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静脉内瘘详解演示文稿

动静脉内瘘详解演示文稿

1.抗凝药使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 身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皮下注射低分 子肝素
2.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4.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2) 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 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 (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 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 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 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
血管吻合方式
• 8、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好的头静脉并确保头静脉无扭曲,近心端 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在远心端斜行剪断头静脉,斜面应与动 脉走行平行。5ml 注射器接无创针头(可用18 号或20 号无翼套管 针外芯),1:1 肝素生理盐水(肝素100mg:生理盐水100ml)注 入头静脉管腔冲洗残余血液,如头静脉细小,可作液性扩张
绝对禁忌证
(1) 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 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 患者前臂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 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禁忌证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 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
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血管条件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 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 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 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 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 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 应完整。
手术部位
1)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 远心端后近心端。
并发症与处理
• 血栓 • (1)病因常与内瘘使用不当有关,多发生在血管狭窄
处。高凝状态、低血压、压迫时间过长、低温等是常 见诱因。 • (2)预防与处理血栓形成24 小时内,可采用局部血管 内注射尿激酶等进行药物溶栓,也可在X 线下将导管 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此外,瘘管血栓形成后也 可采用取栓术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虽然血栓 形成1 周后瘘管血流仍可以重建,但还是提倡尽可能在 血栓尚未机化前行取栓术。目前常用的取栓术方法包 括Fogarty 导管取栓术及手术切开取栓术
• 9,血管吻合 • 10、用手触摸到吻合口血管震颤,说明内瘘通畅。若吻合口漏血
速度快,可以补针,如轻度漏血,可以轻压吻合口数分钟,一般 都能止血,必要时也可局部敷用凝血酶或生物蛋白胶。检查无渗 血后,可给与庆大霉素5ml 冲洗切口,缝合皮肤(注意缝合皮肤 不易过紧,以免压迫瘘口影响瘘的血流量
术后处置
穿刺方法
• 先了解内瘘方式、吻合的位置及血管的走向
• 动脉穿刺点一般在吻合口上5~6 cm,静脉端 应向心方向穿刺,保持静脉回流通畅。穿刺两 点应相距不少于8~10 cm
日常如何护理
• 1.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 以减轻肿胀程度。
• 2.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 • 3.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 • 4.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 • 5.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 6.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 • 7.术后10天开始做健瘘操。 • 8.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 5、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结扎并切断近心端 分支,分支血管靠近头静脉主干的残端留取不易过短,以免结扎 时引起头静脉狭窄。
• 6、头静脉游离长度为2~3cm,以能搭到桡动脉处为宜,远端穿 1 号或0号丝线备用。 7、术者食指触及桡动脉搏动,游离皮下组 织,血管钳分离腕掌侧韧带,用弯血管钳前端挑出动脉鞘,穿一 根专用皮筋牵拉,打开动脉鞘,小心分离与之伴行的静脉,游离 桡动脉1.0~1.5cm 并结扎分支,再穿一根专用皮筋备用。
适应证
•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 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1)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 滤过率<25ml/min 或血清肌酐>4mg/dl(352μmol/L), 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 老年患者、 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 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 3、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以采取臂丛麻醉。 •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3~4cm,有
时根据血管走行也可采用横切口或其他形状切口,切 口选择应尽量能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便于分离 血管。若动脉与静脉相距较远,也可在动脉和静脉侧 分别做两个纵行切口。
• 主要包括三种:动、静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 和 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物品准备
利多卡因,盐酸肾上腺,11号刀片,注射器(5ml),7-0 普里灵,手外科显微器械,清创包,膀胱镜包,肝素, 庆大霉素卧位或坐位,手术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放 于手术操作台上。用手术画线笔或龙胆紫棉签标记动 静脉血管走行。
动静脉内瘘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动静脉内瘘
为什么要做动静脉内瘘
• 1.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 • 2.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200~300ml/min) 、感染机会
少 • 3.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 • 4.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5.易于穿刺等优点
动静脉内瘘原理
是把肢体远端头静脉桡动脉分别游离结扎 离断近心端吻合从而形成动静脉内瘘。
5.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2 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6.术后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
环,防止血栓形成
7.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8.每3 日换药1 次,10~14 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9.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