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法
1.如何理解新课程“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

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2.简述物理练习教学的原则和目的?
目的:1.物理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熟练、活化基础知识,熟练实验技能;2.物理练习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3.物理练习能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4.物理练习能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5.物理练习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检查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原则:1.根据不同教学层次,区别对待练习教学;2.习题课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和连贯性;3.精选练习题;4.要求适当,对学生的解题训练,既要严格要求,做到一丝不苟,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题海战术”;5.把训练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锻练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3.简述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程序。

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2)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具体展开略)
4.简述物理概念具有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2)物理概念具有量的含义,跟数学关系比较密切
3)物理概念中的物理量,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5.什么是科学探究,简述对科学探究5个基本要素的理解。

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有如下特点: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本质上是相同的;课堂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学生的探究活动能训练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不仅锻炼了探究能力,而且要达到对探究本身的理解。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有五个基本特征:
1)学习者受到科学问题的吸引;
2)学习者优先考虑证据,因为他们具有通过证据解释科学问题的意
识;
3)学习者要经历从搜集证据到对科学问题作出解释的过程;
4)学习者依据其它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证明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6.简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

1)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
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
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4)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
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7.简述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1)方法的多样化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的作用,从而
使感知更加敏锐、有效;
2)方法的多样性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左、右半脑的不同功能,增强记忆并
锻炼各种方式的思维活动,易于对知识的理解,有益于发展能力;3)方法的多样化能促进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为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方法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8.什么是物理实验?主要特点是什么?
实验的特点:①实验条件可以严格控制;②实验可以重复
9.在物理复习的过程中,要抓好哪几个问题?
1)突出重点,狼抓关键,打破原教材的章节界限,按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新科学地组织教材,要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

2)要了解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认识上的混洧不清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通过
思考、讨论来澄清认识,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3)恰当地选编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10.简述物理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

1)正确把握命题范围,不超纲;
2)不出现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错误;
3)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适当;
4)题型选用应适合该地区和物理课程特点;
5)试题、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的格式要规范化;
6)答案科学无误,评分标准合理,便于操作。

11.简要评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和探究教学的优劣。

讲授法: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辅以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使学生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能力。

科学探究也是教师教物理和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

为此,《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目的是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探究式学习有五个基本的方面和特征:
1)首先,学习者受到科学问题的吸引;
2)学习者优先考虑证据,因为他们具有通过证据解释科学问题的意识;
3)学习者要经历从搜集证据到对科学问题作出解释的过程;
4)学习者依据其它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证明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因此,探究教学与讲授教学是各有优劣的,我们可以从两种教学方法使用时,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程度性、知识掌握的速度及深度、学生兴趣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讨论两种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2.请结合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简要阐述物理课程制订的原则。

1)体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符合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的需求。

3)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的限度。

4)适应我国办学的具体条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13.试论述物理概念规律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
如果没有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结实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

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和基础。

物理规律反映有关事物的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或过程)中内在的必然关系。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事物、现象、过程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而规律是有关的不同类的事物、现象、过程(表现为各物理概念、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

概念是规律建立的基础,而发现和利用规律是人们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武器。

它也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在掌握规律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概念,同时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过程中发展能力
14.请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阐述物理学与物理教育的关系,广义物理
教育与狭义物理教育的关系。

物理学提供给人们的是对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最基本的认识。

这些认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文字和公式表现出来的关于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形式的诸多基本定理和定律。

二是体现在这些定理和定律中的关于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和理解,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图景的描绘方式和领悟。

这就是广义的物理学.
而狭义的物理学,也就是我们中学通常教授的物理学往往将它孤立成一个一个的定理定律,以及文字计算。

关于科学家研究物理学的方法,思想以及领悟等却少有涉及。

因此,物理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和公式表现出来的
东西,还应该包括其他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