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力
生产过程分析(1)
历史的总结是理论,理论是现实思考里的过去。生产力是 人们在描述社会生产活动总体概况时所创造和使用的一个
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生产力的理解定论是“人类改 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力的基本体现于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必不可少的条 件是生产主体和生产资料。也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在 生产力要素里,生产主体比生产者的定义更具有理论的科 学性,所以,生产主体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根本要素。在 生产劳动概念里,有了生产主体和生产资料还有主体进行 的劳动行为以及行为能力的大小,行为方式的拙劣,集体 生产能力和劳动环境这些可以体现出生产力的存在因素, 而所有这些影响生产力存在的因素,最终都会在劳动的产 出中体现出来,都可以用“产出价值”这样一个概念来概 括,“产出价值”也就集中了除生产主体和生产资料之外 的一切,是体现生产力的标志因素,所以,产出价值是生 产力必不可少的集中要点。 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主体、生产资料、产出价值
生产过程分析(1)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过程是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
生产过程分析(1)
每一个生产过程,从连续的角度看 都是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总过 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 费四个环节。 • 生产: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 (在再生产过程中处于首要地位) • 交换: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 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 商品的交换。
生产过程分析(1)
2020/11/26
生产过程分析(1)
成员 朱娅宁 纪超 刘梦晓 张军强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的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 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 主要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作用 于劳动对象,使之按人们预定目的变成工业产品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过程分析(1)
• 分配:一般指社会产品分给社会(或国 家)、社会集团以及社会成员的过程和形 式,其中包括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国民收 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等。
• 消费: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的过程。(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生产过程分析(1)
• 生产过程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具有不同的性质。 生产条件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 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过程 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家追 逐和占有剩余价值的过程。
生产过程分析(1)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 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四 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在 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次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 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 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 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 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宝贵的贡献。深刻理解和认真 贯彻这一重要观点,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做 好党对知识分子的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力体现于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以自然为主体,自然产出价值的能力就是自然生产力。 以社会为主体,社会产出价值的能力就是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了的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也是 自然生产力在人为因素下的转化。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力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 人造就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最终生产关系也由人 造就,无论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有什么 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 么样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人有什么样的劳动能力素质的 具备,社会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现象的发生。
生产过程分析(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生产过程分析(1)
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
马克思
生产过程分析(1)
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 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
……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 推动作用的着眼点。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1857-1858年)
• 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 物质资料的过程
• 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过程。
• “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 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 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 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 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生产关系 本身,因而生产和再生产着这 个过程的承担者、他们的物质 生存条件和他们的互相关系即 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 过程”
n 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 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生产过程分析(1)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共 产党的理论决定了它的执政方向,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就 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创新,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高瞻远 瞩的战略眼光。 从1988年至今,已有25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是因为党内有了这个共识,全国人民有了这个意识, 才造就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而带动了经济的 增长。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 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 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 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1867年)
生产过程分析(1)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过程分析(1)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
根本
创新
生产过程分析(1)
贯彻十八大精神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 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生产过程分析(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
n 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 实力和创新能力
n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我国 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