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经济文化交

中外经济文化交

中外经济文化交
————————————————————————————————作者:————————————————————————————————日期:
《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复习学案
【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
找出并记住下面基础知识
1、西汉的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2、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3、元代马可••波罗来华
4、明代郑和下西洋
【预习内容】
1、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意义
2、丝绸之路的路线、意义
3、唐朝的对外政策、鉴真东渡日本、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马可••波罗来华的时间、意义
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地位、作用
【温馨提示】
你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疑惑?你做好标记了吗?你与同学交流了吗?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告诉组长和老师!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通过努
《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目标会使你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知识目标】记住西汉的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元代的马可·波罗来华;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分析西汉、唐朝、元朝、明朝前期四个时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情感目标】明确一个国家要想崛起,必须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不能闭关锁国。

复习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等基本史实。

复习难点:理解对外开放,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二、预习交流(预习是学习的前奏)
组内相互交流检查预习学案,解决疑难问题。

三、复习过程(参与其中,学有所获)
复习问题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汉时,把和以西的地方,包括今(A、新疆;B、西藏)地区统称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标志是前60年在西域设置(A、西域都护;B、伊犁将军)。

4、丝绸之路开辟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时,其起点是中国的(A、咸阳;B、长安、C、东京;D、大都),终点是欧洲的(A、大秦;B、波斯、C、雅典;D、迦太基)。

在这条路上最活跃的是(A、阿拉伯人;B、犹太人;C、中国人;D、意大利人)。

他们把中国的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通过努
复习问题二: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对外关系活跃,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2、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日本派来华学习;东渡日
本,传播唐朝文化。

3、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4、(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在位时,高僧西行天竺(印度)取经,归国后写了《》一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复习问题三:马可••波罗来华和郑和下西洋
1、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最好的历史见证是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行纪》。

2、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壮举发生在朝前期的(A、明太祖;B、明成祖;)在位时,从年开始到1433年结束,前后历时28年,从出发,最远抵达东海岸和沿岸一带。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历史地位是什么?历史作用是什么?
复习问题四:
合作探究(一)西汉、唐朝、元朝、明朝前期四个时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半个世纪后,西方的航海家们才开始新航路的探索,无论是船队规模还是始航时间,都和郑和下西洋无法相提并论。

想一想,无论是郑和还是新航路探索的航海家们,他们之所以能够进行远洋航行,他们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其中指南针在我国何时就已经开始应用于航海了?他们的远洋活动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四、归纳总结(及时总结才会收获更多)
回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通过努
达标检测
(相信自己,你的细心和认真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等级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右图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

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起点应该是()
A.西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
C.西汉的成都D.西汉的河西走廊
2、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
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辟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清朝设伊犁将军
3、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郑和下西洋C.鉴真东渡日本D.马可·波罗来华4、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最大的是()A.毕升B.张骞C.蔡伦D.郑和
5、据报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座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鉴真B.玄奘C.空海D.圆仁
6、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
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
7、9年级(17)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8、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
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9、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B.英吉利海峡C.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沿岸10、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郑和远航还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各国,载回了东南亚地区的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皇室贵族享用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回答:
1.材料中的“郑和远航”指什么事件? 开始于哪一年?(4分)
2.材料说明了“郑和远航”有哪些影响?(2分)
3“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儿?(4分)
等级划分说明:A≥26分 B≥20分 C≤18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