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础学科古希腊哲学家通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三门主要学科并非壁垒分明,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他们互相覆盖到彼此的领域,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形而上学主张不可能忽略知识论的理论基础。
同样的的知识理论就是在架构主体与形而上学事实之间的关系。
而道德的实践往往与道德真理的存在与否和我们怎么去了解它息息相关。
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都有良好的说服力。
多数的哲学家不是只有专精一个领域,或是是他在形而上学领域的主张很具说服力,知识论上却无法说服我们。
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
只有这样的哲学家才能名留青史,她们的理论通常非常具有说服力并且横扫历史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
[编辑本段]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
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
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
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现代西方哲学中有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有关科学的理论。
这种理论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但这也只是解释了科学,并不是可以指导科学。
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
有人认为,离开哲学,各门学科也可以发展得很好,或者会更好。
哲学并不关注各门学科中实例、概念或定理的具体内容,它所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或是其中被人们惯常使用因而视作理所当然的概念、准则、定律等。
这包括:促使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哪些范围上有效?它们的威权是由什么来得到保证?它们是否已经是这门具体学科中所要求的足够的基本前提?它们对人有什么意义?等等。
以及将这些疑问运用于哲学自身。
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因此:物理学研究物体现象、结构和运作规律,寻求一种解释现象的客观最优方法;而形而上学要求对规律的有效性以及最优方法何以成立作出说明。
知识多被视为经验以及方法的整合;而知识论关注的是知识自身是否可以获得、是否可以划界以及是否具有意义。
数学利用逻辑形式来研究数量、结构以及模型;而逻辑学则关注那保证推理有效的威权是什么、逻辑推理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社会学试图以某种普适定律来概括并预测人类群体或其中个体的行动;而伦理学则更加关心这些行为的自由度与道德责任的相关性、其内在动机、意义所在以及如何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一个最优的趋势发展。
政治学关注权力的转移;而政治哲学对权力何以能够出现并成立更加关心。
艺术向人们展现美的魅力,却不曾说明这魅力的由来;而美学则追问美的本质和意义。
[编辑本段]哲学的价值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
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哲学还是对人的自我一种定位的工具。
哲学不等于面包,但是哲学相当于吃面包时涂的蜂蜜。
哲学的任务是更好的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编辑本段]哲学的分支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哲学分支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 哲学史o 东方哲学史+ 印度哲学+ 中国哲学史+ 伊斯兰哲学o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俄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o 辩证唯物主义o 历史唯物主义o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科学哲学* 现代哲学o 生存哲学o 分析哲学o 人文哲学o 解释学o 符号学o 实用主义哲学* 伦理学o 医学伦理学o 教育伦理学o 政治伦理学o 家庭伦理学o 生命伦理学o 生态伦理学* 美学o 美学史o 艺术美学o 技术美学* 形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死亡哲学* 人生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比较哲学* 当代法国哲学* 哲学哲学与哲学相关学科* 相对论* 量子力学* 混沌学* 弦理论* 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 心理学* 信息论* 语义学* 科学社会学* 逻辑学* 科学学* 控制论* 机械论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数学哲学* 宗教哲学* 政治哲学* 法律哲学* 物理哲学* 天文哲学* 化学哲学* 语言分析哲学* 佛教哲学* 教父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o 日常语言哲学* 自然哲学* 经济哲学* 同一哲学* 思辨哲学*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历史哲学* 易学* 经学* 玄学* 灵源泛哲学体系* 诸子哲学哲学命题* 自由意志* 决定论* 因果律* 随机性* 白马非马* 百姓日用即道* 悖论* 变化日新* 辩者二十一事* 仁为万物之源* 体用一源*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自然* 万物皆备于我* 物极必反* 心统性情* 心无本体* 新故相除* 形质神用* 性即理* 性日生日成* 一分为二* 一物两体* EPR悖论* 坚白相盈矛盾论哲学著作周文王《周易》老子《道德经》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罗素《幸福之路》卢梭《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辩证法》《小逻辑》柏拉图《理想国》张荣寰《人的原理及其应用》《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存在与时间》、《正义论》还有最新出版的《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伯特兰•罗素《论几何学的基础》《莱布尼茨的哲学》《数学原则》《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哲学问题》《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逻辑原子主义哲学》《数理哲学导论》《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西方哲学史》《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我的哲学发展》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马赫:《感觉分析(反形而上学)》主要的哲学家1、西方(1)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创始人)泰利斯(水本原说创始人)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创始人)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留基波(原子论创始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2)基督教哲学查士丁奥古斯丁拉克坦修托马斯•阿奎那罗色林安瑟尔谟罗吉尔•培根(3)文艺复兴后叔本华弗朗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卢梭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尼采2.东方孔子,孟子,曾子,杨朱,老子,庄子,韩非子,商鞅,惠施,墨子,荀子主要派系:儒家(孔子,孟子,曾子),道家(杨朱,老子,庄子),法家(商鞅,韩非子),名家(惠施等人),墨家(墨子)其余派系: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编辑本段]名人见解胡适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2—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哲学是对世界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爱因斯坦关于哲学的定义: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冯友兰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虑与惊讶。
譬如屈原之《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整整一部长诗,一百五十八问,皆是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对远古神话的传说的惊讶与疑虑。
哲人正是由此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思索与探求。
并且,惊讶与疑虑将始终伴随着哲人的沉思。
毛泽东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
为什么关于思想的问题是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关于任何事物的思想,首先它是一种思想,它都与关于思想的思想密切相关。
关于思想的思想,是全部思想的关键。
[编辑本段]主要的哲学家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发扬者)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儒家学派发扬者)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创始人)泰利斯(水本原说创始人)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创始人)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创始人)苏格拉底(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基督教哲学查士丁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拉克坦修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罗色林安瑟尔谟佛朗西斯·培根(现代科学之父,许多科学研究方法都是他所写的)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者)笛卡尔(二元论者,非常重要的哲学家)斯宾诺莎(理性主义者,泛神论代表人物)莱布尼茨(理性主义者,博学家)洛克(经验论者)贝克莱(经验论者)休谟(逻辑上把经验论发展到顶端)卢梭(社会契约论者)康德(根本上分析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传统)费希特(自称承继康德哲学)黑格尔(观念论者,德意志哲学集大成者)叔本华(唯意志论者)马克思(经济,政治,哲学家)尼采(唯意志论者,哲学史家,诗人)罗素(著名的数学,哲学,哲学史家)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萨特(存在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杜威(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教育哲学家)文德尔班(哲学史家)罗蒂(实用主义)詹姆士(实用主义)斯温博尔(现代神学主要领头人,英国科学院,神学院院士)福柯(结构主义心理学)阿尔都塞(结构社会主义)张荣寰(人格主义的集大成者,人学家)Sosa(主要的现代形而上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