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2010年12月22日1、发展大规模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反应器借助于细胞培养进行各种产品生产已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农业、海洋、环保等行业。

培养的细胞不仅只是微生物,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已引起了大家重视,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今后发现的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以借助于细胞培养方法得到。

它们可以是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或某基因表达产物。

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

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工业微生物,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

显而易见,要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无不涉及到细胞代谢与大规模培养研究。

为了提高生产水平,除了获得高生产能力的细胞株外,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需提供有利于生物过程研究的装置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

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中,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中下游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之一,以我国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化来说,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全面的。

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配套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技术研究和相应的装备技术支撑。

例如以哺乳类细胞培养技术来看,西方国家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大规模细胞反应阶段,细胞工程研究规模已经达到1000L以上,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反应系统最大规模达到20000L以上。

相形之下,我国多数药物开发单位的细胞反应规模仍停留在2-30L规模,100L 的培养技术还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进口国外设备。

国内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装置, 仅靠科研成果模仿和基础科学的跟随。

与其他各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一样,生物反应器为生物技术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

装备制造业和商品化的迫切性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l 每年有大量的从摇瓶到不同大小的实验室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技术的实验室研究或中试放大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购买设备,但需要维修,有的则需新添有关装置。

l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投入,需要大量的用于生产的生物反应器,传统生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一般体积较大(几十M3到上百M3),而现代生物技术所需的反应器装置体积较小,但技术要求高。

l 随着不同产品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研究的进展,迫切需要新设计原理的生物反应器发挥作用。

由此,必需有不断更新技术的生物反应装置推向市场,或者对现有生物反应器生产装置进行新技术改造,这也是包括制药、食品、轻工在内的传统产业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

l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性能更高的生物反应器,例如哺乳类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当前高附加值的糖基化活性蛋白医药产品的发展趋势,如何开发适应动物细胞特殊需要的生物反应器并商品化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l 生物反应器产业是集中各种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一种机械加工与仪表的结合。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展、以及传感技术、化学工程的流型研究技术及其他元器件等技术进步,最后通过生物反应器技术设计实现更新换代,才能形成对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贡献。

由此可见,建设一个有多种技术支撑的,与生物技术产业化研究密切关联的商品化生物反应器生产,形成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体系和产业链己经是我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生物反应器产业的产品特点(1) 产值不大作用大生物反应器产业本身很难有每年达数十亿元的产值,但其在生物技术产业链中却起着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作用,达上百亿元以上。

有时一个新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就可能促进某一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形成,提高生产能力,或降低生产成本,可节约能耗达数十亿元之巨。

(2) 产品多样性目前用于生产的细胞和生物材料有微生物、动植物细胞、藻类、各种酶类等。

不同细胞或酶有不同特点,因而有不同生物反应器设计要求。

生物反应器种类有气升式反应器和机械搅拌反应器;常规反应器和光生物反应器;好氧和厌氧反应器;液体深层培养反应器和固体发酵反应器;根据不同机械结构划分的反应器;不同控制原理划分的反应器等。

此外,生物反应的规模也可由几十毫升到上百M3不等。

由此可见,很难规定几个通用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大多数用户根据自己的研究或生产特点,提出不同的定货要求,反应器研制厂家必需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经验进行非定型化设计,以满足用户要求。

(3) 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具有先进的生物过程优化和放大能力是生物反应器设计的核心技术。

由于在生物反应器中所发生的反应是在分子水平的遗传特性、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和反应器工程水平的混和传递等多尺度(水平)上发生的。

因此,如何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多参数检测技术和在线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技术,把细胞在反应器中各种表型数据与代谢调控有关的基因结构研究关联起来,是反应器过程优化与放大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内外竞相发展的具有原创性的知识产权技术,对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提供包含以上功能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生物反应器应是我国生物反应器产业的重点之一。

(4) 生物技术发展要求性能更高的生物反应器为了适应各种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需要,对生物反应器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目前主要表现为:l 用于基因工程高密度高表达,符合GMP标准的生物反应器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等。

其中关于供氧问题,快速升温、SIP自动灭菌、CIP自动清洗、机械密封、排气处理、取样处理等问题以及培养液成份的流动注射分析(FIA)分析等都需很好解决。

l 哺乳类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当前生产高附加值的糖基化活性蛋白医药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

根据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对剪切极端敏感,在细胞生长控制上,要防止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有时还要考虑对产品糖基化质量的要求。

所以反应器要具备低剪切效应,混合性能好等特点,要提供细胞形态在线观察和活细胞数量的传感技术,严格控制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关防污染的灌注系统、取样系统等都需要研究解决。

l 用于细胞过程生理特性和过程传递特性研究的生物反应器研制,其中主要解决用于过程分析的各种传感器选型研制和数据处理软件包的研制。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发酵过程检测与控测已经从基于参数传感技术的反馈控制发展为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生物过程检测与分析。

各种谱分析与生物反应器实验数据关联起来,提供各种表型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对反应器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l 随着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用于海洋藻类、微生物肥料、微生态饲料、环境污染处理等大规模细胞培养需要***度低造价的生物反应器。

特别是近年来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等能源物质的战略部署,需要应用大型高效节能生物反应器降低生产成本。

(5) 产品型号更新换代与部件技术研究生物反应器是多专业技术发展的综合体,由于反应器零部件技术的进步,必须及时更新产品设计,为用户提供性能更好且价格合理的反应器产品。

这些零部件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各种传感技术、反应器流型设计,新机械结构和材料等等。

此外,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大批量数据处理、贮存与通信,把生物信息学与过程信息结合起来实现复杂生物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也以软件包的形式逐渐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商品化。

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为商品化装置的市场化,建立生物反应器生产标准,实施IS09001管理是发展生物反应器产业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合符用户要求及质量稳定的产品。

主要内容有:l 产品装置成套加工的工艺技术路线的确定与质量控制研究。

在生物反应器制造过程中,如材料、焊接、表面处理、零部件机加工、外购件、易耗品…、直到安装流程工艺、器材仓库管理…等都要严格实施质量检验;l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准等的确立与实施。

如有关传感器及一些如空气过滤器、阀件、质量流量计等关键部件的测试标准的建立与研究,整机性能测试标准的建立与研究;l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程序的确立与实施等;整机性能测试标准的建立与研究。

高品质的售后技术支持由于生物反应器中的反应是在基因、细胞和反应器工程水平上多尺度发生的,因而真正利用生物反应器实现过程优化是有难度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提高,并进一步在生物技术产品生产中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过程,应该把售前宣传和售后服务等与整体应用技术提高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我国发展生物反应器产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3.1 现状我国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国家攻关“七五”、“八五”期间先后立题,并集中国内有关单位攻关,解决了在生物反应器研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形成了早期产品。

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攻关计划与产品开发脱节,再由于当时国内配套基础差,以及各种体制和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故长期来未能在我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我国商品化生物反应器的市场相当大的一部分被几家国外公司占领。

主要有德国B.Braun、美国NBS、瑞士Bio Engineering、***丸菱以及韩国等,占据了我国市场的70%左右以上。

近年来,国内有关生物反应器产业发展较快,有关产品生产的公司企业已达十多家,在这些公司的努力下,一改过去基本由国外产品统治国内市场的局面,特别在低端产品上已基本由国内控制。

但是这些公司大都主要从事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技术力量以仿制为主,着重于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零部件替换研究,虽然产品的标准有所下降,但也能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特别对生物技术产业刚起步的或优化放大要求不高的企业或教学单位,低价的产品己可以适应他们的要求。

但是对一些性能要求高的商品化生物反应器,如SIP自动灭菌与CIP清洗的全自动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的自动取样与分析系统等,一些重要器件如耐高温灭菌的隔膜阀的抗疲劳、抗澎胀性以及器件加工工艺与标准都有差距,特别是一些符合GMP要求的高端生物技术产品所需的装备或成套设备主要还是由国外公司提供。

由于这些国内公司缺乏生物过程技术的研究力量以及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的研究体系,因而不能随着生物技术发展有同步生物反应器的开发能力,例如对于大规模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至今国内还没有符合要求的定型产品推出。

此外,对与生物技术深度结合的高度自动化的实验室装置缺乏试制能力,因而只能是简单的外型仿制和跟踪,缺乏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