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变的“五律解析”

第二章 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变的“五律解析”


四、气候气象不断地塑造着海岸的微地貌
1、气候气象作用:不同的气候环境以各异的温 度、风、降水、冰冻等参与海岸过程。 2、全球变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会改变海岸带侵蚀基面,盐水入 侵增强,城市排洪排污受阻,并影响沿海地区红 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正常生长,改变滨海湿 地的生境;海平面上升还导致热带气旋频率和强 度的增加,风暴潮灾害加剧。
马尔代夫总统开首个“水下会议”
五、自然灾害往Βιβλιοθήκη 使海岸带发生急剧变化 海岸带是全球火山、地震、风暴潮、洪水、海冰、 海啸等灾变事件的多发和群发地带。就机理而言, 这些突变是自然作用通过规律性的演变和发展, 在外部环境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下出现的某种 自然过程演变的结果,是地球系统维持能量平衡 的必然方式之一。这些突变过程几百万年来就一 直存在并重复着,逐渐地改变着海岸带的景观, 它在对资源环境系统造成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灾难 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建设性的服务功能。
二、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使海岸 带资源环境面临多种威胁
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环境的 保护总是处于分离、脱节的状态 。 海洋资源的“谁开发,谁受益”的激励机 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洋经济的 发展,但致使人们单纯追求海洋产值及其 增长速度,致使海洋经济发展走入歧途, 导致海洋资源的无度毁损,海洋生态的破 坏和海洋环境恶化,动摇和削弱了海洋经 济发展的基础。
3、海流作用:可分为潮流(由潮汐运动产生的 潮流)和非潮流(主要为风吹流或称漂流及热盐 环流或称密度流)。 潮流以湾口或海峡为最强;辽阔的沿岸近海 区一般潮流流速也比较大,因为这里是全球潮能 消散的主要地带。 当潮流的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将对所 经过的海底产生冲刷作用;当含沙量超过挟沙能 力时,部分泥沙便在所经过的海底发生堆积。由 于地球偏转力(又称科氏力,Coriolis force) 的影响,广海中潮流对科氏力顺转而产生旋转流; 特别地,对海岸带河口段还会引起涨潮流与落潮 流分歧,导致河口展宽与发育心滩、心洲和分汊 河槽。
第二章 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变的 “五律解析”
主讲:黄锦勇
第一节 自然解析
一、构造运动奠定了海岸带的基本轮廓 大洋中脊乃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涌的地幔 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已形成的洋底逐渐 向两侧对称扩张,在不同的海区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 随着新洋底的不断生成和向两侧扩展,两侧大陆逐 渐远离漂开;
疏浚:
定义: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 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 疏浚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开挖港池、进港航道 等、吹填造陆以兴建码头、港区和临港工业区、 沿海城市用地和娱乐休闲用地、岸滩养护、水 利防洪和库区清淤、江河湖海等水环境的改善 和生态恢复以及各类水下管线沟的施工和填埋 等。
2、渔业养殖:
以鱼、虾、蟹的代谢产物(包括氨氮、尿素、
磷酸盐和粪便)和残饵(未摄食完的饵料和饵料
投入水中后溶解在水中的营养成分)对环境的污
染最为严重,该污染属于有机污染,能引起水域
溶解氧含量下降,COD物质、氨氮、硫化物以及 氮、磷等含量的提高。 高密度的水产养殖,还会影响海域生态平衡。
养殖业海水污染分析
3)填海造地,除改变岸线形态和海流运动的水 文边界条件而打破原有的泥沙运移平衡外,更重 要的是直接占用滨海湿地,使许多重要的经济鱼、 虾、蟹、贝类、水禽鸟类等生息、繁衍场所消失, 生物多样性下降。
4)海上疏浚和疏浚物倾抛, 将引起海底地形、沉 积物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特 别是对疏浚地底栖生物的破坏和倾抛区底栖生物 的掩埋;还有倾抛区的污染物扩散、海水混浊度 增加、海水质量下降以及邻近地区沉积速率的增 加的暂时性影响。
二、水动力作用不断地改变着海岸的形态
1、潮汐作用:
天体运动产生的引潮力使海面产生周期性升降运动。在有潮海 区或潮差大的强潮海区,由于潮位的变化幅度,会拓宽波浪对 海岸的冲蚀范围。即使在无浪的情况下,与潮位相伴而产生的 潮流也会对岸滩边缘产生冲蚀作用。
2、波浪作用: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 活跃的动力因素,海岸在波浪作用下不断 地被侵蚀。 波浪冲击海岸时,由于海岸岩层抗蚀 力的差异,海岸的后退通常是不均匀的, 抗蚀强的岩石以岬角、海蚀柱和沿岸岛屿 的形式残留下来;而较弱的岩层则被切割 后退形成岬角之间的海湾,结果出现岬角 与海湾交替的海岸轮廓。被海浪侵蚀的碎 屑物质则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 地段堆积,塑造出多种堆积海滩,包括砂 砾滩和淤泥滩。
另一种是洋底扩展已移动到大洋边缘的海沟处, 向下俯冲潜没,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洋底并不 推动相邻大陆向两侧漂开,相反大陆被顶托于洋 底的俯冲带上。由于构造运动速度在各个区域的 不均匀,造成大陆边缘区域的隆起和沉降,从而 在海平面边缘形成曲折的海岸形态。
海岸带区域地块的水平运动和铅垂运动构成了海 岸带资源环境演变的地质背景。地块拉开沉降区, 形成广袤平原,且海岸线比较平直,滩涂宽阔, 几乎没有海湾发育;地块挤压隆起区,由于断裂 交错分布,形成丘陵隆起与盆地坳陷。海水侵入 后,海湾发育,海岸线曲折。
近岸海砂的开采,使海岸的水下天然“防 波堤”被破坏,波浪、潮流直接地作用于 海岸,易引起海岸蚀退、海水入侵等地质 灾害;或者破坏滨海沙滩旅游资源,使平 坦宽阔的沙滩下蚀、缩窄。 河口区采砂还会影响河床稳定,危及堤防 的稳固以及海水上溯,导致土地盐碱化, 影响淡水资源。
大批海砂遭盗采 生态环境被破坏危及海堤: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 烧香河北闸附近的海岸边,大批的海砂被偷挖盗采。细腻、金黄的海 砂遭受掠夺性开采令人触目惊心。
海岸侵蚀,树木倒下。
在孟加拉国生态脆弱 的申达本河三角洲地 区的Sagar岛,一当 地妇女正在种植红树 苗。成千上万的当地 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红树林能保护海岸不 受侵蚀。
第二节 技术解析
一、渔业生产技术提高导致了渔业资 源的锐减和局部海域的污染
1、渔业捕捞:
渔业捕捞,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多,捕捞作业 方式越来越多,已经导致捕捞过度的后果。不合 理的捕捞方式,特别是拉网式的捕捞作业方式, 渔网深入海底,将小鱼一同捕捞,直接对渔业资 源枯竭带来威胁;此外,作为食物以及作为渔场 大鱼饵料的鱼苗捕捞,同样带来渔业资源减少的 危害。
第三节 经济解析
一、多元化的海岸带经济活动影响着 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变的特征
海岸带资源环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多功 能性,其开发利用具有多宜性、关联性的特点, 由此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 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型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旅游业等, 正在迅速崛起,逐步上升为海洋支柱产业。海水 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海洋能利用和海洋药物等 可望在2l世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南江坪海湾靠的是潮涨潮落、自然条件维持海水交换和 南 生态平衡,被围垦后仅仅依靠闸门进、排水,势必造成 江 垦区内一潭死水,将有6000多亩滩涂因供水不足而成为 坪 盐碱地, 海 湾 垦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红树林100多亩,有自然繁殖生 进 长的中国鲎(为福建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海 行 湾还有其它几十种海产品,滩涂围垦就结束了海湾的天 围 然功能,失去了污染源缓冲净化作用,而且对周边海区 垦 形成新的污染,垦区内的动植物均面临灭顶之灾。 的 生 南江坪海湾还有4个乡镇、8大水系排洪出口,被围之后, 洪水不能及时排出,将给周边6万多亩土地及村庄造成灾 态 害威胁。 影 响 围垦工程所需数百万方土石全部就地挖山填海,造成大 量水土流失,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港口的开发建设改变了海岸海底形态, 航运船舶给海上带来了新污染源
1、人工港口往往需要进行港池航道疏浚和填海
造地建设码头后方堆场,还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加 固以防止塌陷、滑坡等工程事故。这些改造即改
变了海岸形态、海岸类型和海底状况,改变了自
然状态下的潮流场和冲淤动态。
2、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过程中还会对海洋
盗采痕迹
贝壳沙
盗采痕迹
盗采现场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烧香河北闸附近的
的海岸边海砂十分丰富,成为当地海岸边
的一道风景。但是由于经常有人盗采,致
使海砂大量流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据了解,从海堤向东南的一些地方,也经
常出现盗采海砂现象。如果在海堤附近过
度盗采海砂,有可能导致海堤崩塌、下陷、
根基不稳等危险迹象,给海堤造成险情。
中国海监机构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加强了对海水养殖、港口码头、滨海旅游、海砂开采、 海底工程用海及各类围填海用海项目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了违法用海行为。
六、临海工业的兴起不仅占用滨海湿地, 还引入多种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
临海重化工业 ,产生的污染叠加效应依然 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临海电厂,大量冷却水的抽取和大量热废 水的排放,不仅造成热污染,使水体的物 理、 化学、生物过程及生态环境发生明显 的变化,而且其化学添加剂(氯化物)也 对水域的一定范围带来污染。 临海核电站将放射性废物排入海中。
4、河流作用:来自陆地的作用。
河流携带大量的水沙入海,河口盐水楔、泥
沙运移、沉积物、生态系统等能量和物质交换的
作用过程在控制邻近海岸的资源环境特征上起着
重要的作用;流域系统的水文循环过程变化将影
响入海通量及其在不同年份和季度的变化,使得 河河口区底床形态、泥沙堆积类型发生变化。
三、生物的生态过程也参与海岸的营造
二、海岸、海底工程以及围海造地的 实施打破了海滩的冲淤平衡
1)在沿海兴建码头、突堤、丁坝等水工构筑
物或浚深航道时,因打破了原有的沿岸输沙 平衡或泥沙运动规律,岸线必然相应改变其 轮廓以求达到新的平衡。
2)海湾围垦,往往破坏海岸湿地,影响海岸 带对陆源污染的过滤和自净能力。
台山镇海湾:一条宽阔的珠江出海河道,仅仅数年的功夫,因发 展海水养殖业,河道被围垦了一半,大片的红树林被砍掉,近万 亩红树林面临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