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凯恩斯在1934年发表的名为“贫困与富裕:经济系统是自我调节的吗?”的 演讲,在这个演讲中,他对敌对的两个经济学派别作为区分:一方认为,在 长期,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尽管这种调节有时并不通畅, 有时会有时滞,会被外来的干扰和错误打断…鸿沟的另一方面拒绝接受现有 的经济体系在任何有效的意义上是自我调节的。自我调节学派的优势依赖于 它拥有一个一百年来组织化的经济思想体…因此,假如鸿沟另一方的异端们 想要摧毁19世纪正统学派的力量…他们必须在对方的城堡里发起进攻…现在 我把自己列为异端的一方。
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之路并不平坦 是重要的。对宏观经济学目前现状的任何充分评判都需要阐述 旧理论的兴衰,以及在一个比较的和历史的背景中新理论的现 状。因此,各种选择性的解释和观点的共存性是力量而非虚弱 的表现,因为它允许从知识的交流中相互吸收,从而促进理解。 正如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大约150年前指出的:所有的派别 从思想的相互比较中获益,各种选择性的观点有助于阻止自满, “一旦没有敌人出现在战场上,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在各自的岗 位上入睡”,而且它们也为促进理解提供了工具,这样,理解 各种选择性的观点就迫使经济学家们重新评估自己的观点。争 论和对话一直是、也将一如既往地是宏观经济学新知识的积累 和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动力。
总体说来,经济学有许多学术流派,宏观经济学更 甚。在讨论为何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有这么多争论的 问题上,迈耶提出了七个原因,它们是: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有限知识;经济学家研究的日益广泛的 课题;需要去思考的诸如政治因素这样更广泛的影 响;不同经济学家的“哲学思想核心、价值判断、 社会共鸣和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产生背景
—凯恩斯革命
经济学的知识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所 有的关于经济体系的知识并不是今天早晨所发现 的东西,而是我们过去所有的洞察、发现和错误 出发点的总和。没有庇古就没有凯恩斯;没有凯 恩斯就没有弗里德曼;没有弗里德曼就没有卢卡 斯;没有卢卡斯就没有……1.1 现代宏观经Fra bibliotek学的议题和思想
正如小罗伯特·E·卢卡斯所认为的,职业经济学家 的任务是“通过推进研究进入新的因而必然是争议 性的领域,而创造新的理论。在某些问题上人们可 能达成共识,但整个研究领域达成共识就等于停滞 不前、离题和死亡”。
更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认为的,“总的来说科学 是由不成功的实验扫清道路的”。
1.3 目标、工具和政府的职能
所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地阐明理论或模型,并 自觉地运用它们指导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拒绝对这些指 导的需要,并假定我们只根据“客观的”事实行动,依据事实 的是非曲直处理事件。可是,如果我们这样假定,我们就是自 欺欺人。因为在我们心灵深处藏有如何理解现实生活、审视什 么事实、如何判断它们的重要性和是非曲直的假定、偏向和偏 见。
因此,明确和不明确的模型是理解复杂的世 界所必需的。根据定义,经济理论和特定模 型充当了我们在社会科学中所需要的实验室。
可是,20世纪经济学家在哪个是“正确的” 经济模型方面,认识存在着差异,有时这些 差异是根本性的。结果,持续的分歧和争议 时常成了宏观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今天宏观经济学家所拥有的关于经济运行方 式的知识是长期研究的结果,这一知识经常 涉及激烈的争议和一个不断增加的经验数据 库。正如布兰查德指出的:
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适当的工具选 择将取决于对特定的宏观经济问题起因的详细分析。 这里我们将提及两个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术传统, 我们可以宽泛地将其定义为古典的方法和凯恩斯主 义的方法。
20世纪宏观经济学真正重大问题紧紧围绕着以下几 个重要话题,即:什么是政府在经济中的适当角色? 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和形式是亚当·斯密在《国富 论》中的主要论题,被凯恩斯抛弃的不受控制的 “自由放任”得到了详细的证明。曼昆认为古典的 方法“强调私有参与者的最优化”和“不受约束的 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学派“相 信理解经济波动需要的不仅是一般均衡的复杂性, 而且需要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可能性”。显然,在凯 恩斯主义的观点中存在着政府发挥更广泛职能的空 间。
在我们的历史旅程中,我们会发现宏观经济学经历了危机时期。 不可否认,在不同的思想流派上存在着明显的观点冲突,这在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尤甚。但也应该注意到经济学家在理 论问题、经验依据和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的分歧要比在政策最 终目标上的分歧大。弗里德曼在战后时期写的最有影响的一篇 文章的开头强调了这个观点:
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整体经济结构、表现和行为。 宏观经济学家主要关心的是分析并且试图去理解主 要经济总趋势的潜在决定因素,它涉及商品和劳务 的总产出(GDP)、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 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学分析试图理解GDP短期波 动(经济周期)的起因和影响,以及预测GDP的长 期走势(经济增长)。显然,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 题很重要,因为宏观经济事件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 生活和福利的方方面面。一个具有成功的宏观经济 管理的经济应具有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以及 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
在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高就业、稳定的物价和高速的经济 增长——上存在着广泛的共识。但是,在这些目标是相互协调 的问题上则存在着较少的共识;或者在那些认为它们是不协调 的人当中,关于它们能够和应该相互替代的条件也存在着较少 的共识。在实现这几个目标上,对不同政策工具能够和应该发 挥的作用共识最少。(Friedman,1968a)
(图1.1)20世纪美国和英国的失业率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英国失业率 美国失业率
1.2 经济理论的作用与争论
按照定义,理论是现实的简化,它必须反映实际 世界的复杂性。宏观经济学理论由一整套关于经 济运行的观点组成,并且在逻辑框架(理论)中 被组织起来,构成了设计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基础。 亨廷顿简洁地勾勒了对明确模型的通常辩护,把 它作为思维的必要支撑:简单的样本和图表是人们思维
“宏观经济学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而是一门应用科学。概念、 理论和模型不断地依据事实得到评估,并且经常被变更或舍 弃…因此宏观经济学是一个建构,一个理论和事实相互作用的 过程。今天,宏观经济学家所相信的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消除了那些失灵的思想,保留了那些似乎 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