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知识讲解
动物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知识讲解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一)神经递质
1. 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 (3)肽素 2. 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3)氨基酸类 (4)肽类
肾上腺突触的递质化学
MAO,单胺氧化酶;NE,去甲肾上腺素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受体
受体(receptor):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 激素、递质或调质等代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 发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质分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三、神经活动的类型
神经型(nervous type)
(一)动物的基本神经型
1. 兴奋型 2. 活泼型 3. 安静型 4. 抑制型
(二)神经型的实践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四、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 (二)睡眠
1.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2. 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PS)
(emergency) 5.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效应比较局限,其主要作用在于保
护机体、促进消化,积累能量,加强排泄、保证种族 繁演(即性活动加强)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 (二)条件反射的消退 (三)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图)
2.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ihibition)(图)
五、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刺激能量首先转化为感受 器电位,进而转变成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这种作 用称为换能作用。
(一)浅感觉传导路径 (二)深感觉传导路径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除嗅觉外,躯体各种特异性感 觉传来的神经冲动,再通过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 域,其主要机能是引起特定感觉,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图) (二)运动传导通路(图)
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 system)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的功能(图)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图)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器官
循环系统
呼吸器官 消化器官
泌尿生殖器官
眼
皮肤 代谢
交感神经
心跳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 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 收缩,脾包囊收缩,肌肉血管可以收缩 (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 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毒簟碱型受体(M型) 烟碱型受体(N型)
所有的副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 存在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 部位 的汗腺、交感舒血管纤 维支配的骨骼肌血管
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 后膜内脏神经节(交感, 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 后膜
心搏抑制、支气管胃肠 平滑肌和瞳孔括约肌收 作用 缩,消化腺分泌、汗腺 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
1. 突触的分类 (1)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类
轴—树突触(图) 轴—体突触(图) 轴—轴突触(图)
(2)根据突触性质分类
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 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
2. 突触的结构
化学性突触(图1、2) 电突触(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一)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
植物性神经
周围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植物性感觉神经
按有关功能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支配骨骼肌) 交感神经
植物性运动神经 (支配内脏器官、 副交感神经
心血管和腺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胶质(neuroglia)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骨骼肌受到外力牵 张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 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分两种类型:一为肌紧 张,另一为腱反射。
肌紧张(muscular tension):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 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其它
GH分泌↑
神经元运动↑
机理
主要占中缝核上部 中缝核下部5-HT~ 5-HT递质系统有关 蓝斑下部NA~有关
生理意义 促进体力恢复,促进 促进精力恢复,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
生长
系而促进记忆活动,促进幼儿NS发育与
成熟
放映结束!! 谢 谢!!
上一页 结束放映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的比较
突触后抑制
结构类型 轴-体式 轴-树式
中间神经元 抑制性
释放递质 抑制性
作用部位 突触后膜
抑制机理 超极化
生理意义 调节传出神经元
使活动更协调、更精 确
举例
交互抑制
突触前抑制 轴-轴式 兴奋性 兴奋性 突触前膜 去极化 感觉的中枢定位 及时中止更精确
针刺麻醉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表)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一、自主神经的功能
(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1.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具有相互拮抗和互相协调的性质 2.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外周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密
切关系。 3. 能持续地发放神经冲动,对效应器具有紧张性作用。 4. 交感神经系统的效应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在于应急
环式(图1、2)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四、中枢抑制
(一)突触前抑制(去极化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图1、2)
(二)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1.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bibition)
返回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元的功能、突触传递和反射活动规律 等基础内容。
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了解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高级神经 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复习:
脑(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中枢部分
神经系统 周围部分
脊髓
脑神经 躯体神经 按解剖部位 脊神经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腺分泌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 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约肌舒张, 促进胆囊收缩 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
使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使 睫状体环形肌收缩,睫状体环缩小; 促进泪腺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下一张
下一张
下一张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非特异投射系统(u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 各种特异感觉传导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 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到达丘脑第 三类核团,最后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 一投射系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其特点是不能引起特定 的感觉,但可以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图)
3. 突触传递(图) 兴奋பைடு நூலகம்突触传递机理 抑制性突触传递机理
4.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作用 (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由神经元合成,神经 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 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 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
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使逼尿肌舒张和 括约肌收缩,使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 宫舒张
使虹膜辐射状肌收缩,瞳孔扩大;使睫 状体辐射状肌收缩,睫状体环增大;使 上眼睑平滑肌收缩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促进糖原分解和肾上腺髓质分泌
副交感神经
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血 管(如软脑膜动脉与分布于外生殖 器的血管等)舒张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二、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
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动物在一 系列有规律的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作用下, 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神经系统能够相当巩固地建 立起一整套与刺激相适应的功能,并表现出一整套 有规律的条件反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整 套条件反射,称为动力定型。
确
交互抑制
针刺麻醉
返回
返回
诱因
腱反射 快速短暂牵拉肌腱
肌紧张
缓慢持久牵拉 (重力作用)
感受器 全部肌梭同时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