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基本定理-41存在唯一性定理

第四章基本定理-41存在唯一性定理


(4.1.4)推出
yk2 x yk1 x
x
x0 f
x, yk1 x f
x, yk x dx ,
再利用Lipschitz条件和归纳法假设,有
yk2 x yk1 x
x x0
L
yk1 x
yk
x
dx
k 1
k2
M x L x x0
dx M L x x0
在 x, y平面上经过每一点有且只有一个解。
关于比卡定理x, y 在矩形区域
D : x x0 a, y y0 b 上关于 y 满足
Lipschitz条件,则 f x, y在D 上关于 y
是连续的。有时也称为是Lipschitz连续的。 附注4.1.2 对于给定的在 D 上有定义的函数
的收敛性。下面证明级数(4.1.5)在I上是一致
收敛的。为此我们用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yn1 x
yn
x
M L
L x x0
n1
,
n 1!
n 0,1, 2,L (4.1.6)
在I上成立。
事实上,当 n 0 时,由上面的讨论知(4.1.6)
成立。假设当 n k 时,(4.1.6)成立,先由
x f x, y dx
x0
x
x0 L yk y dx
x L MLk x x0 k1 dx
x0
k 1!
MLk1
x x0
k2
k 2!
由归纳假设,命题成立。
例题 判断下列方程在什么样的区域上保证初 值的解存在且唯一。
1 y=x2 +y2;
2
-1
y=x 3 ;
3 y= y y 0.
x
y2
x
y0
f
x0
x, y1 x dx,
xI
在I上是连续可微的,并且满足不等式
y2 x y0
x
f
x0
x, y1 x dx
x
f
x0
x, y1 x
dx M x x0 ,
从而在区间I上有 y2 x y0 Mh b 。如此类
推,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由(4.1.4)给
3
1 3
x3
1 63
x7
1 18
x4
1 9
x
x 1
1 x3 1 x7 1 x4 1 x 11 3 61 18 9 42
2
x
0
x
4 22
2 1!
1 4
3
1 24
1
即误差为
24
定理4.1.1的结论可以推广到n阶方程的情形: 定理4.1.3 设(1)函数
f (x, p1, p2,L , pn )在n 1维空间(x, p1, p2,L , pn )
x
y1
x
y0
f
x0
x, y0 x dx,
xI
在I上是连续可微的,并且满足不等式
y1 x y0
x
f
x0
x, y0 x dx
x
f
x0
x, y0 x
dx M x x0 .
这就是说在区间I上有 y1 x y0 Mh b。
又因为 f x, y1 x在I上连续,所以又有
(3)f x,y =
y,
f
y
x,y
=
1 2
1, y
在除x轴外
的全平面上连续,因此解的存在唯一区域是除
去x轴以外的全面。
例4.1.3 求解初值问题
dy
dx
x2
y2
y 1 0
D : x 1 1, y 1
这是一个Riccati方程,不能用初等积分的方法求
解,但由毕卡定理知,f x, y 在所给区间D上
在第三章中,我们介绍了微分方程的初等积分 法,求解了几类特殊的微分方程,并指出大量的 微分方程不能用初等积分法求解.例如形式很简
单的微分方程 y x2 y2
就没有用初等函数表达的通解.同时,人们最 关注的往往是实际问题在特定初值条件下的解. 此时,必须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研究.第一、 研究初值问题的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存在性和唯一 性.第二、在得到肯定回答的前提下,求微分方 程的近似解.这是因为如果解不存在,根本没有 必要求解,更没有必要求近似解了;

y' x f x, yx, xI ; yx0 y0.
由此积分得到
yx
y0
x
x0
f
x,
y x dx,
xI
即 y y x x I 是积分方程(4.1.3)的解。
反之,设 y y x x I 是(4.1.3)的解,则只
要逆转上面的推导,就可以知道 y y x x I
分曲线如图4.1.1所示。但实验曲线却如图
4.1.2所示。即我们得到两个解
y1
x
x3

y2
x
x3 0
x 0 x 0
它们在 x 0 时相同,但在 x 0 时完全不同。
这说明初值问题(4.1.1)的解不是唯一的。
定理4.1.1 (毕卡定理)设有一阶微分方程的
初值问题
dy f x, y ,
y x和y x. 令J x0 d, x0 d 为它们 的共同存在区间,其中d为某一个正数 d h
则由式(4.1.4)推出
x
x
x
x0
f
x,
x
f
x,
xdx,
xI .
利用Lipschitz条件,有
x
x
L
x
x0
x
x
dx
.
(4.1.7)
注意在区间J上, x x 是连续有界的。
因此可以取它的一个上界K, 则由(4.1.7)可见
MLn x x0
n 1!
n1
.
证明 应用Lipschitz条件和数学归纳法证明。
因为
yx
y0
x
x0
f
x,
y x dx,
xI
x
yn
x
y0
f
x0
x, yn1 x dx,
xI
当 n 1 时,
y1 y
x x0
f
x, y0 dx
x f x, y dx
x0
x x0

x x LK x x0 .
将此式代入到(4.1.7)的右端,推出
x x K L x x0 2 .
2
以此类推,应用归纳法可以得到
x x K L x x0 n , x J .
n!
令 n 取极限,则上面不等式的右端趋于
零。因此,有
x x, xJ .
这就是说积分方程(4.1.3)的解是唯一的。 定理4.1.1的证明到此结束。
连续,Lipschitz条件可以写成
f 2y 2 L M max f x, y 4
y
a b 1 则
h
min
a,
b M
所以 h 1
4
所以解的存在区间为
0 x 0
x 1 1 4
1 x
x
x 2 dx
1
1 3
x3
x 1
1 3
x3
1 3
2 x
x x2
1
1 3
x3
1
2
dx
出的毕卡序列 y yn x 在I上连续,并且
满足不等式
yn x y0 M x x0 , n 0,1, 2,L .
3 现在证明毕卡序列 y yn x 一致收敛于积分
方程(4.1.3)的解。注意,序列 y yn x
的收敛性等价于级数
yn1 x yn x
n1
(4.1.5)
解 由定理4.1.1,解存在唯一性区域 f x,y
连续区域
f
y
x,y
的连续区域。
(1)
f
x,y =x2 +y2,
f
y
x,y
=2
y它, 们都在全平
面上连续,因此解的存在唯一区域是全平面。
(2)f
x,y
-1
=x 3
,
f
y
x,y
=0,
在除y轴外的全平
面上连续,因此解的存在唯一区域是除去y轴
以外的全面。
下面的例子说明解不存在或不唯一的情况 确实存在。
例4.1.1 微分方程
y2 y2 1 0
的解显然不存在。
例4.1.2 历史上曾经有个实际问题可以归结 为如下的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xy 3 y 0,
y(1)
1.
(4.1.1)
解 由分离变量法求得问题的通解是 y Cx3,
由初始条件得C=1,于是特解为 y(x) x3,积
上有并且只有一个解,其中常数满足
h
min
a,
b M
,
而M = max f x, y . x , yD
证明 为了突出思路,证明过程分为四步。
1 初值问题(4.1.2)等价于积分方程(未知
函数出现在积分号内的方程称为积分方程)
x
y y0
f
x0
x, y dx
(4.1.3)
事实上,设y y x x I 是(4.1.2)的解,则
的偏导数 fy x, y 连续,则 f x, y 在 D
上关于 y 满足Lipschitz条件。
附注4.1.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dy dx
=p
x
y+q
x
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若 px、qx 在区间[a,b]上连续,则对
任意初值 x0,y0 , x0 a,b, y0 -,
线性方程满足条件 y x0 =y0 的解在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