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个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个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个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血液中如果缺少铁元素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三个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
1、铁吸收障碍
饮食中铁的生物利用度变化颇大。

除血红素铁外,其他铁形式均需转变为亚铁形式才能被吸收。

铁的转变和吸收受诸多因素如肠道环境、饮食内容和还原物质的影响。

专家表示,胃酸有助于二价铁和食物铁的吸收。

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胃肠道疾病可造成铁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

失血1ml丢失铁0.5mg。

慢性失血的原因众多,包括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月经过多、频繁献血、出血性疾病等。

消化道是慢性失血的
好发部位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憩室、痔疮、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钩虫病等。

消化道慢性失血有时表现隐匿或部位难以确定,应尽力查找。

慢性或反复的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人造心脏瓣膜和疟疾时,铁随血红蛋白尿排出,从而造成缺铁。

3、铁摄入不足
饮食中的含铁量大致与其所含的热量相关。

以混合饮食为例,维持铁平衡,成年男性应含5~10mg铁,女性应含7~20mg铁。

如无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饮食因素并非是缺铁的主要原因。

育龄妇女因月经丢失、妊娠及哺乳铁需求量增加,每次月经约丢失20~40mg的铁,胎儿体重每增加1000g需母体供给80mg的铁,哺乳期每日约丢失0.5~1.0mg的铁,如饮食供给不足,则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储备量较少,作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均又含铁甚少,如喂养不合理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以上就是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三大原因,大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含铁食品,预防贫血。

新稀宝:专注营养保健品2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