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篇一:国内外金融论坛情况1.30目录一、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二、海峡金融高峰论坛三、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四、中国普惠金融论坛五、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六、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国内外知名金融论坛情况一、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五月草长莺飞,万物重启增长,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关注世界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新动力,聚焦中国与世界、改革与政策、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诚邀权威、核心的专业人士共议中国这场万众瞩目的全面改革,就中国与世界金融形势做出深刻的分析、解读及预测,探寻中国与世界良好互动、共同发展的未来之路。
论坛理事会是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组织决策机构,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会成员担任。
负责提名论坛组委会成员及论坛主席,对五道口论坛的议程议题设置、嘉宾邀请人选、以及相关组织形式进行指导。
论坛理事长负责召集主持论坛理事会,签署发布论坛主旨、各项倡议和决议;组织理事成员对论坛主题、议程和形式进行决议。
首任论坛理事长拟由吴晓灵担任。
论坛组委会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清华金融评论》编委会、学院及国家金融研究院院务会成员共同组成。
负责五道口论坛整体组织工作,制定论坛主题、议程和组织形式,并对论坛合作机构、合作形式提出咨询建议。
组委会主席同时担任论坛主席,首届论坛主席拟由吴晓灵、李剑阁共同担任。
论坛秘书处是论坛的执行机构,代表学院和论坛组委会进行联络和传播,完成五道口论坛的会务筹备工作。
秘书长负责指导秘书处进行会务筹备工作,掌握论坛筹备进度,对日常工作事务进行决策。
首届论坛秘书长由廖理、聂风华担任。
(一)时间20XX年5月10日-5月12(二)地点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承办单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协办单位:《清华金融评论》(四)近几届主题20XX年主题论坛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与投资者保护主题论坛二互联网金融论坛主题论坛三资本项目开放,全球资本流动及金融风险控制主题论坛四Vc/pe投融资论坛(五)主要嘉宾祁斌,中国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主任、兼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执行院长宋丽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慎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长李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王东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如,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廖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谷澍,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樊大志,华夏银行行长马蔚华,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张维功,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赖智明,财付通总经理郭树强,天弘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soulhTITe,Lendingclub联合创始人廖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季小杰,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廖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致辞樊爽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王科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规部副主任董俊锋,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助理总经理王梅,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陈欢,宜信公司首席战略官盛佳,网信金融ceo顾晨炜,挖财网总裁何剑波,家财网ceo孙宇晨,Ripple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李林,火币网ceo安丹芳,金信财富coo高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课程主任、中国金融案例中心执行主任篇二: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及启示20XX-10-08摘要:台湾地区自20XX年颁布《金融控股公司法》以来,金融控股公司获得了规范和长足的发展,成为台湾金融集团的主要组织形态。
其发展经验对于正在积极推进金融综合经营的大陆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经验,启示一、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一)整体概貌台湾的金融体制师承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体制。
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台湾的金融体制也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在90年代末美国金融体制完成分业向混业的转变,对台湾的金融经营带来巨大的触动。
二是台湾金融业自身也面临着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金融当局在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动下,主动推进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规模化和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应运而生。
特别是在20XX年台湾地区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面临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为弥补同具有经营优势与丰富的经营经验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劣势,台湾当局加快了推进金融跨业经营的步伐,而在监管当局的支持下,台湾金融机构纷纷朝着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态转变。
20XX年《金融控股公司法》正式颁布,确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而在法律框架确立的背景下,台湾集中在20XX年和20XX 年核准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先后有16家金融控股公司获得经营牌照,每一家控股公司下面都有10-20家金融子公司。
16家金融控股公司共有90多家子公司,其中银行16家、保险公司10家、证券商18家。
金控公司成立以来,其营运绩效日益显现。
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十家企业中,金融控股公司占到了其中的9家。
从经营绩效看,在金控公司下设立的子公司,其经营绩效远好于非金控公司的独立金融机构。
表1台湾主要金融控股公司一览表资料来源:根据各金融控股公司网站资料整理(二)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别在台湾金融自由化的潮流下,台湾金融集团以各种整合方式形成金融控股公司,扩大营运规模以壮大金融机构的业务与承受风险的能力。
目前台湾地区大多数金融控股公司都是由银行演变而来,因此,其经营主体中,银行的地位比较核心和关键。
这同金融控股公司最低资本额的限制也有关,根据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金控最低资本额为新台币200亿元,而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其他金融业者高,转换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机会也较多,因此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控公司居多。
事实上,不管最先的经营主体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公司,在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中,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大都加快了混业经营的步伐,逐渐构建起完善的金融综合经营格局。
从涵盖金融行业的完整性而言,目前比较完整的是复华金控,涵盖了证券、期货、银行、保险、投顾、投信、创投等营业项目;兆丰金控的事业版图包含证券、票券、银行及产险;富邦金控则在保险、证券、银行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
从经营主体看,银行、证券通常成为台湾金控公司首选的子公司和核心组成部分,其次是基金公司、票券公司,再次是保险或保险代理人公司。
此外,从台湾的实践看,不同类型的子公司将对金控公司产生不同的利润贡献度,例如,已有银行和证券子公司的金控公司再吸入投资顾问公司或期货公司对金控公司的贡献度就比吸入保险公司低,原因在于金控公司原子公司中证券公司内部研究部门即可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且证券公司本身即可兼营期货业务,因此客户的重复度高。
反之,若该金控公司纳入保险公司,则庞大的保险客户和可以(: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提供的保险服务将对金控公司有相当帮助。
表2台湾金融控股公司分类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一)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特点从运作模式看,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均为纯粹型控股公司。
根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法》第36条第1项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应确保其子公司业务之健全经营,其业务以投资及对被投资事业之管理为限”。
由此在法律框架下确立了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在集团经营中,这类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往往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主要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决策,并通过股权投资活动加以实现,集团公司的具体金融业务由各子公司分别承担。
这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具有提高整体效益、防范风险传递、协调公司内部资源和公司内部利益冲突等优势,因此成为台湾地区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在模式上的首选。
(二)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综合优势明显从理论上讲,金控公司由于拥有种类齐全的金融产品、交叉行销的方式、客户偏好的市场等优势,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从实际运作上看,目前台湾金控公司尚未拥有全部金融相关业务,但同单一金融机构相比,在零售业务、批发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综合经营优势。
例如,在零售业务上,金融控股公司在一般的存款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结合证券买卖交易、银行存取款、基金买卖、保险收付等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更好的满足客户完整的零售业务需求;在批发业务上,具备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的金控公司可以通过商业本票、银行授信额度等中短期产品和企业债等中长期产品满足企业客户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在投资银行业务上,金控公司旗下的证券公司涵盖了股票上市、增资扩股、财务顾问、可转换公司债等业务。
这些都是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并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业务,需要资金来源稳定的银行、具备专业投资银行能力的证券公司共同完成。
此外,相对于单一的金融机构,台湾金控公司在运营中还体现出明显的灵活优势。
例如,旗下子公司彼此独立运作,不仅可以快速应对金融环境的激烈变化,而且可以机动调整,以配合市场需要;母公司可以视需要买入或出售子公司,并不会影响金融控股公司本身的股权架构。
而企业更重要的是,与商业银行相比,金控公司涉足得领域更广泛,风险承受力较强,实力较雄厚,资本筹措、财务运作方面具有较大弹性。
例如,金控公司投资额度不受资本额40%的限制,而台湾的商业银行转投资上限为资本额的40%,投资创投事业即风险投资事业持股可达100%。
(三)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经验金控公司的成立可以使集团内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拓展金融商品研发和销售,并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但应当注意的是,各子公司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使得重组合并后金控公司的内部沟通效率面临较大的挑战。
同时,企业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考核、薪资各方面制度的融合也会对金控公司综合效益造成影响。
从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经验看,原属于同一集团的各子公司整体改组后在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不同企业特别是公营机构与民营机构合并成立的金控公司则面临的内部阻力较大。
(四)法律保障对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影响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中,《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出台是最重要的事件。
它不仅使得台湾金融业的跨业经营得到法律保障,从而推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快速发展,同时,《金融篇三:吴安妮的cmA管理会计学:整合,实用,共赢吴安妮的cmA管理会计学:整合,实用,共赢20XX年7月的一个下午,上海正值酷夏。
在上海国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