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可行性分析
(1)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骨四科为足踝创伤专科,骨科病 源量充足。
(2)目前我科已经成熟开展经外侧L型切口治疗SandersII、III跟骨骨折的手术方式, 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在此基础上已开始行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II、III 跟骨骨折。
(3)导师栾波教授主要诊疗、研究方向为骨关节创伤、矫形以及足踝创伤方面有丰富 的临床经验与科研经验。能为本研究提供科学3有效的指导。
采用外侧L型切 口,手术刀锐 性全层剥离软 组织,暴露跟 骨关节面。
用克氏针并 辅以薄型骨 膜剥离器向 上撬拨复位 关节面、跟 骨高度及跟 骨宽度。
并用手指伸入 关节面以感受 关节面的复位 情况,并在C 臂下观察钢板 的位置。
放置负压引流 管并逐层关闭 切口
4 治疗方法---术后
石膏托临时 固定
术后复查X片
采用跗骨窦间 隙有限切开, 逐层分离皮肤 、皮下组织, 暴露跟骨关节 面。
用克氏针并 辅以薄型骨 膜剥离器向 上撬拨复位 关节面、跟 骨高度及跟 骨宽度。
并用手指伸入 关节面以感受 关节面的复位
放置引流管, 逐层关闭切口
情况,并在C臂
下观察钢板的
位置。
4 治疗方法---术中 外侧L型切口治疗组
体位:侧卧位 或者俯卧位, 单侧足多采用 侧卧位 ,双足 采用俯卧位 。
Text
术中
Text
外侧L型切口
术后
4 治疗方法---术前
详细的体格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术前 的X线检查及CT提示的骨折移位、粉碎情况,拟定个 体化手术方案,并予以止痛,消肿,对症治疗,待局 部软组织条件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
4 治疗方法---术中 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组
体位:侧卧位 或者俯卧位, 单侧足多采用 侧卧位 ,双足 采用俯卧位 。
3-1 纳入标准
1
符合 SandersII、 III跟骨骨折 诊断标准
2
18 岁 以 上 患者,男 女均可, 女为非妊 娠患者。
3
4
新鲜骨折 患者
闭合性跟骨骨 折
3-2 排除标准
开放性骨折
严重内科疾病
陈旧性骨折,非SandersII、III型跟骨骨折,既往有跟骨骨折史。
4 治疗方法
术前
跗骨窦 小切口
(4)充足的研究样本、专业的导师指导为本研究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技术路线图
查阅文献、课题查新
符合排除标准
排除 符合撤出标准
搜集 临床病例
符合纳入标准 纳入
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和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一期治疗SandersII、III型跟骨 骨折
临床观察 资料整理、疗效评估
撰写论文
疗效评价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课题设计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标准
6. 评价指标
5. 技术路线 4. 治疗方法
1 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贵阳市 骨科医院确诊为 SandersII、III跟 骨骨折患者40例。
2 诊断标准
Sander sII、 III型 跟骨骨 折的诊

1、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表现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石膏或支具治疗
外固定术 撬拨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镜术
关节融合术 跟骨成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侧切口、外侧 切口(跗骨窦小切口和外侧L型切口)
经皮螺钉内固定术
立题依据
SandersII、III跟骨骨折,故本课题旨在通过 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疗效、术后并 发症及术后功能康复,客观的对此两种术式进 行评价,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选 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系统 (见附表2)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VAS)(见附表1)进行功能评估
预期研究结果
1、成功收集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和外侧L型切口治疗Sa ndersII、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各2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
2、通过术后临床疗效的评价,以及采用 SPSS20.0 统 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这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 真实、准确的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研究进展
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
I型 关节内移位<2mm II型 含一条骨折线两个骨折块 III型 骨折明显移位,含两条骨折线三个骨块 IV型 骨折明显移位,含三条骨折线四个骨折块及以上
研究进展
治疗
SandrsII 、 III 型 跟 骨 骨 折移位>2mm
5 随访观察
术前
记录患者的一般 情况:姓名、性 别、年龄、受伤 原因、受伤部位、 合并症及并发症 情况、患者受伤 至手术时间。
术中
记录手术持续时间、 术中出血量,手术 方式,内固定物及 人工材料生产厂家 及批次批号,跟骨 关节面,跟骨高度 及宽度复位情况, 重要肌腱神经血管 断裂及修复情况。
术后
记录患者各个 阶段足部功能 评分,疼痛指 数,住院天数 及总费用。
贵阳中医学院2016级骨伤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经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 切口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
研 究 生: 董 蒋 导 师:栾 波 教授 学科专业:中医骨伤科学
目录

目的意义
二 研究进展

立题依据

课题设计

技术路线
六 预期研究结果
目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治疗 SandersII 、 III 跟 骨 骨 折 , 以 美 国 足 踝 外 科 协 会 (AOFAS)评分标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 患者术后后足是否疼痛及疼痛减程度、活动功能、解 剖复位等情况,来比较两种术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客观的对两种术式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SandersII、 III型分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予以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重建大小结节,钛缆捆扎固定肱骨干
术后CT复查情况
典型病例
患者邵桂英,女,78岁,因跌伤致左肩疼痛、活动受限 2+小时入院。
术前X线片
术前CT3D重建
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1] Steohm PC,Kostler W,Sudkamp NP.Proximal humerus fracyure –what to do ?[J].Z Orthop Unfall,2008,146(3):312-317 [2] 董新利,孙强,郑加法.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85 [3] 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 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630-2632 [4] 唐诗添,王军,石波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骨折的风险分析[j].华西医学 ,2015,30(3):417-420 [5] Ahir SP,Walker PS,Squir - Taylor CJ, et al. Analysis of glenoid fixation for a reversed anatomy fixed - fulcrum shoulder replacement[J].J Biomech,2004,11: 1699 - 1708 [6] 姜侃,孙荣鑫,艾尔肯.阿木冬尼亚孜.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2011,19(10):804-807 [7] 黄宇,莫冰峰,尹东,等.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并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4):308-313 [8]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9-650. [9] Rotini R, Cavaciocchi M, Fabbri D el a1.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fixation: multicenter study with carbon fiber peek plate[J]. Musculoskelet Surg.2015;12(5):1203-1205 [10] Youderian AR,Ricchetti ET,Drews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humeral head size in anatomic shoulder replacement for glenohumeral osteoarthritis[J].J Shoulder Elbow surg,2014.23(7):955-963
3、所取得的成果以论文形式提供,争取在省级以上专 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相关论文。
典型病例
患者陈思兰,女,60岁,因跌伤致右肩疼痛、活动 受限3小时入院
术前超肩石膏托外固定
术前依据CT重建结果采用3D打印技 术清晰显示骨折块大小及移位情况
术前肩关节CT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四个部分骨折并完全分 离成角移位,其中肱骨头移位>3cm,其余3个部分相互分离均>1cm
功能锻炼
1、术中严格 无菌操作
注意 事项
3、术中应充分恢复关节面的
平整度、跟骨高度、跟骨的宽 度、B(o)hler角、Gissane角;
2、术前准备充分,内置物的
规格均应充分考虑到患者有 可能出现的解剖正常变异
4、术后功能锻炼时可应用
止痛药,尽量让患者在无 痛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应按照步骤规范 化进行,防止运动过度及 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