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精品课件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崇尚 通“倘”
②尚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尚且、况且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自负、骄傲 尚.何言哉 还,仍然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③祖 吾祖.死于是 祖父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效法 出行时祭路神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治理不好 ④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接近
但是在古代,象齐桓公这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并不多,而 且,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提拔或罢 免官员,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即使是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 所以墨子的“尚贤”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 实意义。
小结:
墨子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 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 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 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 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 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减轻,减少
2.文言句式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 ③是其故何也?_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 ④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__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
鲁人害怕遵照执行,齐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 运地跟从君子,君上成了国君,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 奚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 国家,哪个国家就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 装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 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齐国大治。
王公得所恶,失所欲 现象
不尚贤 原因
尚贤 结论
富贵 俸禄 爵位
方法
意义
富贵者行义 亲者行义 近者行义 远者行义 萌人等行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则
尧举舜 禹举益 汤举伊尹 文王举闳夭、泰颠
不分贵贱——重能 无论好恶——尚贤
结论:尚贤,政之本也。
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 ,并建议“虽在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官无常贵,而民 无终贱” ,试谈谈墨子这一主张在我们当今有何 借鉴意义。
尚贤
墨 子
尚贤的具体内涵
• 反对任人唯亲。 • 不分贵贱、不论亲疏,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 让底层百姓有机会参政。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①读准字音、句读,能流畅朗读全文, ②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自学效果检测
大册P110“基础梳理”
抽查预习
1.一词多义
①肆虽 曾在 不农 如与 早工 索我 肆.于 之枯 人鱼之手肆.工业店作铺坊、市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延伸、扩张
课后作业
小册p161训练(二十四)
人才支撑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公平 遏制腐败
课外拓展: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 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避国难,他们逃出齐国分别到了鲁 国和莒国,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伺机而动的两公子俱连夜 回国。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公子小白, 管促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 程赶回齐国,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后为齐桓公发兵攻打鲁 国,鲁军大败,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公子纠 为齐君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老师管 仲是齐君的仇人,请把管仲送到齐国,剁成肉泥。
赏析文本
1.墨子为什么要提出“尚贤”的主张? 2.“尚贤”的方法是什么? 3. “尚贤”的意义和原则是什么?
《尚贤》写作思路:
一(1):反面论证“尚贤”的重要性。 二(2~3):正面论证“众贤”的方法。 三(4~5):举例阐述尚贤原则及社会意义。 四(6):结论:尚贤,政之本也。
9
《尚贤》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