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论语-十二则
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论语-十二则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2020(1)30岁前,位卑而能“鄙 事”,有志于学。
• (2)30—50岁,欲仕不能。
• (3)50—55岁,在鲁从政。
• (4)55—68岁,周游列国, 历尽艰辛。
• (5)65—73岁,安居鲁国, 办教育,理六经。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
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2020/6/26
——有教无类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 上也。(《雍也》) ——因材施教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应重视品德修养
2020/6/26
第三章 分析文义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 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 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 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 逾越法度规矩。
•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 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 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
2020/6/26
第二章 分析文义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 家谋虑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否做 到诚实可信了呢?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呢?”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 课程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 的仕、君子
孔子的学说和思想 至善至美,古今最 高;孔子的道德如 同天地一样伟大。 孔子删定了六经, 为天下万世提供了 研之不尽的绝代经 典。
2020/6/26
孔子
6、相关图片
孔子杏坛讲学
孔 子 杏 坛 讲 学
孔府
2020/6/26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2020/6/26
孔林
孔子墓地
孔子学院——影响深远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为己之学
2020/6/26
6、后人给孔子的评价: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 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2020/6/26
3、名字的由来
孔子,是他的父亲叔梁乞72岁时 和他的第三个妾颜征在生的儿子。 因出生之前曾在尼山求子,故起 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 (古时伯、仲、叔、季是兄弟排 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 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不 分伯仲)
《论语》十二章
2020/6/26
文:文化知识 行:道德品行 忠:忠诚老实 信:诚实信用
2020/6/26
1、孔子长啥样
身长九尺六寸 (约191.136厘 米),被称为 “长人”
2020/6/26
2、孔子自我介绍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即
72岁),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 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020/6/26
第四章 分析文义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 获得新的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 了。
• 本章谈学习方法
2020/6/26
第五章
转折
迷惑 转折
有害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 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 就会有危害。”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 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 2020/6/26
5、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曰:“非 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
2020/6/26
2020/6/26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 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
2020/6/26
四、翻译并积累重要文言字词
1、听范读 2、齐读
2020/6/26
注意下列读音
1、论( lún )语
2、不亦说(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 xǐng)吾身
5、传( chuán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wăng )
7、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8、曾(zēng )子 9、吾( wú )
10、逾( yú )
11、箪( dān )
12、肱( gōng) 13、笃( dǔ )
2020/6/26
疏通文意
2020/6/26
第一章 分析文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