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影像学诊断
N1 N2 N3
<4cm、上颈 4~7cm或下颈 ≥7cm,锁骨上,固定或侵皮
应用解剖
鼻咽腔
软组织侵犯
颅底骨质
淋巴结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茎突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 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钙化 骨伪影 心脏大血管 辐射损伤 禁忌症
高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CT:CT值
MRI:信号强度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的程 度,反应了器官或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以HU (Hounsfield Unit)表示。
组织的弛豫时间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2:双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直径大于6cm和/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N3a:直径大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b: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Mx: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T1值 T2值
软组织分辨率高
骨破坏
三维成像
+1000
+100
骨皮质
+90 +80 +70
800
凝固血 肝 脑灰质 肾 脑白质 胰 脾 肌肉
诊 断 的 组 织 学 基 础
骨 密 质
600
+60 +50
CT 骨 松 质
全血
400
+40 +30 +20 +10
渗出液
漏出液
200 100
0 0 -100 -20 -200 -30 -40
水
-10
-400
-50
肺 组 织
-60 -600 -70 -80 -800 -90 -100 -1000
脂肪
空气
MRI-TIWI
不同组织
脂肪 (皮下、骨髓质) 脑白质 脑灰质 肿瘤 肌肉 脑脊液 600 2000
T1
180 350 520
信号强度
高 中等偏高 中等 中等 中等偏低 低
水
骨皮质 空气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TNM分期
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N
N0
T1
Ⅰ
T2
Ⅱ
T3
Ⅲ
T4
Ⅳa
M1
Ⅳb
N1
N2 N3 M1
Ⅱ
Ⅲ Ⅳa Ⅳb
Ⅱ
Ⅲ Ⅳa Ⅳb
Ⅲ
Ⅲ Ⅳa Ⅳb
Ⅳa
Ⅳa Ⅳa Ⅳb
Ⅳb
Ⅳb Ⅳb Ⅳb
鼻咽癌TNM分期
6th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92分期
T1
T2
UICC/AJCC分期
鼻咽腔内
2a:鼻腔 2b:咽旁
鼻咽腔内
鼻腔、口咽、软腭、颈椎前软组织 茎突间隙或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
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
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骨及/或副鼻窦
T4
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颈椎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
颅内及/或颅神经 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咬肌间隙 单侧<6cm,锁骨上窝以上 双侧<6cm,锁骨上窝以上 N3a:≥6cm N3b:锁骨上淋巴结
2500
低
低 低
T1时间长,信号低;T1时间短,信号高
MRI-T2WI
不同组织
水 (脑脊液、积液) 脑灰质 脑白质 脂肪 肿瘤 肌肉 骨皮质 40
T2
2500 100 90 90
信号
最高 中等 中等 中等偏高 中等 低 最低
空气
最低
T2时间长,信号高;T2时间短,信号低
MRI-TIWI+C
T1WI+C: 软脑膜、粘膜、鼻甲强化明显 肿瘤强化低于鼻甲
N3b
M1ⅣbΒιβλιοθήκη ⅣcⅣbⅣc
Ⅳb
Ⅳc
Ⅳb
Ⅳc
Ⅳb
Ⅳc
Ⅳc
Ⅳc
鼻咽的应用解剖
鼻咽腔
鼻咽为连接鼻腔和口咽的近似立方形的腔道,正常平静呼吸时的形态可表现 为方形、长方形、梯形或双梯形,且为双侧对称,当有唾液附着时,咽隐窝 可以双侧不对称,甚至一侧完全闭合。鼻咽由双侧壁、前壁、顶后壁和下壁 构成,并被上缩肌所包绕,其表面表衬着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细胞。 鼻咽顶后壁由蝶窦的后下部、蝶骨基底部、枕骨斜坡和第1、2颈椎构成,鼻 咽顶后壁呈穹隆状内凹,正常粘膜厚度约3~5mm,当粘膜表面呈外突时,应 注意肿瘤的发生。鼻咽下壁为软腭下缘。鼻咽前壁为后鼻孔和鼻中隔后端 (图1-2)。鼻咽双侧、后壁交界形成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隐窝 的前方圆隆突出的是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由软骨构成,表面为粘膜所覆 盖。咽鼓管圆枕与咽侧壁之间的凹陷为咽鼓管开口(图3-5)。因此,鼻咽 的侧壁可分为咽鼓管前区、咽鼓管口、咽鼓管圆枕和咽鼓管后区(咽隐窝)。 咽鼓管隆突后上方与鼻咽顶后部相连,其上方为破裂孔,是鼻咽癌侵犯颅内、 海绵窦的常见途径。
TX:原发灶不能评价
T0:无原发病灶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肿瘤侵犯软组织
T2a:肿瘤侵犯口咽或鼻腔,无咽旁侵犯 T2b:咽旁侵犯
T3:肿瘤侵犯骨及/或副鼻窦 T4:肿瘤侵犯颅内及/或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咬肌间隙
鼻咽癌TNM分期
6th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T1WI+C+压脂: 皮下脂肪及正常骨髓信号减低 肿瘤强化信号不减低
MRI
软组织分辨率高:
三维成像:
鼻咽腔内病变
超腔侵犯的诊断
横断:
冠状 矢状
周围脂肪间隙 颅底骨质 淋巴结检出
内容
影像学诊断方法
鼻咽解剖及影像表现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92分期与UICC第六版分期对比
鼻咽癌TNM分期
The 6th edition of the 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T/N N0 N1 N2 N3a T1 Ⅰ Ⅱb Ⅲ Ⅳb T2a Ⅱa Ⅱb Ⅲ Ⅳb T2b Ⅱb Ⅱb Ⅲ Ⅳb T3 Ⅲ Ⅲ Ⅲ Ⅳb T4 Ⅳa Ⅳa Ⅳa Ⅳb M1 Ⅳc Ⅳc Ⅳc Ⅳc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
和第1、2颈椎的直接侵犯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部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部淋巴结直径4~7cm N3:锁骨上淋巴结直径>7cm,或固定,有皮肤浸润
放疗科
内容
影像学诊断方法
鼻咽解剖及影像表现
内容
影像学诊断方法
鼻咽解剖及影像表现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CT MRI-T1WI
MRI-T2WI
MRI-T1WI+C
MR与CT优缺点对比
MRI
成像参数 成像层面 扫描速度 多
(T1、T2、N(H))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任意方向 相对长
软组织对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