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黄连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岩黄连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植物,以全草入药,其性能为苦、凉,具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肝癌、疮疖、肿毒、急性
肠胃炎等。
岩黄连注射液是广西河丰药业公司的主导品种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岩黄连喜冷凉气候条件,生长温度为0-30?,最适温度为10-25?,超过30?生长停止。
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中性偏弱碱的土壤中生长,较耐旱,忌积水,在生长期间,保证水份均衡供应,植株生
长加快。
植株于1月中旬以后陆续抽苔,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花,3月下旬至4月盛花,开花结荚期为2月至5月,6月份以后植株休眠渡夏。
露地栽培的岩黄
连5月中下旬以后因高温多雨染病死亡,故露地栽培的岩黄连应在5月中旬前采收。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宜选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田地
种植。
在种植前1-2个月翻耕土壤,经碎土后,按1.8-2米划线起畦,沟宽40-50厘米,深30-35厘米,起畦后在畦面撒施石灰粉150公斤/亩,将石灰粉与土壤拌匀后开穴,穴距30-35厘米,每穴施充分腐熟农家肥0.5公斤(农家肥在施用前1-2个月堆沤,堆沤时按每亩加入100-150公斤钙镁磷肥)。
有条件的每
穴再施入0.5公斤火烧土更好。
施入农家肥和火烧土后要将农家肥、火烧土与穴
土拌匀,然后待种。
2、定植当营养杯苗有6张叶以上即可定植于大田,通常于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定植,宜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如土壤干燥在定植前适当淋水,幼苗脱杯时尽量保持营养土成团不散,定植时以幼苗根茎部分与畦面相平,并以细土护
根,轻轻压实,然后淋足定根水。
有条件的最好在定植后用稻草覆盖畦面,以减
少土壤水份蒸发,保持湿润。
1
3、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定植10天内如天气干燥,隔天傍晚淋一次水,经常保持土
壤湿润。
定植15天后结合浇水,淋施0.6%复合肥溶液加生物钾肥1公斤/亩,以后每15-20天淋施0.8-1%复合肥溶液加生物钾肥1公斤/亩。
3.2中耕除草种植岩黄连的田地,经过培肥和多次追肥,杂草极易生长,
同时土壤表面也易板结,应及时除草和浅松表土。
3.3除花蕾进入元月中旬后,无论植株大小都会陆续抽苔开花,影响植株
营养生长,除蓄意留种外,应及时摘去花蕾,摘蕾尽可能从花茎基部除去,除蕾
愈早愈好。
3.4主要病害的防治
3.4.1茎腐病即茎基黑褐色腐烂而导致整株死亡。
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预
防措施:(1)施足基肥,配方施肥,推广使用生物钾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
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在田间开始出现病株时可喷施OS-施特灵600倍,0.5%石灰等量或倍量式波尔多液、六享1号600倍等农药防治。
3.4.2灰霉病发病植株其茎叶表面产生鼠灰色霉状物,发病严重导致茎叶霉
烂,全株死亡。
温凉潮湿的环境极易发病,而且流行传染极快。
防治方法:(1)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及时清除杂草和畦沟积水,降低田间湿度;(2)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可用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农抗
120、特立克、速克灵等。
4、采收根据药厂要求,当田间岩黄连有80%植株盛开花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剔除腐烂茎叶,清洗泥土,然后挂起晾干,当茎叶充分干燥时装入麻袋或无字编织袋,为防止岩黄连干品吸潮发霉,包装袋外面包一层薄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