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影像诊断及08 年分期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简介
•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 )是指发 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 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 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 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 痛等。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 鼻咽部解剖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前 正中-鼻中隔后缘 壁 两侧-后鼻孔
顶 蝶骨体、枕骨底部和C1-2椎体
后 粘膜内-咽扁桃体(腺样体)
壁 外侧-与破裂孔和颞骨突 紧接
咽隐 窝
咽鼓管 咽口
侧 咽鼓管咽口-鼻咽癌蔓延
软 腭
至咽旁间隙与颅底的潜在通道
壁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破裂孔-鼻咽癌
喉室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二、鼻咽部影像解剖
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鼻腔分界:上颌窦后壁连线
Hale Waihona Puke BB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与咽旁间隙分界
肿瘤向侧方侵犯超过咽颅底筋 膜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咽颅底筋膜
• 起于翼内板后缘; • 包绕腭帆提肌后内方
,绕行于咽鼓管软骨, 向后延伸至颈动脉孔 前方; • 走行于咽后壁、椎前 肌前方。
鼻咽与口咽
• 肿瘤向下超过第2颈 下缘平面 。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口咽与喉咽
➢肿瘤向下超过第3 颈 下缘平面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国内外分期工作的历史
• 国内分期历史
• 国外分期历史
– 1959天津 – 1965上海 – 1979长沙 – 1992福州
– 1976~1987何氏
– 1988UICC/AJCC (第4 版)
– 1997UICC/AJCC(第5 版)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两种分期主要存在的问题
• 是以CT影像为分期基础的,与MRI相比,CT 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无法准确地显示肿瘤 部位、范围、浸润深度
• 采用统一的MRI报告模板
• M分期方面
– 胸部平片/CT、骨扫描、腹部B超作为常规检查 – PET/CT诊断远处转移明显好于其他检查手段,但由于价
格高昂,目前尚不能作为常规检查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2008分期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三、鼻咽癌2008分期
• T分期
T1 局限于鼻咽 T2 侵犯至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二)正常影像解剖
No Image
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长方形或梯形 侧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及 咽隐窝 在咽鼓管侧方,可见腭帆提肌与腭帆张肌,与咽 鼓管开闭有关。 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咽鼓管咽口位 于咽圆枕下方,上方为咽隐窝, 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
翼腭窝 翼外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头长肌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正常鼻咽部骨窗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骨性咽 鼓管
破裂孔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舌下神经孔 翼上颌 卵圆孔 间隙 棘孔
颈动脉管 斜坡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1、肿瘤的密度和信号: 为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为35~45 H U ,密度均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咽颅底筋膜
• 颅底平面翼内板 后缘与颈内动脉 外侧的连线
• 肿瘤向侧方侵犯 超过咽颅底筋膜 咽旁间隙。
the pharyngobasilar fascia corresponds to a line connecting the tip of the medial pterygoid plate to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caroti鼻d咽a癌rt影er像y学a表t 现the skull base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一)咽部
• 上起自颅底部 • 下至第6颈椎平面和环状
软骨下缘,与食道相续。 • 按软腭、会厌游离缘的平
面将咽部分为鼻咽部、口 咽部和喉咽部。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二)鼻咽部
• 鼻腔后方 • 软腭后上方 • 上自颅底 • 下至软腭下缘 • 顶后壁呈穹隆状 • 粘膜下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腺样体或增殖体)
匀,肿瘤坏死可出现密度不均。对比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性 轻度到中度强化。磁共振T1WI:信号稍高于周围肌肉组 织;T2WI:信号高于肌肉。Gd-DTPA增强T1WI:较明 显强化,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较均匀,坏死则信号强度欠 均匀。
2、鼻咽部软组织肿胀:
表现鼻咽后壁、顶壁、侧壁、咽隐窝、咽鼓管、 软组织肿胀增厚。
3、 侵犯周围组织: 突入鼻咽腔软组织肿块延伸至后鼻孔、鼻腔
3、侵犯周围组织:
咽旁间隙、翼内、外肌、颞下窝、颈动脉鞘区、 咽后淋巴结。通过卵圆孔、破裂孔进入颅内。
4、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是NPC最常见的转
移
鼻咽癌分期
• 肿瘤分期是影响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部 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TNM分期是目 前国际通用的恶性肿瘤分期系统,用于评 估肿瘤侵犯的范围,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 预后评价指标。
治疗技术的进展
2007年10月,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鼻咽癌学 组主办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会议就开 展鼻咽癌临床分期多中心协作达成了共识。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分期手段
• 将MRI作为鼻咽癌T、N分期的基本手段和依据
– 确立MRI扫描规范
• 规范扫描范围和方法
– 确保MRI诊断的质量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No Image
正常鼻咽腔横断面
正
长
方
方
形
形
梯
双
梯
形
形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5
轴位
冠状位
1、咽鼓管圆枕 2、咽鼓管咽口 3、咽隐窝 4、翼内肌
束 5、咽旁间隙 6、头长肌 7、翼内板 8、翼外板 9、
颈内动脉 10、颈内静脉鼻咽癌1影1像、学表会现 厌 12、蝶窦
正常鼻咽部软组织窗
翼突内外侧板 咽鼓管咽口 圆枕 咽旁间隙 咽隐窝
• 解剖结构界限定义不清晰、侵犯的诊断标准 不统一
鼻咽癌影像学表现
研究背景
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
• MRI更清楚显示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和转移淋巴结
– 鼻咽周围软组织受侵的检出率提高20~35% – 颅底骨质侵犯提高17~20% – 颅内受侵的检出率提高17% – 咽旁间隙侵犯的检出率提高17% – 国内多个研究表明,MRI可使30%以上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