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4、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划分标准教学难点: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盐城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多媒体打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大家所说的外地与盐城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地与盐城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
二、地理差异显著A、学生活动:看书2、3两页,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差异。
结合5.1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由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学生讨论交流,整理学习的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师总结B、学生活动:比较图5.3和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书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不同的景观,比较陈述,并且分析原因三、四大地理区域问题:(1)各小组根据课文和已学知识举例说说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
要求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
(2)以学校所在的城市为例,分别从地形、农业等方面让学生来划分该市的地理区域。
学生交流,师总结请看第四页图5。
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由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地理位置)(3)本图由哪几种地图综合而成?(地形图、一级行政区划图、河流与湖泊分布图)(4)这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涉及哪些方面?(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完成第四、五两页上的“活动”1、2、3题,了解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认识各区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请看第四页图5。
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1)界线A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季风)主要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是?它们与非季风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降水)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2)界线B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即气候)该界线与什么山脉、河流分布大体一致?(秦岭、淮河)南、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北方地区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南方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3)界线C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形和地势)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同一地区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而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似点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祖国进行区域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反馈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北京西北地区上海青藏地区4.填图(图见课本)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板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五、作业第五章单元检测及地理填充图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基础目标)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提升目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础目标)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基础目标)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
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属于区。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小结: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
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板书)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
【北方地区的农业】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承转)我们以华北平原的春旱为例进行一下分析。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其影响。
2、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华北平原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春旱?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堂检测详见导学案之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1.北方地区东临()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3.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4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5.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兴建水库 D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6 .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7.读图完成。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A ;B ;E ;地形区 C ,有“”之称;D ;L和F 又常被称“”,F地形其特点是;濒临海洋G ;H 。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粮食作物以、、为主,经济作物有、、。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