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学的影响总结论文

网络文学的影响总结论文

网络文学的影响总结论文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

网络文学就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

这对于喜爱幻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万花筒。

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有我们许多理想中的现实,有现实中色彩艳丽的理想世界。

更重要的是能展示自我空间,任自己的思绪驰骋。

于是,自由、活泼、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现在了语文老师的面前。

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文学使人畅所欲言、倾心吐诉的功劳。

为了了解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多深,我们的调查小组先从如下几方面探讨网络文学这一新鲜事物: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二.网络文学的分类
三.网络文学的历史
四.网络文学的代表
这四个方面来了解网络文学,最后得出结论。

所谓网络文学,应以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的作品为主流,传统媒体发表过再上网的应属于网络资讯内容。

这是网络文学的定义。

中国文学富于意象传统,现代作家对此亦有继承与发扬。

网络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取决于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网络的虚拟中所拥有的真实与亲切。

然而网络文学也存在一些弊端。

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文学的不稳定性,网络文学并不“纯粹”,只要写手有了欲望,便最终会变质,投靠到传统媒体的旗下。

网络文学可以不以纸媒的发表为最终目的,但它无法拒绝也不会拒绝传统媒体,甚至可以说最终都将以传统媒体为指向。

所谓的自由的、随意的、不功利的网络文学只能是网络文学一种形式,且不是网络文学的主要状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形式只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初级阶段”。

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的一部分就中学生而言,现在看还有些为时过早。

据调查,有25.9%的中学生很向往网络小说中的情节,33.3%的中学生常看网上的言情类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网络经典开山鼻祖,《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中学生群中就十分走俏。

因为它不仅把网络文化活生生的表现了出来,它还表达了一种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

即渴望在敲击键盘的过程中出现奇迹,希望在现实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虚拟世界中成为现实."痞子蔡"、"轻舞飞扬"在中学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亚与任何歌星、影星。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1.8%的人都承认,在看完《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产生过有关网恋的想象。

其次,由于网络是一个倾诉的空间,是一个宣泄的角落。

当人们想着淡褪的往事,想着曾经的美好与单纯,想着现实的残酷与尴尬;或许就会生出了些许的无奈与沧桑。

就如《祈祷拥抱》一般:孤独的人祈祷一个拥抱,给天下所有孤独的灵魂。

网络文学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却导致许多中学生感染了这一病毒。

调查中,许多专家、老师都反映现在中学生的作文,消极因素偏多,主题明显低调,缺乏时代青年应有的朝气、活力和进去精神。

另外,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良莠不齐、过度自由,致使许多受网络文学影响较大的中学生,写作上的语言、形式都太随意,虽然很贴近生活,趋于聊天色彩,活泼自如,平易亲切,个性化强,却明显"低俗",缺乏"雅"、"洁"气息,不能算真正的文学素养。

在统计结果中,52%的同学仅把看网络文学当做娱乐消遣。

很多老师、学者都忧虑地指出: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离真正的文学殿堂还很遥远。

任何事物在刚刚兴起时都会引起很多的关注与争议。

我们欣喜网络文学的蒸蒸日上,但我们也应看清它的种种弊端。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是
否能正确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我们的每一步呢?我们期望老师、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能给予我们及时、有力的帮助与引导。

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这个特殊的阅读写作群体,不能只是停留于模仿成人的风格。

网络文学不应只是属于成年人群,我们应以中学生的朝气、活力、智慧与气质为网络文学注入自己的新鲜血液,使网络文学中有一块属于我们中学生的天地――自如潇洒的、活泼明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我们自己的天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在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上,开辟一片充满阳光的世界。

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研究调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在网上学习、交流、查找资料,并正确认识网络。

研究性学习评语: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研究性学习注重的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从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很高兴地看到,本小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演示文稿也做得比较精美,导航清晰,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存在的一个小问题是:在展示的过程中不能看出本小组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并且缺少相应的图片素材的展示。

相关主题