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新课导入
自古英雄出少年
爱因斯坦:15岁就能够做解析 几何和微积分习题,16岁开始 集中精力在光学问题上探索,提 出假如“有人追上光速”的著名 遐想。
瓦特:完成蒸气机制作时虽 27岁,但是决心投身于科学 器械制造却是在十七八岁。
新课导入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 索:第一次参加画 展时年仅15岁, 17岁时画作获得 马德里奖.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 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
现实的矛盾: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名人名言
把理想变为现实实践是根本途径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 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 地位。 ——费尔巴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第四单元
【教学重点】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第四单元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名人名言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 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我国现阶段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这种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 义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客观 要求和必经阶段。
案例一
袁世凯的理想是:实 启示:理想源 行帝制,独裁统治 于现实,又高 于现实。特别 是科学的社会 理想,达到了 对客观世界规 律性的认识, 从而成为引导 孙中山的理想是: 现实的旗帜、 推翻帝制,建立 把握现实的力 民主共和国 量。
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 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案例四
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 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邓亚萍5岁开始打球,运动员生涯磨炼了她坚忍不拔的精神, 从运动员到学子,抑或说从勇者到智者,6年的学业令邓亚萍完 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有目标,不屈服,造就了女强人。
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决定和制约
缺失了右臂的 丁晓兵
启示:理想是人生的精神追求,支撑着人生活动的 展开,丰富着人生活的意义。
案例十三
3.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李桂林 陆建芬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 燃知识的火把,在最 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 子们求学的小手, 19年的清贫、坚守 和操劳,沉淀为精神 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名人名言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袁隆平
小故事
青霉素的发明
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 弗莱明从小就有立志学医的崇高理想。 一天,他看见病床上痛苦呻吟的病人, 便去问医生,医生对他说:“孩子,人 们还没有详细研究出来的病症还多着 哪。” 小弗莱明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从 此暗下决心,要研究各种各样的病症, 为人类解除病痛。后来弗莱明被伦敦医 学院聘请担任终身职务并成为举世闻名 的科学家。
雷锋
白求恩
2.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要求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认识世 界的思想武器。 第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三,要客观分析自身条件,确立适合自己发 展的人生理想。 第四,理想的确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不 应随意改变。
3.在社会发展中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必须认识 清楚同时兼顾以下这些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身实际,资本主义经济、科 技发展的现实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及反复与社会主义制 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困 难和差距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特长及优势。
社会理想 体现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 想实现的条件,以 个人理想为基础, 社会理想的实现要 靠社会成员当中每 个个体的努力奋斗。
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 想为导向,只有同 国家的前途、民族 命运相结合、只有 同社会的需要、人 民的利益相一致, 才能变成现实
关系
案例五
在日本侵华时期
汪精卫则成立了伪政府, 为日本侵华服务。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 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 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四、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名人名言 案例十四
1.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 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 ——爱因斯坦
警察妈妈
三、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名人名言
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领我们走到黎明。
——流沙河
案例九
体操王子——李小鹏
“跌倒了,一定要再爬起来,而且要站得更高”——李小鹏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领军人物李小 鹏率领中国体操队获得了历史上第一枚 男团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勇夺双杠金牌。此时,李小鹏已拥有16 个冠军头衔,已全面超越李宁的体操金 牌历史纪录。 启示: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他告诉人们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 什么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 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 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 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理想
空想 幻想
小故事
眼睛盯在目标上
一个男人邀请三个小男孩在雪地上玩一个游戏: “我呆会儿站在雪地的那一边,等我发出信号后,你 们就开始跑。谁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最直,谁就是这场 比赛的胜利者,可以拿到奖品。”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小男孩从迈出的第一步开始, 眼光就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双脚,以确保自己的脚印更 直。第二个小男孩一直在左顾右盼,观察着同伴是如 何做的。第三个小男孩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他的眼 睛一直盯着站在对面的那个男人,更确切地说,是一 直盯着他手中拿着的奖品。 启示:只有将眼光坚定不移地聚焦在人生目标上的人, 才会少走弯路,与成功的距离也会大大缩短。
张启示: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生
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有精神支柱。
案例十二
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丁晓兵同志入伍20多年来,牢记使命, 献身国防,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 篇章,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 “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 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 士”,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 党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 三等功2次。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社会理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 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 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 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主观的、未来的,理想来源于现实
案例三 80后的阳光“小黄牛”——牛雷
这个“80后”站长可不简单,担任供热站站长已有 7个年头了,他对站里所负责的2540户热用户家的供热 情况了如指掌,热用户有事也都爱找他,所以大家都亲切 地叫他:阳光小牛。 美国西点军校高材生、著名军事家麦 克阿瑟一生战绩显赫,为世人所崇拜,他 临终前重复着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 誉、国家。小牛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心中 的目标:责任、荣誉、阳光,他在心里默 默地说:“阳光在我心中”。 启示:社会理想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现实 社会存在
理想
客观的、当下的,现实中孕着理想
决定
反作用
社会意识
名人名言
人有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雨果 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他们有什么区别?
生存是动物的本能,仅仅是生命的延续。 生活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对未 来的一种追求。
案例二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达尔文 谈迁 曹雪芹
名人名言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崇高的目标
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 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确 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高尔基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有多种因素构 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定社会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 总体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 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 人生问题。 2.情感: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 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展示图表
著作 《资本论》 《史记》 《物种起源》 《国榷》 《红楼梦》 所用时间 40年 30年 27年 20年 10年
一般情况下,理想越远大,实现的时间就越长。我 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 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未来的,现 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 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 为新的现实。
名人名言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今天做起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 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 “现在”为渊源,“过去”、 “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 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 ——李大 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