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课的课堂教学苏娟单磊柳润辉沈云亨李慧梁张卫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笔者根据几年来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对此门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会;学习兴趣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教学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显得愈加重要。
另外随着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让学生充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拓宽就业领域,显得刻不容缓。
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就近几年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上好第一次课至关重要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一般都是讲授总论或者绪论的内容,很可能没有实质性内容只是泛泛而谈,但天然药物化学总论中却包含着非常丰富且重要的内容,即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等方法的介绍,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势必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
而如果第一节课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对本来就有一定难度的本课程失去兴趣,要想再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就不容易。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以学术讲座的形式来介绍该部分内容,利用大量的相关实例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同时向学生穿插介绍天然药物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另外还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实例,结合我国中药现代化策略,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遇和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动力和热情。
比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应用天然药物的历史,如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年)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详细记载了用升华法等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而欧洲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提取出了樟脑的纯品。
在讲解“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用途”时,结合发现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药物比如青蒿素、紫杉醇等,简略介绍它们的发现过程以及目前的生产应用情况,由此引出“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龙头”这一比喻,此时向学生介绍目前教研室已经拿到临床批文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一类新药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紧扣“化合物结构_性质_提取_+分离_结构鉴定”这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研究主线介绍该新药的发现过程。
同时介绍一些新药申报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座时将科研课题的成果和体会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
例如,在介绍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时,以笔者从冷杉属植物长苞冷杉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线,该化合物结构确证的文章发表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顶级杂志Organicletters上,同时介绍本学科几个主要的英文期刊如Journalofnaturalproducts、Plantsmedica、Phytochemistry等,鼓励学生课下积极阅读。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中的分离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且缺乏实验研究经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做成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
采用虚拟实验,模拟实验全过程。
比如色谱法中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凝胶色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苏娟(1980一),女,江苏泰兴人,硕士,讲师。
从事天然活性产物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工作。
一35—万方数据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动态原理图,多方面阐述其分离原理,将一些复杂原理的变化描绘出来,实现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收到传统教学的语言文字描述和静态的原理示意图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第一次课,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本门课的学习状态。
二、教学中灵活采用“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导”得有方就能激发“学”的热情,调动“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方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天然药物化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从身边的事例着手,“导”出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讲述缩合鞣质的概念前,取出预先削好皮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呈深红色的苹果问学生:“为什么苹果表面会呈现出深红色?”学生回答“生锈了”。
此时,导出所谓“锈”的道理,是苹果中一种叫缩合鞣质的成分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后,缩合呈高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红棕色产物所致。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列举日常生活中缩合鞣质的例子。
以实例“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
在天然药物的发现过程有很多充满趣味的故事,可以用故事“导”出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讲述香豆素类成分的荧光反应时,可先讲一个故事:“大约在1974年镇江某农村,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柳树上突然长出许多发亮的东西,这棵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当地的老百姓感到很奇怪,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怎么会突然发亮呢?”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边听边思考、寻找着答案。
由该故事“导”出了香豆素类药物——假密环菌甲素的发现过程,并公布其结构式,经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了7位上有羟基的香豆素荧光最强的道理。
以故事“导”具有真实性,起到扣人心弦,引人人胜的效果,更增加了所讲知识的说服力。
在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史时,为突出近代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引入了数据进行对比:“1952—1962年的10年中发现的生物碱为1107个,超过了此前100年的总数950个,而1962。
1972年的lO年中发现的新生物碱为3443个比前10年超出了3倍之多,目前生物碱成分的总数则达到了1万多个”。
在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动态时,为了一36一说明重视对天然药物中极微量成分的研究,引入了美国学者研究美登木的数据:“1972年,他们用10吨的美登木原料,提取分离出6克美登木碱及12种类似物”。
学生听了这些数据后感叹不已,既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突飞猛进感到鼓舞,又深感科研工作的艰巨性,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常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和中药有关的俗语,如能恰当地用于课堂,不仅能增加课堂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讲到不同采收季节对中药成分有极大的影响时,就引用“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的俗语,“导”出中药采收季节对所含成分影响的重要性。
三、注重教与学的交流与其它药学课程相比,天然药物化学的一个难点在于它是对已学课程的综合应用。
比如波谱学知识在天然药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涉及到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授课内容上要有主题思想,还要根据教授的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际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讲课内容、速度和手段,因此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各论章节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授式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极好的尝试。
以醌类化合物这一章节为例,在学习醌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中的pH梯度萃取法时,教师先给出几个不同结构的醌类化合物,请学生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特点自行设计提取分离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总结出酚羟基位置和数目的不同会导致化合物具有不同的酸性这一结论,进而得出可以采用不同浓度的碱液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最后由教师来总结pH梯度萃取法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厌倦和逆反情绪,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比如在苯丙素类这一章节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时,问学生有没有注意发了霉的花生是什么颜色的、(下转第55页)万方数据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5.[2]史小力等.学业受挫折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大学生学业受挫成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4,(4):P371.372..[3]谭凤娥,杨元花.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安全感的影响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4]徐暾海,徐亢,田树革.中医药大学生学习生活满意感的相关分析[J].药学教育,2009,35(3):58-62.[5]徐芄.科学思维类组的语言结构形式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5.7,81-82.ExplorativeAnalysisofTypicalCharacteristicsofSatisfactionwiththeConditionofStudyandLiving:theSurveyandAnalysisofPsychologyofCollegeStudentsXUPeng,XUTunhail,TIANShuge2,LIQiushil,WANGLul(PsychologicalGuidanceCentre,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1SchoolofTCM,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ring100102,China;2SchoolofTCM,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11,China)Abstract:Clusterstatisticalanalysiswasutilizedtodealwiththe389copiesofthedata,andtypicalcharacteristicindicesofthesatisfactionofthestudentsinthestud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theirstudyandlivingcondition.Theresultsreveal:motivityfromeconomycouldbeoneoftheexteriorindices;focusingoftheirattentionandtheintentoftheirthinkingcouldbetheinteriorindices.Toheightenthesatisfactionwiththestudyexteriorly,educationmustpaysttentiontotheeconomicvalueofstart—upofstudy;atthe¥anletime,trainingofcapabilityoffocusingofattentionandtheintentofthinkingCanstrengthenthesatisfaction耐tllthestudyinteriorly.Conclusionofthisstuaycouldprovideabasisforthevalidityoftheeducationofthestud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hichwillhelptogainrelativeachievementsthroughelevatethelevelofstudents’learningefficiency.Keywords:Conditionofstudy;Thelearningpsychology;Clusterstatisticalanalysis;Typicalindex(上接第36页)为什么发了霉的花生不能吃,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再由教师给出黄曲霉素的结构、毒理作用,最后给出生活中和黄曲霉素相关的常识,比如免淘米不能免淘、烹调的大豆油必须炒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