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5单元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5单元

第二部分第五单元
列强的侵略
1.(2015广东)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这份“礼物”指的是(D)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6湖南娄底,2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D)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2016云南昆明,2分)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该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6贵州黔南州,2分)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

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A)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5.(2016山东临沂,2分)如图是某一条约签订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16四川资阳,2分)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7.(2016山东烟台,2分)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哪次战争中?(B)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解放战争
8.(2016湖北鄂州,2分)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9.(2016 海南,3分)115年前,在冒着硝烟的大炮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该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1分)下列因不平等条约签订而发生的事件是(B)
A.《南京条约》——虎门销烟
B.《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C.《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D.《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
11.(2016陕西,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材料二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它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材料一中文字所述“商船”当时采用何种动力?“给予”一词应如何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评析。

答:动力:蒸汽动力。

“给予”一词表面是清政府“给予”,实质上是英国建立在侵占基础上的强行割占。

变化:由以天朝上国自居到妥协退让。

评析:助长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也使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明,向西方学习。

(2)列举20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的主张,依据材料二,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

答: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因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文化传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中国人民的抗争
1.(2016新疆,2分)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他是(A)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2.(2016河南,2分)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战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C)
A.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5湖南郴州,2分)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之一。

这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C)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虎门销烟
D.渡江战役
4.(2016江西南昌,1分)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

”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D)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5.(2016江苏南京,1分)“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此场景的史实是(C)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6.(2016湖南岳阳,7分)海防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事关国家主权,事关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清时期全图》(图1)
材料三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史中国的历史命运》材料四《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图2)
图1
图2
(1)材料一中,写下一豪迈诗句,并取得“海波平”最后胜利的民族英雄是谁?
答:戚继光。

(2)根据材料二,为巩固海防,1684年清朝在图中A处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B处信息显示,清朝前期疆域的最南端包括了哪里?
答:台湾府,南海诸岛。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有海无防。

1840年,英国第一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并“得手”的战争是什么?为了捍卫中国的海上主权,在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答:鸦片战争,邓世昌。

(4)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何时?综合材料三、四,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1949年4月23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