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TPM管理

设备TPM管理

TPM的设备管理体系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实际使用要求制定了设备点检标准。

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计划,对设备设定了月度、季度和年度预防检修计划。

为预防突发事故,建立了应急处理流程,设计了设备异常报告书等。

针对设备运行质量,公司还设定了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建立周分析、月分析和年度分析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是公司TPM设备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基础和重点,下面对它进行详细说明:1.目的对原有设备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建立由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日常设备维护,专业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计划性检修、预防性维护设备的新的设备管理模式,旨在彻底改善原来进口设备的老化和国产设备的高故障问题,提高设备效率,消除一切与设备有关的浪费,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2.编制审批程序本制度由设备科和综合办编制,由各个车间主任预审,经过修改后,设备副总经理批准,报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发文执行。

3.适用范围4.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职责(1)设备副总经理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贯彻执行公司设备管理体系变革的宗旨,根据TPM推进委员会的总方针,编制公司设备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新的设备保养体系。

b.全面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决策。

c.负责设备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d.审批各项设备保养计划和设备配件采购计划。

e.对重大设备问题和紧急事故及时组织应急处理。

(2)设备科长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在设备副总经理的指导下,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的设备管理职能工作,负责编制各类设备管理体系文件、各类设备具体管理规章、标准,并指导各个相关科室和车间执行。

b.负责设备基础投入的管理工作,对设备选型、购置、验收、编号、建账、建档、统计、调配、移装、更改、改善和报废等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c.负责企业的各类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d.编制设备检修、更新计划。

e.审批各类设备采购计划。

f.负责对设备进行月度、年度分析改善工作。

g.对重大设备故障及时组织处理并主持召开分析会。

h.协助各个车间开展公司内各类设备维护、改善工作。

(3)设备科主管维护副科长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编制全公司的设备月度、季度、年度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b.负责开展专业维护活动。

c.指导、协调各个维护班组和操作班组人员开展设备专业维护和自主维护工作。

d.负责编制各类检修、预防维护性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e.直接负责各类突发设备事故的恢复、分析及改善工作。

(4)车间主任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编制本车间月度、季度、年度自主维护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b.负责本车间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对设备开展自主维护工作。

c.协助设备科开展设备专业维护和相关改善工作。

d.协助设备科对设备突发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工作。

(5)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在设备科长的领导下开展各类设备管理工作。

b.具体负责各个车间区域内的设备专业维护、计划维修、预防保养工作。

c.负责设备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查工作。

d.指导维护班组开展设备自主维护工作。

(6)维护班长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计划保养、预防保养工作的具体开展。

b.负责各项保养计划、标准、记录的设定。

c.负责各类预防保养、计划保养、点检润滑标准的现场实施,保证设备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维持。

d.指导生产班组开展设备的自主保养工作。

(7)生产班长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本班组范围内所有设备的自主保养活动的开展。

b.协助维护班长对所辖区域内设备的应急处理与分析。

c.负责本班组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改善工作。

(8)生产操作人员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所使用设备的一般性维护,包括日常维护(日常检查、较小故障的修理与加油润滑等)和正确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

b.了解设备性能、原理、结构,以便对其不足提出改善提案。

c.设备运行时监控其运行状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d.负责较小设备问题的维修和改善。

e.执行各类设备管理标准。

(9)专业维护工的设备管理职责如下:a.负责重点设备的点检和润滑,所有设备的日常点检。

b.负责计划性维修工作。

c.负责预防性维修工作。

d.负责对操作人员提出的设备问题进行改善、改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e.研究和发展维修技术。

f.保存各类维修记录。

5.设备管理体系运行性程序文件和规定如下:《设备月度、季度和年度分析会管理程序》,《设备管理工作程序》,《设备管理应急处理程序》,《TPM个别改善课题管理程序》,《设备预防保养程序》,《设备故障管理程序》,《设备检查报告管理程序》,《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设备开箱管理程序》,《设备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程序》,《设备的调配管理程序》,《设备封存和启封管理程序》,《设备的改善管理程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程序》,《设备计量管理程序》。

6.设备运行各种记录如下:《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定期检修记录》,《设备当班运行记录》,《操作工日常点检表》,《设备故障报告书》,《设备计划维护表》,《设备分析报告》。

TPM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了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开展TPM活动,有效的进行设备运行控制,提高设备综合效率,降低因设备综合效率低造成的公司生产成本上升,公司对原有设备管理模式重新进行了设计。

首先,对组织机构进行变更,根据公司维修现状,对维修班组进行相应调整。

将维修班组由原来隶属设备科,分离出来归入各个车间管理,成立维护班组,加强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协调以及统一管理。

其次,将初期的具体维修保养工作以维护班组为主,生产班组操作人员为辅,慢慢向日常维护项目由车间生产操作人员负责转移,维护的管理工作由维护班组负责。

维护班组的工作重点随着日常维修工作的转移,慢慢转向计划保养、预防保养等方面。

车间对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按技能高低,将设备分区至个人,每个区域的维修人员主要对自己范围内的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日常维护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负责对区域内的操作人员提出的设备改善项目进行改善。

新的设备运行控制模型建立后,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设备间通过模型进行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控制。

新的模型管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1.设备管理人员全面管理设备运行和控制,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计划和预防维护,在实际运行控制中引进TPM设备综合效率的个别改善,进行控制和改善。

2.在现场管理中引入TPM自主维护的方法进行现场控制,让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以此作为设备运行控制的辅助手段。

TPM推进步骤公司一方面在设备管理体制中导入TPM活动,以其彻底解决目前设备维护工作跟不上浮法超薄玻璃生产要求的问题,与此同时,以设备管理体系开展TPM为依托,在公司各部门全面开展TPM活动,目的是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公司推进TPM可以分为12个步骤:1.企业最高管理层宣布推进TPM活动。

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实施TPM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TPM活动,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只有最高管理层对这项活动充满信心,他们才能做出相应的决策。

下定决心在企业推行TPM活动。

其次,公司管理层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把TPM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然后,公司召集全体员工,宣布实施TPM活动,并在内部刊物和各类板报上宣传TPM,以显示最高管理层的决心,从而在全公司统一了思想,营造了全员开展TPM活动的氛围。

2.TPM活动培训和宣传。

进行TPM活动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员工理解TPM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推进程序,另一个是让员工充分理解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

公司对各个层面上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从各个科室的科长、车间主任到助理、段长、班长及普通员工,为TPM活动的导入奠定了基础。

3.建立TPM指导及推进组织。

TPM活动的有效推进有赖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活动推进组织,公司首先成立TPM活动管理委员会和推进委员会,推进委员会负责在试点部门推进TPM,然后成立由各部门经理组成的TPM 推进小组,关注试点部门的运行情况,根据试行效果修正活动方法。

最后在部门经理的指导下,成立各个TPM活动小组,全面开展TPM活动。

4.设立TPM活动方针和目标。

开展TPM活动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达到企业经营方针的手段。

公司在设定企业中期目标时就明确规定以实施TPM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并设定了明确的活动方针。

5.制定TPM活动计划书。

从TPM的导入到最终完成目标,通常需要3年的时间,规模较大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时间。

6.正式启动TPM活动。

TPM活动的导入准备阶段是以管理层为主体开展活动的,而活动的正式启动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说明和动员。

7.推进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企业现场管理和改善活动的基础。

它分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部分。

公司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帮助员工认识企业的管理现状和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及差距,并且通过明显的现场5S改善成效来强化员工对活动的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

8.开展员工提案活动。

公司在5S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后,立即开展员工提案活动。

这样做是因为5S活动培养了员工的问题意识以及识别现场管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对提案活动的推动很有好处。

提案活动可以通过各种办法鼓励全员持续积极的参与,促进所有员工能关注身边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提案。

9.推进自主管理活动。

公司继续推进自主管理活动,作为5S管理的延续。

自主管理活动按照五个步骤开展活动,逐步提升自主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在工厂建立自主管理体系的目的。

10.发起焦点改善活动。

公司在员工的改善意识和改善能力逐步提高后,不失时机的发起焦点改善活动。

焦点改善活动的推进要与企业的方针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整合。

焦点改善活动要取得期待的成果,必须建立一套课题跟踪、活动推进、进度管理和总结提高的体系。

11.总结活动成果。

公司在总结TPM活动成果时,采取了多样化的总结模式,有一个人改善事例制作、改善活动专栏制作、优秀改善事例交流、焦点改善效果总结、改善金额统计和公布等。

12.建立自主管理体制。

公司通过TPM活动,建立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改善的企业管理机制。

一方面,公司不断的总结优秀的事例,推广先进的经验,促进更多的部门提升水平;另一方面,要设立更高的挑战目标,促进先进部门的持续提升,更上一层楼。

导入TPM的必要性随着企业生产线的建成,应用了新的工艺和生产设备,但是企业依然沿用过去那种设备管理维修方式,这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线设备的实际需要。

同时还出现较突出的过剩维修及不足维修共存现象,或造成资金浪费或难免存在隐患故障,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经过分析,企业的设备管理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1.设备管理和维护仍处于被动管理阶段,主要依靠少数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和设备人员分工过于明确,操作人员只对机器有操作的义务,缺乏日常管理的责任。

缺少自主管理意识和全员设备管理观念,造成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常常互不协调,互相推诿扯皮,无法科学的保障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