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从 一 个 细 胞 发 育 成 一 个 植 株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证明是通过1958年 Steward等胡萝卜根段细胞体胚发生试 验及1964年Guha等进行的曼陀罗花药 培养。
细胞全能性的相对性:
细胞全能性并不意味着任何细胞均可以 直接产生植物;
动植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 差异.
第一类是始终保持分裂能力,如茎尖、根尖及形 成层细胞;
(3)分化与极性(Polarity)关系密切。
(4) 细胞分裂对细胞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定环境 条件下进行的细胞分裂可以导致特定的细胞分化, 由不等分裂形成的分化细胞说明了细胞质在细胞分 化中的作用。
(5)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明显调节作用。如生长素与 分裂素比值,高,促进生根;低,促进长芽。
(6)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对细胞分化影响比较大。 如核内多倍体的形成。
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 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活化或阻遏的结 果。
细胞分化是组织分化和器官分化的基础,是离体培养再分 化和植株再生得以实现的基础。
(1) 细胞分化分为形态结构分化和生理生化分化两类, 生理生化分化在形态结构分化之前。
(2)植物中细胞发育的途径一旦被“决定” (determination),通常不易改变。而离体培养可以 通过脱分化而丧失这种“决定”。
(7)生理隔离现象
植物的离体器官发生是指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
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茎等器官的 过程。不定根、不定芽是指在一些非正常发生部位 形成的根或芽,离体培养中通常是指从愈伤组织上 发生的根或芽。
一、脱分化
1、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也称去分化, 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 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 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不分 化细胞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
(Haberlandt, 1902)。
细胞全能性概述
细胞脱分化
细胞再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
定义:1902年由Haberlandt提出,即植物体细胞在 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植 株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每一个植物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 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细胞,形成不 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具有再生能力 的愈伤组织或 悬浮培养细胞
变异 植物干细胞
拟南芥顶端分生 组织中的干细胞
拟南芥根尖分生 组织中的干细胞
植物干细胞
自我 更新
再生 能力
遗传 稳定
干细胞能够很好的展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因此植 物干细胞的选择和诱导是植物离体培养再生技术体系的 关键环节。
二、植物细胞分化
1、定义:
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植物体各个部分出现异 质性的现象,体现在细胞分化、组织分化、器官分化三个 水平上。
如叶柄基部的薄壁细胞成为离层细胞;伤害导致局 部细胞形成愈伤组织。
2、脱分化的机理
脱分化诱导期间会导致细胞膜透性改变, 细胞核增大,内质网范围扩大,多核糖体形成, 过氧化物酶增加,蛋白质和酚类物质合成活跃 等。但目前对于脱分化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3、影响脱分化的主要因素
(1)损伤。切割损伤的刺激,促使细胞增殖。 (2)在诱导愈伤组织时常加入生长素类,但同时配合细
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厚角组织>辅导组织> 厚壁组织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 心理论。离体细胞具有生命的特征属性,在全 能性的基础上,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离体细胞经历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和再 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可形成再生植 物。
细胞水平的再分化:愈伤组织生长、不 断分裂,分化出不同的细胞类群。主要 有薄壁细胞、分生细胞、色素细胞、石 细胞、纤维细胞等。
组织水平的再分化:在高水平生长素条件 下,最常见的是微管束(Vascular tissue) 的分化。松散的愈伤组织内含大量拟分生 组织或瘤状结构;致密的愈伤组织内组织 分化很少,大多由高度液泡化的细胞组成。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 的基本原理
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 离体条件下器官发生 体细胞胚胎发生
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
基本概念: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 脱分化、再分化
植物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有哪些途径? 愈伤组织是如何形成与生长的?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哪些途径? 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类是永久失去分裂能力的终端分化细胞, 如筛管、导管、气孔保卫细胞等特化细胞;
第三类是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裂,但在受到外界 刺激后可重新启动分裂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及 各种薄壁细胞。
根据细胞类型不同从强到弱:
营养生长中心>形成层>薄壁细胞>厚壁细胞 (木质化细胞)>特化细胞(筛管、导管细胞)
根据细胞所处的组织不同从强到弱:
细胞全能性
脱分化
细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脱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 再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最终体现。
植物干细胞:存在于植物顶端分生组织(茎尖和根尖 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团,也存在于形成层等各种次生分 生组织中;植物离体胚性细胞定义为植物全能性干细胞。
胞分裂素的效果可能更好。 (3)弱光或黑暗条件有利于脱分化中的细胞分裂。 (4)细胞位置。外植体本身的各类细胞可能对培养条件
的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性。 (5)外植体的生理状态。不同生理年龄和不同季节都会
有不同的培养反应。 (6)植物种类的差异。 一般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
及裸子植物容易。
二、再分化
细胞水平的再分化 组织水平的再分化 器官水平的再分化(器官发生) 植株水平的分化(植株再生)
器官水平的再分化:由分化出的不同组织形成 各种器官,如芽、茎、叶、根等。 根据起源不同,分为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