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详细分析解析精品PPT课件

《兰亭集序》详细分析解析精品PPT课件


2、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 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 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 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 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 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2)鹅池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 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 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 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 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 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 你的补偿吧。”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 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 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 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 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 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 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 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 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 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 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3)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 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 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 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 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 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 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语、 句式等知识。
2.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 新的风格,了解散文记游说理的 基本特征及记游、议论相结合的 表现手法。
3.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 (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 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 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 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 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 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的 举行 一种祭礼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高高的竹子
映衬、围绕 省略动词宾语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酒杯
排列 旁边
乐器 繁盛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作诗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 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 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 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 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 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 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 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2、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 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 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 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 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 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 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 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 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 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 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 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 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 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 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 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 慨。
‖生词注音
癸丑( ɡuǐ )
会稽山( kuài jī )
修பைடு நூலகம்事( xì )
激湍( tuān )
第1自然段
之:定语后 置的标志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和风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自然万物
信可乐也。
用来
放开、 敞开
穷尽
实值 在得
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 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 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 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 在快乐啊!
‖文体知识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 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 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 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 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 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段
重点词语:
修禊事也 一种民间风俗
群贤毕至 都
少长咸集 都
茂林修竹 长
流觞( shānɡ )
骋怀( chěnɡ )
放浪形骸( hái )
趣舍万殊 ( qū )
一契( qì

嗟悼( jiē dào )
彭殇( shānɡ )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春季的末 介词结构“于会稽 ɡuǐ 一个月 山阴之兰亭”后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县名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