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
⑤ 区别性的
⑥ 综合性的
14
① 罗列式的 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为“人格 是……的总和” 有助于明确概念的外延;不 分主次、本质与非本质 例:《现代汉语词典》(商 务印书馆,2005):“人格 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 特征的总和。”
15
② 整合的或完形的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列式的条 块分割,视人格为一个整体 过于模糊 例:Lazarus :“人格是基本和 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 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 和对环境的反应”
16
③ 层次性的 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 人格的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结 构排列起来 例:James对自我的定义: “物质的自我,包括身体、财 富、家庭和朋友;社会的自我, 即在交往中人们对他的承认; 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的统一功 能;纯粹的自我,对自我进行 反省的自我”
17
④ 适应性的 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 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生物 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 种现象 例:Esyenck:“人格是一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 体格特征的稳定持久的综合 体,人格决定了这个人在环 境适应中 的独特性。”
51
1.
自由意志 —决定论 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自主的, 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脱环境对他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生活、情绪活动或全部行为 中的人格事件都不是孤立和偶然产生的, 而是由已知的、未知的各种原因或力量 所引起的,如无意识动机、外部刺激、 早期经验、生理过程、文化影响等
52
2.
理性 —非理性 人主要是有理性的个体,能够用理 智指导自己的行为 人实际上是受非理性力量支配的
49
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一.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
是任何人格理论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表达了他们的 核心思想,树立其人格理论的基本框 架 即对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的回答
50
二.人格理论的基本设想
三.人格理论的九个基本问题
L.A.Hjell,O.J.Ziegler(1981)提 出了人格理论的九个基本设想,受到 了多数人的欢迎
32
5.
交互作用 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 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33
五.Personality的三种分析水平
1. 人性的层面( the human nature level) 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
相似( like all others)
例如,归属感
34
2.
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层面 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 ( like some others):个体与其 所在群体的其他成员具有相似性, 他们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程度的差异, 但与其他群体的成员有明显不同 例如,内/外向;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22
?
Funder (1997):人格是 “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 异性模式,以及在这些模式之 下、能够或不能够被观察到的 心理机制”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对人格的 定义
23
(美)大 卫· 范德 C·
(David C.Funder)
著 许燕等译 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0908
24
42
二.功能
指导启发 作为研究问题和假设提出的依据 为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理论背景 2. 组织整合 使研究结果条理化、系统化 人格理论往往是在一系列研究的基 础上总结而来 3. 解释说明 4. 预测发现 1.
43
科学的人格理论 专家们的科研 活动 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社会文化、 社会实践 普通人的抽 象概括
个人日常生活经验
图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示意图
44
前科学理论
偏重 人的外部行为表现
科学理论内在的心理特征较深入认识水平上 较表浅
科学性
主观性、模糊性和特 有一定的客观性、 殊性强 确定性、普遍性
运用目的
解决实际问题
寻求客观的知识 或真理
45
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一.范型
1. 定义: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
Personality所表达的含义是五花八 门,明智的作者只是把它作为某一 张的标题,然后注意使用这个词, 不受任何固定定义的限制。我们宁 可根据这个词的用法说明它的含义, 而不从定义上来陈述这个术语。 —— 《心理学词典》, Reber ,1996
25
二.词源分析
1.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尽管相差 悬殊,却基本上都起源于希腊文的 Prosonon和拉丁文Persona 希腊文Prosonon主要指戏剧表演 中使用的面具或扮演的角色 拉丁文Persona除了保留上述两个 含义外,还引申为人们在其社会 和法律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40
二.主要作用:
1. 2. 解释 预测
41
人格的科学理论
一.定义: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是 研究人格问题的心理学家围绕人格 问题所发展出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 概念体系,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 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动力和条件以及阶段性等 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 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 假设,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 方法
53
3.
整体说—原素说 整体说认为人只能是完整的实体, 强调从全体来研究 原素说认为人格的科学研究必须从 其组织的部分着手,必须以完全可 验证的元素主义理论为指导
26
2.
学术界对personality的研究过程经 历了: 具体的“面具”
外部的“角色”行为表现
内部的心理特征
27
三.译法分析
1. 2. 1949年以前:直接使用日文的英译 汉字,译为“人格” 1949年—1978年:全盘接受原苏联 的心理学体系,译为“个性” 1980s初—1990s末:重新引进西方 心理学,译为“人格”,人格和个性 开始混用 1990s末—今:“人格”取代“个性” 已呈燎原之势,人格=个性
形成了“理论先于研究”的学科发展特 点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 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 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是人 格心理学的核心 人格研究:是研究者对人格及其有关变量 之间关系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37
人格理论
一.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1. 2. 3. 4. 5. 6. 精确性 可检验性:能够检测其正确性 概括能力:能解释各种现象 简洁性:解释清晰明了 逻辑一致性 有用性
35
3.
个人独特性的层面
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like no others)、唯一的、不可重 复、不可替代的特征,是人的 individuality(个性)
一般规律研究VS.特殊规律研究
例如,达芬奇的心理传记(Freud, 1916,1947)
36
人格心理学家往往优先关注:
人类本性而非个体差异 绘制人格整体图景而非深入探讨具体 变量
11
⑥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 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 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它包括名 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 权等
⑦ “嘘,那个人人格不健全啊 ……”
12
2.
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界定存 在显著的差异
13
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① 罗列式的 ② 整合的或完形的 ③ 层次性的 ④ 适应性的
支学科
是心理学领域中最吸引人也是最重要
的部分,它几乎涵盖了心理学的全部
内容
7
Personality——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
一.研究领域分析
1. 已成为多学科的研究范畴: 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精 神病学、心理学、教育学
8
① 在古希腊哲学中,Persona指具体 者与个别者 ② 在古罗马哲学中,Persona被用于 意指具体的个人,同时被更多的赋 予了法律含义 ③ 从笛卡尔以后,Persona被赋予理 性和认识论特征,并与自我意识相 关联
20
⑥ 综合性的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 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 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
模式。”
21
?
综合性 定义 Pervin(2001):人格 是 “认知 、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于 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 。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 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 养(经验)。另外,人格包含过去 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 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
9
④ 在现当代哲学中,Persona更 多的指涉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及 其在社会关系中的独特地位, 是构成人际交往关系的基本单 元 例如,“你……你这是对我人 格的侮辱!”
10
⑤ 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人格更接近 人品,带有鲜明的道德评价和 褒贬意味
例如,“这个人有人格(褒 奖他有气节有操守),那个 人没有人格(批评他道德水 平低劣)。 ”
38
二.评价人格理论的注意事项
即,要坚持两点论和历史主义的观点 两点论: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 足 历史主义:把理论放到当时的历 史和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与评价
39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一. 定义 指哲学家、思想家、江湖术士、普通 老百姓等对日常人格心理经验进行某 种抽象而形成的关于人格的理论,例 如: 阅读量较大的儿童社交能力不强或 者身体不好 自尊低的人更具有侵略性
28
3.
4.
四.Personality之共识
1. 相对持久性 把人格看做是具有外在行为跨情 境一致性或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 行为倾向性
① 人格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表现 出跨情境的一致性
② 不排除人格的跨时间的变化
29
2.
内部整体性 内部意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 人格的重要根源存在于个体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