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型肝炎指南解读课件

丙型肝炎指南解读课件

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 般不传播HCV。

小结: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高危因素
• 92年以前输血史 • 92年前进行器官移植 • 长期透析 • 配偶患有丙肝/在监狱、看守所24小时以上 • 医院工作人员有被针刺伤 • 娱乐性药物注射即使仅有一次 • 纹身,穿耳
丙型肝炎自然史
• 暴露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急 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 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11999922年调查::我我国国一一般般人人群 群抗抗-H-CHCVV流流行行率率为为33.2.%2% ((440000万万))
美国1.6% 410万
南美 1200~1500万
抗-HCV阳性者中估计70%~80% HCV RNA阳性
西欧 1.0% 500万
非洲 5.3% 3000~4000万
东欧 1.0% 1000万
丙肝病毒防治指南解读
传染病究竟离我们多远
一、丙型肝炎的病原学
(一)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巴顿将军
传染性黄疸(后称甲型肝炎) 血清性黄疸(后称乙型肝炎)
麦凯阿伦医生
布鲁伯格和阿尔特 联合发现“澳抗”
• 1989年美国科学家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证实 80%至9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HCV造成。
中东 4.6% 2130万
我我国国220066年年调调查查::一一般般人人 群群抗抗-H-HCCV流行率为00..43%%
(560万))
东南亚 2.2% 3000~3500万
日本3.2% 200万?
西太地区3.9% 6220万
不包括在WHO区域内
澳洲3.9% 20万
部分农村区域丙肝流行率高
河北青龙县流行率高, 40%
• 2、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少数患者 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症状。
• 3、实验室检查:肝功异常,抗HCV和HCV RNA阳性。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 1、诊断依据:HCV 感染 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 不明、无肝炎史,但肝 脏组织病理学符合慢性 肝炎、或者根据症状、 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综合 分析,可诊断。
• 1990年开始,输血检查HCV,输血引起的肝炎下降到 十万分之一。
(二)HCV特点
• HCV属于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单股正链RNA, 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阿 拉伯数字代表基因型,小写英文 字母代表亚型。
• 基因1型全球分布,占所有感染 者70%以上。
• 中国大陆HCV基因型以1b和2型 为主。
(三)HCV基因组结构特点
(四)HCV灭活方法
•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00度5分钟或60度10小时、高压 蒸汽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
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全球性流行,全球感染率约3%, 约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 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全球丙肝流行情况
全球 1.7亿丙肝病毒感染者
• 4、肝硬化与HCC:最严重结果是肝硬化和HCC。
• 5、混合感染:我国HCV和HBV或HIV混合感染多见。
?
贵州平塘县流行 率高
吉林扶余县流行率 高
辽宁建平县流行 率高
河北宽城 流行率高40%
河北围场县流行率 高
江苏丹阳县流行率高
河南永城县 流行率高
安徽涡阳县 流行率高
福建莆田市流行率 高 40%
丙肝爆发性流行事件:2000-2010
白银,血透,14人感 染
乌拉特前旗,血透,10 人感染
太原,血透,20人感 染
• 2、病变程度判定: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 HCV重叠HBV、HI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 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可能为机体异常免疫反
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扁平苔 癣、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 瘤等。
内蒙古
黑龙江
海林市,医疗器械重复使用, 56人感染
甘肃
山西 安徽
徐州,透,10人感 染
江苏
霍山县,血透,19人感染
寿县,血透,9人感染 安庆,血透,15人感染 六安,血透,7人感染
大理,血透,59人感 染
云南
(三)丙型肝炎传播途径
• 1、经血液传播:(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2)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注射毒品者感染率达 48%~90%)
• 2、性传播:感染HIV者,危险性更高,达32%~85%。
•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危 险性是2%,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危险性高达 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为20%。
• 4、途径不明
•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 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
(三)经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的预防
• 推行安全注射。 • 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严格消毒。 •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应戴手套。 • 对静脉药瘾者进行教育。 • 不共用牙具、剃须刀。 • 理发、纹身、穿刺等用具严格消毒。
(四)性传播途径预防
• 对有性乱史者定期检查。 • 正确使用安全套。 • 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五)母婴传播的预防
• 对于HCV RNA阳性的孕妇,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 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 母血的机会。
五、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 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 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 周(平均7周)。
• HCV相关的HCC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为1~3%,主要见 于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后,HCC年发生率为1~ 7%。
四、HCV传播的预防
(一)丙型肝炎疫苗预防
•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
(二)严格筛选献血员
•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无偿献血,检 测血清抗HCV、ALT,注意窗口期。
• 慢性感染:感染时间超6个月。
• 慢性化率为50~85%。
• 感染后20年,儿童和年轻女性肝硬化率为2~4%;中 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一般人群为10~15%。
• 感染HCV时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合并HIV感染者、 合并HBV感染、嗜酒(50g/d以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高铁载量、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所致有毒物质 可促进疾病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