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脑畔.(pàn)虔.诚(wén)翌.日(shù)目眩.神迷(xuàn)B.晦.暗(huǐ)斡.旋(wò)农谚.(yàn)接踵.而至(zhòng)C.两栖.(qī)狩.猎(shòu)沙砾.(lì)怒不可遏.(è)D.龟.裂(jūn)寒噤.(jìn)矗.立(zhù)纷至沓.来(d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燎原褪色次弟阳奉阴违B.陨石迁徙沟壑挑拨离间C.诬篾彷徨浩劫震耳欲聋D.演绎浮燥调零名幅其实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
B.白话的散文并不排斥文言中的用语,但必须巧为运用,善于结合,天衣无缝....。
C.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D.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D.为了防止不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二、名著阅读5.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下列问题片段一: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片段二: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眼他的脉搏一致了……(1)阅读片段一,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期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2)在片段二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三、综合性学习6.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请参加“以和为贵”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
(1)探“和”之义。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2)写“和”之名言。
古圣贤有许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写出两句来。
四、句子默写7.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_。
(子衿》)(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五、诗歌鉴赏阅读《关雎》,回答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
8.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9.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对比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看》)(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稿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强.也(3)学不可以已.(4)故.木受绳则直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子之.不知鱼之乐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稿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翻译下列句子(1)《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观点“_______________”,然后举例进行论证。
14.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闻一多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15.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16.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17.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8.联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谈谈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角梅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9.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0.本文的②~⑤节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1.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