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大,病人病情复杂,基层医院麻醉
医生见得比较少,但是急诊或者术中偶然会碰到这类患者,因此了解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的要点就是必不可少的。
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大,病人病情复杂,基层医院麻醉医生见得比较少,但是急诊或者术中偶然会碰到这类患者,因此了解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的要点就是必不可少的,笔者结合多年的麻醉经历给大家讲一下这类手术的基本要点。
首先,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表现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
高血压为本症的主要和特征性表现,典型的阵发性发作常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可达200〜300/130〜180mmHg,伴剧烈头痛,
心悸等症状。
术前准备
1.控制高血压术前需要应用肾上腺素能阻滞药作充分准备。
酚苄明或里杰丁(a -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心得安或艾司咯尔
(B-肾上腺素能阻滞药)
2.补充血容量。
这类病人因血管经常处于高度收缩状态,促使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
因此必须强调术前、术中必须补充血容量的不足。
3.对长期持续高血压而潜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肌炎者,给予洋地黄类药和利尿。
4.麻醉前用药可用哌替啶50〜75 mg、异丙嗪25 mg和东
莨菪碱0.3 mg 肌注。
不宜用阿托品。
麻醉处理之麻醉监测
1. 直接动脉压监测-尤其在气管插管和切肿瘤的过程当中可
以更及时的观测到血压的变化
2.中心静脉(三腔)-监测血管内容量缩短血管活性药的起效时
间麻醉管理之药物准备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常用浓度硝普钠(避光) :50mg+N.S 500ml(0.1mg/ml)
艾司洛尔:100mg+N.S 10ml (10mg/ml)
2mg+N.S 500ml(4 卩 g/ml)
去甲肾上腺素:2mg+N.S 20ml(100卩g/ml)
利多卡因:2% 5ml( Bolus:1-1.5mg/kg)麻醉管理之术中血压调控术中剧烈的血液动力学的波动主要出现在:麻醉诱导插管、分离肿瘤的手术操作时的极度高血压,和肿瘤血管结扎后极度的低血压。
术中剧烈的血液动力学波动产生的原因术中的肿瘤的压迫引起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入血,诱发高血压发作。
体内长时间的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分泌,导致血管处
于高张力状态,血容量相对不足。
肿瘤血管结扎之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急剧下降,加上相对不足的血容量和残存的血管扩张药物的作用,导致病人出现持续的低血压。
嗜铬细胞瘤病人的术中控制血压的方法这是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的一项最为关键性的处理措施。
在探查和分离肿瘤时常出现血压骤然上升,收缩压可达200 300 mmHg ,甚至更高。
一旦切断肿瘤的周围血管后,常发生血压骤降,甚至测不到。
对手术中的这种血压一升一降,在麻醉处理中必须加以主动控制:麻醉前至少开放二条静脉通路,其一供输液输血用,另一作为控制血压的用药途径。
麻醉者必须与手术者保持密切联系,连续监测血压、脉率的变化,随时了解手术分离肿瘤的进展程度,力求紧密配合手术的血压骤升和骤降的过程,以取得降压和升压的最佳效果。
麻醉管理之降压篇探查分离肿瘤时,血压常突然上升,降压方法常用扩张血管药(如硝普钠等)静脉滴注降压,滴速先慢,根据降压效果随时调整滴速。
如果降压不够理想,可单次追加硝普纳
3mg 静脉慢注。
手术野渗血往往厉害,必须及时补足血容量,不能因为血压
高而施行欠缺补充方案,分重要!
麻醉管理之升压篇
当肿瘤的周围组织和血管全部切断时,常出现血压突然剧降,因此必须稍提前停止一切降压措施,并给以充分补充液体,同时立即静脉慢速滴注去甲肾上腺素(1mg 加入500 ml 液体,从10 滴/min 开始,根据血压随时酌情增减滴速)力求迅速升压。
去甲肾上腺素的滴注速度及滴注持续时间取决于病人术前的苯苄胺准备程度,以及术中血容量的补足程度。
术前准备满意和术中血容量补足者,一般仅需慢速短时间滴注,否则常需持续滴注数小时至十数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使血管张力恢复正常。
旦血压回升并已维持稳定,应尽早逐步减慢滴速,直至完全停用去甲肾上腺素。
最后,希望大家多积累经验,以备不时之需,麻醉重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