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解体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解体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重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并获得成功,史称十月革命。

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随后通过种种方式成为了一个拥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超级大国。

只可惜命运不济,仅半个多世纪,苏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便宣告解体。

然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来说社会主义将是全人类最终极的发展方向,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际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自然成为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但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建设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自然成为事业顺逆、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建设社会主义过于理想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想主义,有的来自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方面的因素,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未来的科学预测给后人留下的各种想象空间,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存在的一系列要由社会主义实践家们充实、发展、甚至修改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来源于苏联领导人对共产主义未来以及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所要具备的条件的过于简单的认识。

苏共及其领导人一直存在一种倾向,即过高估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希望尽快的建成社会主义。

在我国也曾提出并实施过类似“赶美超英”和“大跃进”之类的政治生产活动。

从而往往低估社会主义事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早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布尔什维克和革命群众中间便普遍存在着一种理想、乐观情绪,希望迅速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和民主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在1920年说过:“现在已经五十多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是不能希望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了,那时候他们都死了。

至于现在十五岁的这一代人,就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也要亲身建设这个社会”。

一(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专制主义导致社会矛盾激增
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凡事都得经联盟中央审批,甚至修建一所普通学校也必须得到联盟中央有关部门的批准。

地方上要想自主办成一件事非常困难,有些事情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可经过层层上报、层层审批,等到中央批准下来后,早就“黄花菜都凉了”。

甚至“每一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二(《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俄文版,第422—423页)。

专制还极大的滋长了官僚主义的盛行,使苏共逐渐失去了民心。

领导人的更替也体现了苏共的专制:列宁打下江山后,始终把持着国家大权。

1922年4月3日,列宁在健康状况严重恶化时才勉强将俄共中央总书记一职让与他的指定接班人斯大林。

但此时两人并未完成政权更替,列宁在1923年7月仍被选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自1922年初到1924年1月逝世期间一直处于瘫痪和半昏迷状态,根本无法正常履行国家的领导职位。

政治野心家们在此种情况下在列宁面前恶意攻击斯大林。

受其影响,1923年1月4日,列宁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要求召开俄共代表大会撤消斯大林的总书记。

信中写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
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

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

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是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等等”三(《列宁全集》第36卷,第618页)。

经济发展的畸形和停滞
从经济方面看,由于苏联的诞生环境和历史原因导致的其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军事工业当中,而苏联的农业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倒退。

在国民经济中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农业和轻工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再加上85年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和亚美尼亚大地震的影响使苏联原本不宽裕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导致大量民众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加剧了底层民众的不满情绪,为苏联最后的解体埋下了又一伏笔。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面对着一个和西方国家思想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超级大国,西方国家在苏联诞生伊始便开始想方设法的将其扼杀。

随着苏联逐渐的发展强大(主要是军事上的强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军事上与苏联对峙的同时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对苏联的渗透。

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上的渗透尤其致命。

其通过各种方法使越来越多的苏联的民众认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其思想价值观念否定自己的政府及其施政方针,为其和平演变政策铺路添瓦。

最终导致了苏联这个巨人悄无声息的就消失在了1991年12月25日。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专制的统治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于倒退,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使苏联这个最大社会主义国家走向了覆亡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