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市场多元
化战略,要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通
过开发档次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 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与培养 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对农村企业的产品结构 调整至关重要。
调整农村企业产权结构
首先,在较大企业改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产盘 子与有限的社会出资能力之间的矛盾、企业富余 人员多与社会接纳能力弱之间的矛盾、乡镇财政 收支紧张与较大企业支撑作用之间的矛盾;
2、农业各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 养殖业比重低,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 小。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3、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 分发挥,特色经济不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为 了所谓的“政绩”,受局部利益、地方利益、短 期利益的驱使,对当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技 术水平考虑不充分,导致结构调整不能有效地遵 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存在着“一哄而上”、 “一哄而下”的现象。比如,在粮食安全政策指 导下,不少省份将粮食“自求平衡”变成“自我 平衡”,在许多山区县也大搞“粮食自给工程”。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4、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 级产品生产为主,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知名品牌,抗御风险的能力低。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技支撑,劳动者文化素 质低,商品意识差,农业基本上还属于“靠天吃 饭”的传统农业。
问题的具体表现:
5、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农村集体工业的传统产 权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并导 致过高的负债与过低的盈利能力。 6、农村工业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二、我国农村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一是要调整农村企业组织结构。
二是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
三是要调整农村企业产权结构。 四是要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 五是要围绕农业办工业。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部门以及为其服务的经济部门和
各行各业。
一、基本概念
2、结构
结构是构成总体的各部分占全部总体的比例及
其组合方式。如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再如产值结构、产业结构等。
一、基本概念
3、产业结合
方式。从整个国家的产业来分,我们将国民经 济的各个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 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使得农业增产目标和 农民增收目标不一致,而根本的问题是农业面临 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这样一个深层次的 结构问题。农产品品种雷同多,特色品种少,低 质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优 质优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再次,要加快林业的发展,其调整的方向是以保护 和发展森林资源为基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 生态体系,综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
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最后,要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稳定近海捕捞,扩 大远洋捕捞。
第四节 农村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农村第二产业结构中的问题
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广义农业,即种植业、渔业、畜
牧业、林业、水产业等;
第二产业是指制造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 饮食服务、金融、文教、旅游、地产等。
产业结构的表示形式:
产业结构一般用产值表示,也可用劳动力表示。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经济
其次,在改制企业的规范运作方面,符合改革要求 的法人治理结构未到位;再次,在推行政府职能 转变方面,未找到乡镇政府如何管理集体资产的 有效途径,仍延续过去管理集体企业的办法。
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
发展小城镇是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的关键环节。乡 镇企业的过于分散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 彻底改变“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分散状况,实现 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将为乡镇企业“第二次 创业”,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乡之间形成统一 的产业链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未来 10年小城镇的建设,必须与农村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 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与城镇建设体制的改革和到 新结合起来。
从农村产业的构成来看,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
主体,企业是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是 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各主体直接调整的 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因而既不能越位,也不能 错位。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主体错位是
我国不少地方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区域性过剩和
农民增收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具 体的三个基本目标是:稳步增加粮食生产,确 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 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 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根据我国农村资源状况,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
势的原则。
2.根据市场要求,采取市场导向的原则。
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出
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世界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1、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比种植业快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50%,有
的国家达90%。
2、粮食结构调整的趋势以发展饲料业为主
在粮食总产量中,60%是口粮,40%是饲料粮。
3、品种结构趋向优良化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问题的具体表现:
2、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很低,关联系数只有 0.46%,不能使绝大多数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 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最基本的组织特 征之一,是对土地和社区这一传统农业组织的依 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动的封闭性。
问题的具体表现:
4、布局结构的分散性。分散布点、遍地开花的状况, 不符合工业聚集的基本规律,从而加剧了农村工 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不协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 受到土地、社区关系等因素的牵制,往往损失了 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了资 源的巨大浪费;引发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调整企业产品结构
目前农村工业及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主
要不是产业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产品结构的矛
盾。一方面,技术含量低、质量性能差、附加 价值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中低档产品数量严 重过剩,并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另一方面, 国内需要的、高技术、高性能的中高档产品又
不能满足需求,不得不大量进口。
调整企业产品结构
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首先,要以消费为主导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调整 传统的粮食与饲料用粮的关系,改“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为“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业 结构。
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其次,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建立畜禽商品基地、 现代化养殖示范工程和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 场前景看好的特种畜禽和蜂产业,按照国际市 场的要求,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标准,扩大畜 产品出口份额。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原则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
农村产业结构不是单一的一个概念,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也不仅仅是就农村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而是要将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产 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调整。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元主体性
损额增加。导致农村工业目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
问题的具体表现:
1、农村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农村特色 工业少,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比较优势。90 年代中期农村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 务业的产值结构,与城镇国营、集体经济相应的 四大部门的相似系数高达0.95以上;乡村工业 33个行业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相对应的33个行 业的产值结构,其相似系数为0.83。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二元导向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
主,兼顾政策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根据当地 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项目,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形成自己的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
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
调整农村企业组织结构
要打破社区限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促进专业
化的发展,在加强城乡工业联系的基础上,要
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之间,尤其 是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 系。要彻底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之 间、企业之间的各种制度与观念壁垒,在市场
作用下,进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竞争力强弱的反映。我们通常说的产业结构的 升级,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 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 升,直至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 业,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这也就是产业结构 演变的规律。
一、基本概念
4、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它是
指农村这个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 之间及其产业各层次内部的相互关系的结构, 包括农村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 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的关 系。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
4.寻求整体发展,采取效益、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三节 农村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 农村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