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虎伤人事件多维思考

老虎伤人事件多维思考

老虎伤人事件多维思考老虎伤人事件多维思考2016年6月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尚未平息,2017年1月29日(大年初二)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同样惨剧。

有一张姓男子试图逃票,翻越3米多高围墙,误入虎山,被老虎撕咬,咬人的老虎被当场击毙,男子被送往医院后救治无效死亡。

男子被咬的视频、图片被传到了网上,让人为之惊心。

也由此引发舆论狂潮。

也许由于有八达岭动物园伤人事件前车之鉴,大多网民对于遇难者试图逃票而招致杀身之祸,予以更多嘲讽指责,认为不遵守规则咎由自取,死得活该,反而对被击毙的老虎,为其因公殉职而悼念(挺虎派)。

而另有部分网民对遇难者惨遭老虎撕咬表示同情(同情派),并指责挺虎派对人的生命无情冷漠。

一时间,动物园里人虎撕,动物园外两派咬。

随着事件真相进一步披露,人们也从规则意识、生命价值、法制建设、动物园管理、门票价格等不同角度深度反思这一悲剧,各种媒体声音趋于理性,生命堪悯,规则当守力挺规则,但不必如此咬牙切齿老虎咬人,到底什么是规矩?可怕的是一种思维……在思辨和争论中,人们有了更深的警醒与思考。

媒体声音一、事件是非评判维度1.挺虎派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是因为有思维会选择,不遵守规则自然要承担责任,人性更是体现在自然界中所有众生平等和谐共存。

——网民老虎撕咬来的人,是一种天性,因为自己天性被射杀,这等于吃个外卖结果丧了命,太冤枉。

是啊,卧轨也是一样,有人卧轨被火车碾死了也怪铁路部门监管不到位。

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再周到的安全措施也没用。

——网民自己作死受到伤害从不审问自己,反而从社会找原因,认为这是社会对他的不公,自己堂而皇之地漠视规则,将自己的利益强加于公共利益上,还在为自己受的伤害向社会寻求怜悯和同情。

动物园虎山的河流和高墙本就是隔离文明与野蛮之间的鸿沟,而这一条鸿沟是我们人类的祖先费尽数十万年所建造的,但无论在哪里不守规则都必将受到惩罚。

——网民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动物园都是一种残忍的存在。

人类剥夺野生动物的自由,并非出于生存或者生活的目的,而是纯粹为了娱乐,把野生动物加以圈禁。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它们暴露在人之中,限制在狭小的活动区域之内,吃指定的食物,交配指定的对象,然后再夺走它们的子代,重复它们这种奴隶的生活。

如此不人道的做法,本质上是用动物的自由赚取动物园所有者的利润,这就是纯粹的奴役。

它们是自愿前来的吗?是它们邀请人类入侵自己的领地的吗?动物园是毫无意义和毫无必要的残忍。

谨以此悼念一头因为做自己而死的老虎,愿所有的野生动物能逃离动物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得以享有它们的自由,可以释放它们的天性。

——和菜头《纪念一头老虎》2.同情派这个下午,一个男人,给家人买了门票,自己爬山逃票命丧虎口。

了解真相,没有了对愚者的嘲笑,也没有对动物园的义愤填膺,这个故事给我满满的心酸。

怪只怪生活不易吧。

我看到的是一个卑微的男人的家庭责任感,一个惨淡生活中想给家人愉快过节的努力,一个物质并不丰富的人对快乐的追求并不该被鄙视。

可惜,最后,以最惨不忍睹的方式结局,无论是已在黄泉的他还是目睹他整个离世过程的家人。

所以,少点嘲笑,少点调侃。

是什么比老虎还恶?——网民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冷血!试想,为什么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翻过三重高墙逃票?是规则还是票价?既然多次发生翻墙成功的事,动物园是不是应该采取更安全的措施,特别是虎园狮园后面高墙是不是该加安全电网?惨剧不该发生,我们更不该以貌似理性的观点来消费逝者的痛苦。

——网民在这里我要声明一个观点,人类同胞,必须捍卫同类!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站在这个星球绝对的统治地位,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族在足够安全的保护之下,完全没有被其他野生动物大规模杀伤的可能。

不然《釜山行》中你直接把同类扔给僵尸好了,凡是翻过错的无论大错小错,都自首给僵尸好了,反正人类同胞认为你不值得被救赎。

如果世界的法则真的是这样,人类不是毁于异类袭击、世界末日,而是毁于自己的手中!——网民进去动物园违反规定,违反规定就该死?什么时候听说逃票就要犯死罪了?那么逃课游泳明明知道河水危险,所以你违反规定就该被淹死?你有时间斤斤计较应遵守动物园入园法则,却完全不管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网民3.理性派(中间派)真相是结论的依据,就目前看,许多把靶心对准死者的说法失之过激,悲剧不可段子化。

但跳出个案看,有些提醒并非多余:比如对规则意识的信守。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罔顾规则的低成本与好处,却忘了规则被漠视背后的风险。

死者已矣,殷鉴犹在。

宁波这起老虎咬人事件,责任仍待厘清,也必须廓清,但其隐喻仍具警示性——敬畏规则,往往也是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意识缺失背后连着的,往往是灾祸之始。

——新京报社论《生命堪悯,规则当守》我的看法可以概括为:第一,这是一场悲剧。

第二,逃票者违规,指出其自身的责任批评其过错,完全是正当的。

如果讨论深层原因,死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景点门票的价格问题,可以探讨,但不能成为为其违规行为辩护的理由。

第三,死者虽然有过错,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人命关天,对死者和家属还是应有同情之心。

因此,我并不赞成诸如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作不死,甚至活该这种冷酷刻薄的表述,即便这样的表述是基于对应该遵守规则的强调。

难道对规则的尊重与对死者的同情悲悯是如此的不相容吗?至于有活该论者说,我们说他活该是强调规则意识,避免以后类似悲剧的发生。

因为对于有违规动机的人来说,血淋淋的事实如果还不能教训他们,你那几句活该就能起作用?但反过来说,我也不同意将活该论者一概斥之为对人命的冷漠。

我更愿意将那些冷酷刻薄的语言理解为思维逻辑与表述的问题,而不是将其理解为真正的内心冷酷。

尽管我承认在一些人中这种内心的冷酷确实是存在的,但我不相信那么多持活该论的人或反对同情死者的人都是如此。

——孙立平(清华大学教授)《可怕的是一种思维》别看网络上撕得那么厉害,但如果对人性稍稍有点了解,你会知道很多时候,面对一个生命的猝然逝去,人们心里其实混含着好几股矛盾又复杂的滋味,既有活该的义愤填膺,也多少有一些震惊惋惜,只是比例不同、先后有别罢了。

一旦以挺虎派和挺人派去划分,就彻底稀释了共识,划界站队、互贴标签,你说我冷血鬼,我说你圣母婊——喷薄的口水既模糊了最基本的是非,又制造了用以鞭尸的话语,无序与狰狞的网络暴力,并不比吃人的老虎温婉多少。

——王昱《力挺规则,但不必如此咬牙切齿》二、对立舆论批判维度1.对挺虎派批判同情老虎,掩饰不住的冷血逻辑不同情人而同情老虎有三种理由。

一是,不管被咬死的游客是怎么进入老虎活动区域的,他肯定有错在先,而老虎只是履行了作为动物就要对猎物下手的职责。

另一种是,万物皆平等,人的命是命,老虎的命也是命,这名游客因自身过错丧命不足惜,凭什么赔上老虎的命。

还有一种说法,不仅超越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凌驾于人类之上,完全是站在上帝的视角说话。

例如,和菜头在那篇据说一小时内量达到10万的大作《纪念一头老虎》中,直指动物园都是一种残忍的存在人类真是这个星球上最虚伪的动物,痛陈在遭到攻击之后,野生动物要为别人的愚蠢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偿还,就此悼念一头因为做自己而死的老虎。

这些说法的背后,无不体现了一种赤裸裸的冷血逻辑。

第一种说法,名义上是尊重规则,却不懂何谓文明。

闯入禁区的游客,不管他的逃票行为多么恶劣与愚蠢,他都已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无规则,是否违反规则,只是判定一个人应当承担多少责任的依据,很明显,这名游客惨遭老虎杀戮,已远远超出他本该为此担负的责任。

这时候再去谴责他,和鞭尸有什么不同?再说了,从指责游客不守规则,到因此同情被击毙的老虎,这也属于脑洞大开的神逻辑。

如果有一丝一毫同情心的人,都不会这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游客自身有错,非但吝于同情,反而选择站在老虎这边,这哪里是什么规则意识使然,只不过是优越感使然罢了。

这就像行人横穿马路被车撞死,结果有人不但认为撞死活该,还心疼起车子被撞坏一样,其背后不是对规则的敬畏,而是对生命的漠视。

第二种说法同样让我感到惊讶:难道在中国,动物保护主义已经成为绝对的政治正确?显然不是如此。

在当下连动物保护法规都不健全、动物福利主义意识仍然普遍缺乏的背景下,同情老虎的生命而不是同情人的生命的言论,不过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

至于和菜头的大作,更是轻浮可笑。

文章把矛头对准全人类,对动物园这种存在表示谴责,他都把一个人的过错,归咎于全人类的愚蠢、虚伪与伪善了,还有什么话可说?他都把这名游客的行为推至极致,让读者对本拉登与熊猫进行二选一了,还有什么话可说?真正可怕的不是这些言论,而是这背后折射的人心,以及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机制。

一个社会的混乱,首先是从文明与价值崩溃开始。

暴政的横行无忌,也是基于此。

水晶之夜砸烂犹太人玻璃的,不光是纳粹分子,还有大量的众;大屠杀悲剧之所以产生,更是因其背后有广泛的社会认同,以及大量狂热的追随者。

如果不对这种漠视生命的冷血逻辑保持警惕,那么就要准备迎接一种更坏后果的到来——魏英杰(冰川思想库研究员)《同情老虎,掩饰不住的冷血逻辑》维护别人的体面,恰恰体现的是你的教养我想说,这有可比性吗?死者的罪恶可以与本拉登相提并论?萌萌的熊猫是那头猛虎?在面对异类的问题上,同类必须互相维护,人类内部清理是人类内部自己解决的事情!雅戈尔动物园的悲剧对一个家庭而言太过惨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惨死在眼前而无能为力,这种心理上的创伤是过多久都难以抚平的。

这个家庭的孩子一生都要伴随着你爸爸不买票被老虎咬死了哈哈哈哈的悲惨命运。

中国人有句老话人死为大,将心比心,大家留点口德。

你可以认为老虎不该死,但也一定不要恶言诽谤死者。

维护别人的体面,恰恰体现的是你的教养——网民活该论是一种可怕的逻辑问题还不在过错本身,而是在围绕如何对待过错的思维逻辑上。

活该论者表明的是一种什么思维逻辑呢?是一种因为你有过错在先,那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是不值得同情的逻辑。

这种逻辑我这么抽象地说说,好像无所谓,但仔细想想,却是一种极为可怕的逻辑。

这种逻辑看起来是满满的正义,因为它强调的是对过错的惩罚,但实际上造就的往往是对生命和尊严的漠视,甚至是对真正罪恶的麻木。

可以说,只要这样的逻辑还存在,造就对生命和尊严的漠视的机制就会存在,造就社会暴戾之气的机制就会存在。

——孙立平(清华大学教授)《可怕的是一种思维》2.对同情派(圣母派)批判圣母派是混沌法治的一派,和稀泥的结果必然是忽视法治,悲剧反复重演市场经济本质就是法治经济,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

法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足够的法律刚性,才能彰显法律的威严。

法律威严足够强大,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哪来方圆?圣母派错误的让温暖照耀在违法行为上,对违法违规的纵容,本身就是对社会守法者的伤害——朱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主任)《宁波老虎伤人案:对违法违规的纵容,是对社会守法者的伤害》让刚性彰显规则意识,让社会明白忽视规则的代价,生命才更有尊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