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史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理想国:柏拉图(前427-前347)。

西方历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国家理论的著作。

优秀人的正义统治,分工是理想国家的构成原则。

善的理念为原则描绘了一种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乌托邦”,成为后世人们追求理想世界的典型表达。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他把善、幸福和正义看成城邦政治管理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提出“为政应尚中庸”、依法管理、合理的权利分配、保持秩序和稳定等管理原则和思想。

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合乎中庸之道才是人格的理想。

过犹不及韩非论立法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必因人情,二是法不两适(法律面前公私不平等,公利至上,国家至上。

基本论题:法治优于人治、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依公共利益对政治权利进行分配。

3.君主论:马基雅维里(1469-152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家。

君主论的思想体现在:一是政治理论,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君主为达到目的而不必顾及道德。

一是军事理论,强调君主要重视军事,以军队为自己的后盾。

在现代,有关管理、权力运作、博弈等方面,谁也无法绕过他的影响。

4.政府论: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思想家,最早将国家权力划为三种,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但没有提到司法权独立。

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思想家,“三权分立学说之父”。

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详细论证了三权制衡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在国家管理上,如何确保民主和法治、如何实现最优良的政体、防止国家权力的腐化与滥用,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与制衡理论。

6社会契约论: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福音书,他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人生而平等,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协议的产权;自由一旦被剥夺,人民就有权进行革命,以暴力夺回自由,国家主权在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

7.国富论: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公认的经济学祖师,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先驱。

在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分工理论和经济人假设,成为其后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思想源泉。

对自由放任的经济形式有独到见解,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英国,理查▪巴贝奇——分工和重视人的作用。

认同斯密的分工理论(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效率,减少因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使劳动者专注于某一方面工作,有利于创新),并提出分工可以节约工人工资的观点。

◆英国,罗伯特▪欧文——重视人的因素,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1.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科学管理之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产生标志着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从传统经验的管理方式向科学理性的管理方式转化。

泰罗一生做过四个著名的管理试验:1)工时研究试验。

始于1881年,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研究出了工人每个工作日的恰当工作量,即劳动定额,这是定额管理的雏形。

2)搬生铁块试验。

始于1893年,地点:伯利恒钢铁公司搬生铁块试验带来的变化•实验前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实验前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3.85搬生铁块试验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其一是制定了科学作业方法,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实行计件工资制;其二是将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开,使管理工作专业化。

3)铁锹试验。

伯利恒钢铁公司。

* 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实验发现22P时效率最高* 实验后: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研究的结果: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试验结论:工人的操作方法必须标准化,工人使用的工具也必须标准化,并有配套的管理措施。

4)金属切削试验。

持续时间26年,3万多次试验,耗费了80多万吨钢材,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取得100多项专利。

*发现了金属切削规律:切削不同的金属材料应当选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切削速度。

试验价值:为金属切削原理奠定了基础。

5)科学管理的基本观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彻底改变泰勒将当时妨碍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归结为:1.“劳动总额”理论的荒谬观念2.不合理的管理体系会导致消极怠工3.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工作方法是低效的6)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工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

基于对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分析,泰勒提出了五条管理措施:◆其一,推行定额管理。

确定劳动定额,消除“磨洋工”现象◆其二,实行判别计件工资制。

日工资制→计件工资制。

根据定额完成情况确定不同“工资率”,达不到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率而给达标者很高报酬,把钱付给工人而不是职位。

◆其三,努力挑选一流工人并培训、提高。

一流即有能力又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

◆其四,实现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师傅经验→科学。

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重要措施就是实施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其五,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

即把管理作为独立的一个职能与劳动相分离,计划由管理人员来做,而执行由工人来做。

例外原则,也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7)其他人的补充甘特——甘特图和计件奖励工资制,重视工业中人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吉尔布蕾斯夫妇——动作研究福特:与泰罗在两条平行跑道上奔跑的人。

福特是大规模生产和生产流水线(1913)的创造者,福特及福特公司是当时工业成功的标志。

——流水生产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将工人和工具按生产的顺序排列2.使用工作滑梯或其他形式的传送工具,以保证工人在完成工作后总能把部件放在同一位置上----他的双手最便于取放部件之处。

3.使用让部件以最方便的距离进行传送的有滑梯装配线。

4.实践了及时生产技术(JIT),远比它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要早。

◆松下幸之助:与福特的共同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超越福特之处是:企业应当承担强烈的道德和伦理责任,不是控制自己的工人,而是通过企业文化引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

(3)对泰罗制的评价◆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得当提高了生产率,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的要求◆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企业出现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泰罗制基于经济人假设,忽视成员间交往、情感、态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被认为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主要研究生产作业管理、组织管理,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涉及2.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与泰勒、法约尔一起成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奠基人之一,创立了官僚组织理论。

◆官僚组织理论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今天,这种“理想的”官僚体制已经普遍成为现代国家管理体制的基础。

◆在大规模的组织中,这种强调规则而不是个人、强调能力而不是“偏好”的官僚集权组织,依然被为实现效率的主要方式。

3.切斯特·巴纳德(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现代组织理论的开创者。

他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犹如法约尔和泰勒对古典管理学的贡献。

◆深刻而独到地揭示了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

这是组织理论中最经典的定义。

◆关于个人意愿的论述与分析,透彻地揭示了现代管理激励理论的本源。

◆他倡导的民主型权威模式顺应了当今知识工作者越来越普及的管理现实。

巴纳德在组织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用协作和信息来揭示组织的本质和最一般规律,从而创立了社会协作理论,并成为社会系统学派的奠基人。

◆观点: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

1.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的变化。

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的变化。

3.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

4.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

5.个人动机和协作的能率。

能率就是由个人动机的满足程度。

强调个人动机的主观性。

培育协作精神是非强制的、引导的。

4.亨利▪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基础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主要有:管理具有普遍性,是可以应用于一切事业的一种独立活动管理技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并得到普遍的应用,从而开创了管理教育的先河法约尔第一次对企业管理采取了完全是抽象思维的研究。

尤其是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奠定了西方主流管理理论的基石。

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4.亨利▪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基础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1)法约尔对经营活动的划分1)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还应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活动:1.技术活动:设计制造2.商业活动:策略、决策、市场3.财务活动:获得资本和有效地利用资本4.安全活动:安全环境的塑造、消除危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5.会计活动:编制财产目录,进行统计,提供真实清楚准确的经营情况。

6.管理活动2)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管理的一般原则)劳动分工原则——管理分工可提高效率权利与责任原则——权责相符纪律原则——遵守公司各方达成的协议,以相互尊重为原则,先释义,领导人员要称职,纪律遭到破坏时要有公正的惩罚。

统一命令—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统一领导——“对于力求达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

……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一个身体有两个脑袋,就是个怪物,就难以生存。

”个人要服从整体报酬公平——报酬“取决于不受雇主的意愿和所属人员的才能影响的一些情况,如生活费用的高低、可雇人员的多少、业务的一般状况、企业的经济地位等,然后再看人员的才能,最后看采用的报酬方式”集权——把握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尺度(下属成熟度为分权原则的权变管理思想)等级链原则(同时设置跳板原则)——从最高权利机构到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秩序原则——物品和人都有秩序平等原则:人格平等,善待员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