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程水文学部分章复习思考题1.水文循环的外因和内因各是什么?什么是大循环、小循环?2.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相应地有哪些水文学的研究方法?3.描述降水特征的量有哪些?时-面-深曲线的特点。
4.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的适用条件。
5.水文观测项目主要有哪些?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哪几类?6.流速仪测流量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用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7.描述径流的物理量有哪些?每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含义?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8.径流的天然补给来源有哪些?我国大部分河流汛期、枯期的主要径流补给分别是什么?9.什么是径流形成过程?一般将其分解为哪几个子过程?10.什么叫闭合流域?写出闭合流域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全球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
11.土壤蒸发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流域蒸发包括哪几部分?12.什么是下渗率?什么是下渗能力?降雨情况下,雨强、下渗率和超渗地面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13.蓄满产流的产流条件是什么?如何将其产流量划分成地面和地下两部分?14.超渗产流的产流条件是什么?如何用初损后损法计算超渗产流的产流量?15.如何进行前期影响雨量Pa的连续计算?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有什么规律?16.单位线的概念和单位线的基本假定。
怎样用单位线进行地面净雨的汇流计算?17.如何用分析法推求流域单位线?为什么相同流域各次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不相同?18.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19.什么是重现期?重现期与频率之间是什么关系?百年一遇洪水是什么含义?20.我国常用的水文变量概率分布线型哪种线型?包含哪几个参数?目估适线法估计水文变量P-3型分布参数包括哪些步骤?21.在P-Ⅲ型分布参数x、C V和C S已知的情况下,如何求指定频率P的水文设计值x p?22.什么是年径流量?什么是设计年径流量?23.水文资料审查包括哪几个方面?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4.什么是设计洪水?简述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步骤。
25.典型洪水放大有哪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26.在已知设计年径流量及典型年逐月平均流量的前提下,如何用同倍比法推求设计年径流过程?27.在已知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时段洪量,及典型洪水过程的洪峰流量、时段洪量的前提下,如何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28.具有短期径流资料时,如何计算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29.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计算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30.在湿润地区,如何由设计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包括地面、地下水源划分)?设计暴雨的汇流计算常用什么方法?如何计算?31.采用相关法插补展延年、月径流资料时,所选参证变量应满足哪些条件?在插补展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2.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隐含了什么假定?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包含哪些步骤?哪些因素会给计算成果带来误差?33.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的步骤有哪些?某场大暴雨是否作特大值处理对设计暴雨成果有什么影响?34.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的步骤有哪些?暴雨点面折算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5.提高洪水资料代表性的途径有哪些?《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计算部分章复习思考题1.为何要进行径流调节?2.径流调节的基本分类3.水库特征曲线及各种特征水位4.设计保证率的基本概念5.年调节水库径流计算方法有哪几类?6.已知来水和需求,如何求兴利库容?7.已知来水和兴利库容,如何求调节流量?8.库容、调节流量和设计保证率之间是什么关系?9.常见的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有哪些?10.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1.灌溉用水中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含义?12.作物田间需水量计算方法有哪些?13.灌区灌溉综合用水过程计算——基本思路及主要计算方法?14.目前常见的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哪些?15.水库防洪计算的基本任务可分为哪两类?分别是什么?16.水库调洪演算基本原理?17.水库调洪演算常用的哪两类方法?基本思路和步骤是什么?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A卷)及答案(水务工程专业03级)!!!参考价值比较大,与书本和老师给的思考题结合起来看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空2分)1.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为(1)。
(1)湿润带(2)半湿润带(3)半干旱带(4)干旱带2.当空气未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空气温度(3)相应的露点温度。
(1)大于(2)小于(3)大于(4)可能大于或小于3.已知闭合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500mm,多年平均降雨深1000mm,则△S的多年平均值为(3)mm。
(1)-500(2)500 (3)0 (4)15004.其它条件相同时,流域包气带处于(3)状态时,下渗速度最大。
(1)土壤持水量(2)毛管断裂含水量(3)凋萎含水量5.水位是(2)。
(1)水尺的读数(2)水面的高程(3)断面水深(4)水尺的读数+水深6.在湿润地区,一次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4)地下径流。
(1)小于(2)等于(3)大于(4)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7.一个流域,填湖造田后,多年平均径流系数(1)。
(1)增加(2)不变(3)减小(4)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8.土壤含水量与(4)成正比。
(1)流域蓄水容量(2)土壤持水量(3)流域蒸散发量(4)流域前期降雨量9.对于满足蓄满产流模式的流域,理论上一次降雨产生的径流中必然包含(1)。
(1)地下径流(2)壤中流(3)地表径流10.蓄满产流地区的一次降雨的产流量与该次降雨的(1)有关。
(1)总量(2)强度(3)历时11.蓄满产流地区的流域产流时,并不能说明(1)。
(1)全流域蓄满(2)部分流域面积蓄满(3)产生地下径流12.P e~Pa~R关系线中Pa =Wm时的线(2)呈45o直线。
(1)上端(2)全线(3)下端13.P(X>50)(1) P(X>100)。
(1)≥(2)= (3)≤14.已知P(X>x1)=,P(X≤x2)=,则x1(3) x2。
(1)>(2)= (3)<15.产流阶段相对于汇流阶段(3)。
(1)出现早得多(2)出现晚得多(3)几乎同时发生16.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17.在蓄满产流地区,当次雨量相同时,雨前土壤含水量愈大则产流量(2)。
(1)愈小(2)愈大(3)可能大也可能小18.一次降雨的净雨历时(3)降雨历时。
(1)≥(2)=(3)≤19.年雨量的保证率P(X>x)=,则其重现期为(3)年。
(1)5 (2)10 (3)20 (4)10020.如果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均值和Cs不变,增大Cv值,则百年一遇流量设计值(2)。
(1)减小(2)增大(3)不变(4)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二、是非题(√表示是,×表示非,每空1分)1.流域土壤含水量日消退系数(折减系数)与流域蒸散发能力成反比。
(√)2. P e~Pa~R关系线的总体精度高于P e+Pa~R关系线的精度。
(√)3.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蒸发量(×)4.引起大范围、长历时洪涝灾害的降雨类型一般为对流雨。
(×)5.对于指定天然山区流域,单位线的峰高与单位时段的长短成反比。
(√) 6.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具有自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
(×) 7.稳定入渗率的大小与土壤含水量有关。
(×)8.五十年一遇暴雨表示在今后每五十年必然发生一次超其值的暴雨。
(×) 9.增加水文样本容量,频率分布曲线的Cv 和Cs 值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10.推求设计洪水的“同频率”法能保持放大后的洪水典型形状不发生变化。
(×)三、计算题(每题10分)1.某流域面积4800km 2,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 ,多年平均流量102m 3/s.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多年平均蒸发量E ;(2)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 ;(3)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答案及评分:(1)E =1200-102×365×4800==(mm ) (4分)(2)M =102/4800×1000 = (L/s/km 2) (3分)(3)α=1200 = (3分)2. 已知某流域地表径流单位线和一次地表净雨和如下表所列,推求该次地表净雨所形成的流域出口地表径流过程(m 3/s),并分析相应的流域面积(km 2)。
答案及评分:t(h) h s(mm)q(m 3/s) Q ’20mm(m 3/s)Q ’40mm(m 3/s) Q t(m 3/s)6 0 0 0 8 8 16 0 16 10 58 116 32 148 12 36 72 232 304 14 22 44 144 188 16 15 30 88 118 187 14 60 74 20 3 6 28 34 0 12 12 0 0(2分)(2分)(3分)F = ×149/10 = (3分)3.已知某小流域有关参数: F =100km 2;L =15km ;J =;n =;X 24,p =;μ=2mm/h ;m =,且tc >τ。
采用推理方法推求设计洪峰流量Q mp 。
答案及评分:??? ???????????????????20 40?S p=(3分)(2分)(2分)试算得:Q mp=328m3/s (3分)三、问答题(每题10分)1.写出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方法及适用条件。
答案及评分:(1)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雨量站分布均匀、地形起伏不大的流域。
(3分)(2)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地形起伏不大的流域,允许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
(3分)(3)等雨深线图法:适用于雨量站分布较密的流域,允许流域内地形起伏。
(4分)2.试述由充分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的步骤。
答案及评分:(1)设计暴雨计算(3分)暴雨资料的收集、审查、推求面平均雨量、统计选样雨量频率计算注意对暴雨特大值处理,推求时段设计雨量,加入安全修正值,进行合理性检验(2)设计暴雨过程拟定(2分)典型暴雨的选择缩放典型暴雨得设计暴雨过程(3)推求设计净雨并划分地表地下径流(3分)拟定流域产流方案和分析稳定入渗率利用产流方案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根据稳定入渗率划分地表和地下径流(4)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2分)拟定汇流方案利用汇流方案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水务工程专业03级)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