都有着紧密而内在的联系。
公共通识课程和学科共同课程的学习应当扎实而有序,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尽量运用相关基础课程的内容来理解、解释、分析问题,同时要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观、实习等社会实践不断运用和检验相关理论,进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想办法积极解决,如果个人解决不了,要通过相关途径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寻求帮助。
建议途径有三:一是利用网路搜索引擎,你肯定不是第一个遇见此问题的人,所以大多数问题都会有答案;二是问询班主任辅导员,主要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三是问询本科生导师制所选择的导师,主要解决学习与专业上遇到的问题。
四、专项特长选修课程(模块Ⅰ)的说明
模块Ⅰ为专项特长选修课,是体育学院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体育专业特长课。
学生必须在候选的6个专项课程中任选一项,取得8学分(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共计8学分),两个学期不得换项;操作方式为:第四学期末,学院根据年级人数和学生选报项目情况(每人限报一项),确定第五、六学期所开的课程。
根据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为确保体育专业术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和保证教学质量,术科教学每班容量为10~20人之间。
五、关于模块Ⅱ、模块Ⅲ的说明。
学生应在这两个模块至少选修10学分;
模块Ⅱ是一个整体,是理论提高课,共计8学分;
未选修模块Ⅱ的同学,在模块Ⅲ至少选修10学分以上;已选修模块Ⅱ的同学,在模块Ⅲ至少选修2学分以上。
十一、名著阅读书目
名著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