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1.背景
(1)社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必 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 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个“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摄于1979年。从左至右:卢新华、刘心武、王亚
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评价贯 彻执行“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
“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的需要,为繁荣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需要而作出的、符合 科学与文化发展规律的伟大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 是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贡献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完善的,同时会遭受一些挫折。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两大阵营对立、东西方文化论争充满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国际 大背景下,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处于摸索 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挫折。在经历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 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 和之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对之给予的不断完善,事实证明“双百” 方针是正确的。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不仅对于当前, 而且对于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1.原因
文艺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首日封)
(1)当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2)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双百”方针
(3)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 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讲” “四美”
“三热爱”
2.表现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体的文学 (3)戏剧、电影的繁荣 (4)科学、文艺工作者的春天 (5)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 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3.内容
(1)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 发展 (2)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成就
科学技术领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 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文 学 领 域: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历史剧、话剧、小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 “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 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答案提示: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 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 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伤害 了知识分子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 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 说成政治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
二、遭遇曲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左” 倾错误 的影响 (2)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 “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 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 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 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表现:
①一些正确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批判
2.过程
”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 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 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 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 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1953年中央 决定要中宣部就中国历史问题、 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三个委员会 加以研究。7月26日中宣部提出三个委员会的名单,8月5日中央予以批准。当时, 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 “百家争鸣”。10月,在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会的会议上传达了这个精神。当时,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 个口号都只是分别向一个领域提出,而“百家争 鸣”的口号还没有公开宣传。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稍后于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有许多 著名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这个方针,从而第一次公开宣布了“双百” 方针。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1000多人作了题为《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并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每个人都 “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6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陆 定一的这个报告。这样,“双百方针”就像“和煦的春风”般吹遍中国大地。
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艾青 《蝉的歌》
昆曲 《李慧娘》
电影 《北国江南》 《早春二月》
②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受到伤害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3.结果:
①百花凋零; 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 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1.原因 2.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