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
2. 中枢神经和肠胃患糖代谢失常
缺乏维生素B1不仅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中枢神经系统也同
样受害。因为神经系统(特别的大脑)所需的能量,基本由血糖氧
化供给,当糖代谢受阻时,神经组织也就发生反常现象。
四. 食物来源
VB1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粮谷类、豆类、干果、酵母、硬 壳果类,尤其在粮谷类的表皮部分含量更高,故碾磨精 度不宜过度。动物内脏、蛋类及绿叶菜中含量也较高, 芹菜叶、莴笋叶中含量也较丰富,应当充分利用。土豆 中虽含量不高,但以土豆为主食的地区,也是VB1的主 要来源。某些鱼类及软体动物体内,含有硫胺素酶,生 吃可以造成其他食物中VB1的损失,故“生吃鱼、活吃 虾”的说法,既不卫生,也不科学。
2. 维生素B1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 能促进食欲;
3. 维生素B1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保持神经正常传导功 能。
• 三. 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常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
高和吸收利用障碍。肝损害、饮酒也可引起。长期透析的 肾病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病人以及长期慢性发热病人都 可发生。
• 1.脚气病:
TPP + AMP
• 一. 特性:维生素B1为白色粉末,其盐酸盐为白色针状
结晶,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 中易被氧化。在普通烹调条件下损失并不大。有特殊香气, 微苦。
• 二. 主要功能:
1. TPP是a—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又称羧化辅酶)。 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促进糖代谢,为神经活动 提供能量,功能部位在噻唑环的C2上;
• 三. 功能体现:
1. 多数作为辅酶或辅基的成分,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2. 有些本身即是辅酶,如硫辛酸、抗坏血酸等; 3. 少数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VA、VD等。
四. 分类:
辅酶种类很多,化学结构上无共同性,通常按溶解性 质分为两大类。
1. 水溶性维生素:VB1、VB2、PP、泛酸、生物素、叶酸、 B12和VC。
初期症状,有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 沮丧、腿麻木和心电图异常。一般分成几类:
1、干性脚气病 以多发性神经炎症养为主,出现上行性周围经炎,表现 为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 2、湿性脚气病 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 3、婴儿脚气病 多发生于2-5月龄的婴儿,且多是维生素B1缺乏的母乳 所喂养的婴儿,其发病突然,病情急。初期食欲不振、呕 吐、兴奋、心跳快,呼吸急促和困难。
2.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维生素B1
* 维生素B1由一含硫的噻唑环和一含氨基的嘧啶环组成, 又称硫胺素(Thiamine)。
NH2·HCl Cl
4 2
3HC 21
N—4 C—CH3 CH2 HC2 1 5C—CH2CH2OHP P
S
焦磷酸硫胺素(TTP)源自硫胺素 + ATP
Mg2+ 硫胺素激酶
维生素
维生素
• 一. 定义: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
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 二. 特点:
1. 在生物体内以其本身的形式或其前体的形式存在; 2. 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 3.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而必须有食物供给; 4. 需要量很少,但对物质代谢起着不可缺少的调节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