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啰音。
3、临床分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气肿型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明显,咳嗽、咳痰较轻,PaO2稍低,
(5)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气管
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多而粘稠有关。
(1)采用超声雾化疗法,使药液直接吸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治 疗,可消除炎症,减轻咳嗽,稀化痰液,用抗生素帮助祛痰。抗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慢支并发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呼 吸困难,并逐渐加重。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或上楼等活动时出现,随着病 情发展逐渐加重,轻度活动,甚至在静息时也感呼吸困难。当慢支急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发作时,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有胸闷、 气急加剧,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如发绀、头痛、 嗜睡、神志恍惚等。
估病人的活动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询问病人有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病史,病人工作、生活
环境中有无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接触抗原物质如细菌、真菌、
尘螨、花粉、尘埃、某些食物和化学气体等,有无过敏史。有否家族遗
传史,有无吸烟史。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给病人 及其家庭带来较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病人易出现焦虑、悲观、沮丧等 心理反应,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病情一旦发展到影响工作和生活时, 会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增加,病人在社会上的角色发生改变。评估时应注 意病人及其亲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诊断、预后的反应,对治疗的要 求。家属对病人的态度,能提供的社会支持等。社区能提供的保健服务 等。
(4)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流量 1-2L/min,持续性吸氧,或每日15h以上的长期氧疗,以提高氧分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特别是睡眠时间氧疗不可间歇,以防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 或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低氧血症。同时做好吸氧护理工作,所有 装置均应定期消毒,专人使用,预防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4)皮肤和粘膜
有无发绀,皮肤弹性及干燥程度等。
(5)胸部检查
是否桶状胸,有无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有
无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有无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是否闻及肺部啰音。
六、护理诊断及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生的时间,是间歇咳嗽,还是连声咳嗽或剧烈咳嗽,与体位有无关系,在剧烈咳
嗽后是否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即咳嗽性晕厥)。咳痰的量、性质、颜色、粘稠
度、气味,能否顺利咳出。呼吸困难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是仅在登高、劳动时出
现,还是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明显呼吸困难。既往检查、治疗经过及效
果,目前用药情况。了解病人饮食及睡眠情况,有无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并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断有无肺气肿,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2、呼吸功能检查
最典型改变是用力呼气流速的持续减低,RV和RV/TLC均增高,呈阻
塞型通气功障碍,并可伴有换气功能障碍。
3、血液气体分析
如出现明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则PaO2降低,PaCO2升高,
并可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为慢支的并发症。
二、病因
1、由引起慢支的各种因素发展而成
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 均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遗传因素
少数病人有a1-抗胰蛋白酶(a1-AT)不足,a1-A是一种弹性蛋白酶抑 制因子,缺乏此种酶抑制剂,不能防止肺组织中弹性蛋白酶分解弹力纤 维,可诱发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的监测,应注意评估呼吸型态,如呼吸类型、 频率、节律,呼吸时是否费力,有无两肩高耸、动用辅助呼吸肌 呼吸。体温有无升高,热型及其程度。血压变化情况。
(2)精神意识状况
有无疲乏无力、焦虑不安、嗜睡、精神恍惚等异常改变。
(3)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肥胖、体重减轻,是否消瘦及其程度。
4、血液和痰液检查
一般无异常,继发感染时似慢支急性发生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五、护理评估
1、病史
(1)详细询问病人起病的时间、主要症状及特点,病前有无明显的诱因,病
情变化,以及有无伴随症状。询问有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发生、加重
或缓解的相关因素,如与环境、气候、吸烟、劳累、体位等因素的关系。咳嗽发
(1)评估病人呼吸型态的变化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
识、使用呼吸技术的知识等。
(2)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 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以改善呼吸 困难。
(3)制定呼吸运动再训练计划。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能有效加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少氧耗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 呼吸困难,增加活动耐力。
目录
一、概念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及措施 七、保健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
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
PaCO2一般正常或稍低,晚期升高。呈喘息外貌。多见于年老瘦
弱者,病理改变主要为全小叶型肺气肿。晚期出现呼吸衰竭或伴
右心衰竭。
(2)、支管管炎型
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突出表现,咳嗽较重,咳痰量多,而呼
吸困难相对较轻。常表现为PaO2下降,PaCO2升高,发生呼吸衰
竭及右心衰竭。胸片心影增大,多见于年轻、体型肥胖者。病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改变主为要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3)、混合型
临床上常兼有上述两型特征者称混合型。
4、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影像检查
典型X型片改变为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膈低平。
两肺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减少或有肺大疱征象。胸部CT能更准确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