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杠杆课件教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杠杆课件教程

给我一个立足点 和一根足够长的 硬棒,我就能移
动地球。
撬棒在撬石头 的过程中时怎 么样运动的?
一、什么是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弯曲的, 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杠杆是在力的作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练习二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D ) A. 使用杠杆一定会省力; B.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一定小于阻力臂; C. 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
0.15
3
0.1
5
0.08
10
0.04
10
0.1
5
0.2
④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 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2 0.15
0.3
3 0.1
0.3
5 0.08
0.4
10 0.04
0.4
10 0.1
1
5 0.2
1
(5) 得出结论: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若L1<L2,则 F1>F2。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手通过的距离比煤或鱼通过的距离少得多,可
以省距离。 费力杠杆
铁锹
钓鱼竿
费力杠杆
镊子 筷子
人的胳膊
缝纫机脚踏板
剪刀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 F1=F2。此杠杆为等臂杠杆。
等臂杠杆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4) 进行实验: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螺母
螺母
Ø杠杆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Ø杠杆向左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右调。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
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 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L2
L1
F2
F1
③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 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力。应用:天平
巩固练习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F1 L1
L2 F2
3. 若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 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改变。
L2
O
L1
F1
F2
4. 哪种剪纸方法省力? 哪种剪纸方法省距离?
练习一
在下列工具中省力的是哪一组( A ) A. 铡刀、汽车上的刹车闸、羊角锤起钉子; B. 镊子、钓鱼杆、剪子; C. 铡刀、天平、钓鱼杆; D. 镊子、汽车上的刹车闸、钓鱼杆。
挂钩码后,能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Ø 不能。
• 三、 杠杆的应用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 F1<F2。 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特点:省力但要费距离。
手通过的距离比刀口通过的距离大,要多移动
距离。 省力杠杆
铡刀
省力杠杆
道钉撬
起子
羊角锤
钳子
手动抽水机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用图描述五要素
( 力



动 力

阻力臂 线
支o
)
力 的 作
点 动力臂
阻 力

杠杆“五要素”
线

练习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 杠杆力臂。
F2
L1 O
F1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 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假设1: F1+L1=F2+L2
假设2: F1–L1=F2–L2 假设3: F1/L1=F2/L2
假设4: F1 ·L1=F2 ·L2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调节杠杆两端 的螺母,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 水平并静止,达到 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 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是杠杆两 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
2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a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
的一条直线。
b 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力臂的画法
(1)先确定杠杆的支点O和画动力、阻 力的方向。 (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 作用线(注意: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 的作用线延长。) (3)用实线或虚线作从支点O向力的作 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 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并在旁边 写上字母L1或L2。
动力臂L1
O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1
F2
小结
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2. 杠杆的种类:
➢ 省力杠杆:L1>L2,动力小于阻力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应用:羊角锤
➢ 费力杠杆:L1<L2,动力大于阻力
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应用:钓鱼竿
➢ 等臂杠杆:L1=L2 ,动力等于阻力
或写作: F1L1= F2L2
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上面的关系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阻力 动力
动力臂 阻力臂
或 F2
F1
L1 L2
动力 阻力
阻力臂 动力臂
或 F1
F2
L2 L1
(6)交流与合作:
杠杆两端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 Ø 平衡螺母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 Ø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或量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