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漏磁场二维ANSYS仿真过程

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漏磁场二维ANSYS仿真过程

A.2 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漏磁场二维ANSYS仿真A.2.1问题描述管径为377mm,管壁厚度为8mm,对于二维几何模型来讲,管道检测装置是一个完全轴对称的图形,只需要建立1/4实体模型。

模型包括管壁、磁化器、永磁体、钢刷和轭铁。

图A.1中A1表示内缺陷的实体,深50%,长2cm,处于两个磁极中间;A2、A4为永磁体,厚3cm,长8cm,矫顽力为896000Oe,相对磁导率为1.05;A3、A5为钢刷,厚5cm,长8cm,相对磁导率为186000;A7为轭铁,厚2cm,长36cm,相对磁导率为186000;A10为管壁,厚8mm,长46cm,采用X52号钢,它的磁特性如表4.2成非线性,B-H曲线如图4.2所示;A6、A8、A9为空气域,是由包围检测装置和管壁的空气域分割而成,管壁外取5 cm宽的空气域,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

图A.1实体模型以Y轴为对称轴(管壁轴向延伸方向),坐标原点取在管道中心,建立仿真模型。

A.2.2 ANSYS仿真GUI(图形用户界面)操作方法1. 创建物理环境(1)过滤图形界面GUI:Main Menu> Preferences,弹出图A.2界面对话框,选中“Magnetic-N odal”(磁场-节点分析),对后面的分析进行菜单及相应的图形界面过滤。

图A.2过滤图形界面(2)定义工作标题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MFL Analysis”,单击“OK”,如图A.3所示。

图A.3定义工作标题(3)指定工作名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MFL_2D”,单击“OK”,如图A.4所示。

图A.4指定工作名(4)指定工作目录Utility Menu>File>Change Directory,弹出“Change Working Directory”对话框,选择(建立)工作目录“E:\MFL_ANSYS”,单击“确定”,如图A.5所示。

图A.5指定工作目录(5)定义单元类型和选项GUI: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Element Types”单元类型对话框,如图A.6(a)所示。

单击“Add …”按钮,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如图A.7所示。

在该对话框左面滚动栏中选择“Magnetic Vector”,在框右面滚动栏中选择“Vect Quad 4nod13”,单击“OK”,定义了“PLANE13”单元,如图A.6(b)所示。

(a)(b)图A.6 单元类型对话框图A.7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在“Element Types”对话框中单击“Options”按钮(如图A.6(b)所示),弹出“PLANE13 element type options”单元类型选项对话框,如图 A.8所示。

在“Element behavior”后面的下拉式选择栏中选择“Axisymmetric”,将PLANE13单元属性修改为轴对称,单击“OK”退出此对话框,得到图A.6(b)所示的结果。

最后单击“Close”,关闭单元类型对话框。

图A.8单元类型选项对话框(6)定义材料属性GUI: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弹出“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对话框,如图A.9所示。

在右边的栏中连续双击“Electromagnetics>Relative Permeability>Constant”后,又弹出“Permeability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如图A.10所示,在该对话框中“MURX”后面的输入栏输入“1”,单击“OK”。

至此完成了相对磁导率为的1号材料的定义,用于空气域和缺陷。

单击“Material>New Model”弹出“Define Material ID”,在“Define Material ID”后面输入材料号为“2”,如图A.11,单击“OK”。

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中左边栏单击“Material Model Number 2”,在右边的栏中连续双击“Electromagnetics>Relative Permeability>Constant”后又弹出“Permeability for Material Number 2”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MURX”后面的输入栏输入“1.05”,单击“OK”;继续在右边的栏中连续双击“Electromagnetics>Coercive Force>Constant”后又弹出“Permeability for Material Number 2”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MGXX”后面的输入栏输入“896000”,如图A.12所示,单击“OK”。

至此完成了相对磁导率为的1.05,矫顽力为896000的2号材料定义,用于永磁体(N极)。

图A.9 定义材料属性对话框图A.10 定义相对磁导率 A.11 定义新材料图A.12 定义矫顽力单击“Edit>Copy”弹出“Copy Material Model”,如图A.13所示,单击“OK”,在“from Material number”栏后面下拉式选择栏中选择材料号为“2”;在“to Material number” 栏后面的输入栏中输入材料号为“3”。

,单击“OK”,把2号材料的属性复制给3号材料。

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中左边栏依次双击“Material Model Number 3”和“Coercive Force(const)”,在弹出的“Coercive Force for Material Number 3”对话框中“MGXX”后面的输入栏输入“-896000”,单击“OK”。

至此完成了相对磁导率为的 1.05,矫顽力为-896000的3号材料定义,用于永磁体(S极)。

图A.13 复制材料属性单击“Edit>Copy”,在“from Material number”栏后面下拉式选择栏中选择材料号为“1”;在“to Material number” 栏后面的输入栏中输入材料号为“4”。

,单击“OK”,把1号材料的属性复制给4号材料。

在“Define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中左边栏依次双击“Material Model Number 4”和“Permeability(constant)”,在弹出的“Permeability for Material Number 4”对话框中“MURX”后面的输入栏输入“186000”,单击“OK”。

至此完成了相对磁导率为186000的4号材料定义,用于轭铁。

单击“Material>New Model”弹出“Define Material ID”对话框,在“Define Material ID”后面输入材料号为“5”,单击“OK”。

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中左边栏单击“Material Model Number 5”,在右边的栏中连续双击“Electromagnetics>BH Curve”后,弹出“BH Curve for Material Number 5”定义材料B-H 曲线对话框,如图A.14所示。

在H和B里依次输入相应的值,每输入完一组B-H值,点击右下角的“Add Point”按钮,然后继续输入,直到输入完足够的点为止。

最后获得如图A.14所示的15个点。

输入完材料B-H值后,可以用图形方式查看B-H曲线。

单击图A.14中的“Graph”,选择“BH”,便可显示B-H曲线,如图A.15所示。

图A.14 输入材料B-H曲线图A.15材料5的B-H曲线5种材料属性输入完成后,得到的结果如图A.16所示,最后单击“Material>Exit”结束。

图A.16 材料属性定义结果查看材料列表:Utility Menu>List>Properties>All Materials,弹出“MPLIST Command”信息窗口,如图A.17所示。

信息窗口列出了所有定义的材料及其属性,确认无误后,单击信息窗口“File> Close”关闭窗口。

图A.17 材料列表信息窗口2. 建立模型,赋予特性,划分网格(1)定义分析参数Utility Menu>Parameters>Scalar Parameters,弹出“Scalar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 A.18所示。

在“Selection”输入行中输入“DEPTH=50”(缺陷深度50%),单击“Accept”。

然后依次在“Selection”输入行中分别输入“LENGTH=0.02”(缺陷长度2cm)和“T=0.008”(管壁厚度8mm),并单击“Accept”按钮确认,最后输入完成后,单击“Close”,关闭“Scalar Parameters”对话框,其输入参数的结果如图A.18所示。

(2)打开面积区域编号显示Utility Menu>PlotCtrls>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notrols”对话框,如图A.19所示。

选中“Area Numbers”选项,后面的文字由“off”变为“on”,单击“OK”关闭窗口。

图A.18 输入参数对话框图A.19显示面积区域编号对话框(3)建立平面(2D)几何模型①建立矩形区域GUI: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 Dimensions,弹出“Create Rectangle By Dimension”对话框,如图A.20所示。

在“X-coordinates”后面的输入栏中分别输入“0.085”和“0.105”,在“Y-coordinates”后面的输入栏中分别输入“0.05”和“0.41”,单击“Apply”。

图A.20 生成矩形对话框在“X-coordinates”后面的输入栏中分别输入“0.105”和“0.135”,在“Y-coordinates”后面的输入栏中分别输入“0.05”和“0.13”,单击“Appl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