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138-01
摘要我国企业在高速增长并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要承担经济责任,如何将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对立,成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

由于企业绩效评价在企业战略实现和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来研究企业绩效评价并提供可实现的思路和工具是实现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相互促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绩效评价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及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赢利水平普遍提高,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言论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这种意识,企业仍处于以营利为目的的阶段,造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滞后甚至个别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诚信不足、不遵守商业道德。

如不履行合同、相互拖欠货款;无视消费者利益,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产品安全状况堪忧;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偷漏欠税等现象严重。

二是缺乏环境道德观念,环境污染严重。

如生产中能源物资消耗较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循环
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三是漠视劳工权益保护。

签订劳动合同比率较低,拖欠或压低员工工资现象较多,不顾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严重,职业灾害频繁发生。

四是公益事业责任缺失。

二、构建我国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

在设置评价指标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导性及实用性。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处理上必须以统计、管理科学决策等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做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有独立性,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

3.系统性原则。

要求考虑各类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合理构成,以及指标间的关联度,通过对指标的合理取舍和指标的权重设置,达到评价指标不仅能够突出重点,且能够保持相对的均衡统一,从而实现整个评价体系的最优化。

4.可操作性原则。

一方面要求作为计量和评价的数据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用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各项指标的数据是可以取得的。

5.可比性原则。

要求评价指标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使得评价结果能实现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
1.基于股东的绩效评价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的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获取净收益的
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资本保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情况。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情况。

2.基于员工的绩效评价指标
员工收入提高率是本年员工平均收入总额与上年员工平均收入
总额的比率。

员工收入包括员工从企业获利的工资、资金、津贴、补助、加班费等一切货币的及实物的收入。

员工福利与社保提取占企业支付员工的工资总额,表示企业福利与社保支出的提取率。

3.基于消费者的绩效评价指标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立足市场之本。

产品返修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质量高低,分子是某型号产品的返修数量,分母是同型号产品投放市场总数。

反映产品质量的另一个主要指标是消费者投诉率。

该指标分子是关于某产品的消费者投诉数量,包括电话投诉、书面投诉和网络投诉(排除恶意投诉者),分母是该产品投放市场数量。

4.基于债权人的绩效评价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

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的综合指标。

现金动负债比率是企
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现金净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这一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当期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当期企业经收益是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从偿债资金来源角度察企业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

5.基于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
基于政府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我们借鉴财政部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金评价的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个指标。

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性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交纳的税金、净利润和捐赠支出等,社会积累率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和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灿.企业社会责任边界与绩效评价框架重构.求索.2010.1.
[2]张绪娥.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会计论
坛.2010(4).
[3]严复海,赵麟.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产
力研究.2009.
[4]沈占波,杜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改革
与战略.2009.
[5]宋丽梦.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绩效评价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