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课件

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课件


: : :
拉动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
观察图片 明确定义
• 问题一:你还能举出身边的平行四边形的 例子吗? • 问题二:请你能通过观察刚才这些图片的 共同特征给平行四边形下一个定义。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身边的图片让学 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就在我们身边,增加 深入研究的兴趣。学生能从实物图片中抽 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也培养了学 生的抽象思维。
的观察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归
纳小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 养学生积极思考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 学习习惯;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平 行四边形形状的实例,使学生明白几 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 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及一题多 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图
创 设 情 境 引 出 课 题 观 察 图 片 明 确 定 义 拼 图 游 戏 引 出 猜 想 操 作 验 证 印 证 猜 想 实 际 应 用 巩 固 新 知
课 堂 小 结 提 高 效 率
布 置 作 业 巩 固 加 深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问题;请同学们 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分割的方法说出下列图形可 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
知识目标:
在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使 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使学生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1) (2),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与 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感受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用,
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
的经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 1、 ABCD中,∠A比∠B大20°则∠C的度数 为 • ( ) • A、60 ° B、80 ° C、100° D、120° • 2、 ABCD的周长为40cm,⊿ABC的周长为 25cm,则对角 线AC长为 ( ) • A、5cm B、 15cm C、 6cm D、 16cm
• 3.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 ∠ADC= , ∠BCD= 。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布置作业 巩固加深
同步训练 4.1 能力提升选作
板书设计
• 1、平行四边形定义 • 1)相关概念…… • 2)几何表述: • : • …… …… • …… …… • …… …… • • 2、平行四边形性质: • 性质1:…… • 性质2:…… • …… …… • …… …… • …… ……
操作验证 印证猜想
1 、 请你动手操作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2、是不是其他的平行四边形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小 组之间进行一下交流,看看得出那些结论? 3、一般的四边形具有这样的特征吗?小组之间探讨一 下,看看得出那些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去验证猜想的性质的正确
性,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在定理形成过程中有个体到 普遍的实验过程,并了解定理的形成过程需要大量 的实验基础。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实践带来 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
利用大量的实物图片,使学生感受生 活无处不在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 践、细心观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学以致用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从 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体验到乐趣,培养 合作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体验满足感。 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教具与学具
• 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 • 多媒体课件 • 直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学习意义
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新理念主张教学过程是师生平 等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尤其重视学生 的学习过程及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 度和情感,我在此理念下设计了一系列活 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合作 交流独立探索进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加上 配套的练习总结来完成这节课的目标。
拼图游戏 引出猜想 拼一拼
取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拼成一个 四边形 1)你拼出了几种四边形?小组交流 一下 2)你们拼出的四边形中有没有平行四边形? 请说一下理由。 观察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猜想平行四 边形除了有两组对边平行外还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游 戏,既能巩固平行四边 形定义,又能引发学生 对性质的猜想,同时又 能体现三角形与四边的 关系,为下边的性质探 究推理埋下伏笔。
• AB= ,BC=

4、 在 ∠B=
ABCD 中, ∠A=48°,BC=3cm,则 , ∠C= ,AD= 。
5、在 ABCD 中, ∠ADC=125°, ∠CAD=21°,求∠ABC, ∠CAB的度数
A
D
B
C
• 6、 ABCD中, ∠A=130°,则 ∠B= , ∠C= ,若 AB+CD=30cm, ABCD的周长是96cm,则 AB= ,BC= 。 • 7、 ABCD中,若∠A:∠B=5:4,则 ∠C= , ∠D= 。 • 8、 ABCD中, BC - AB =4cm,周长 为32cm ,则AB= 。
实际应用 巩固新知
• 我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限时解答,对于答 题快的小组给予加分,然后小组之间互相 提问答案和理由,没有回答上的小组进行 加倍扣分,最后评出优胜组给予掌声奖励。 • 设计意图:这两项措施会让小组内部互相 帮助,小组之间又有竞争,同时小组之间 的提问肯定是成绩不太好的,这样也有利 于这些学生的进步,加倍扣分又能促进学 生在做题时仔细认真态度的养成。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 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寻 求解题思路 。
教学方法选择
鉴于八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欲望, 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在本堂课 教学中共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本节在性质讲解中采取引导发现法即采取观 察猜测---直观验证- ---得出定理。使学生主动 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2)为了突破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理解的困难, 采取了学生动手测量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 置教学。 3)整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总结、 应用的方法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9、 ABCD中,∠A=3 ∠B,则∠C= ∠D= 。

10、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0cm,两邻边的 比是3:2, 则较长边长为 。
11、 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 的长度 分别为(x+3)cm,(x-4)cm,16cm,这个平 行四边 形的周长是 。
课堂小结 提高效率
• 组内组长组织讨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 自都有什么收获?我最后给予总结。
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说课内容
教材 分析 教学方 法选择 学法 指导 教学程 序设计

教材分析
• 教材地位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情感目标: •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材地位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图形, 它具有十分和谐的对称美。平行四边 形的边和角的性质是它最基本的性质, 是平行四边形其他性质证明过程的依 据。本课的知识前伸是四边形的基本 概念和性质,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 的应用和深化;知识后延是特殊的平 行四边形的性质,因此,本课在本章 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在平 行四边形的教学大纲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